哥德堡號

哥德堡號

哥德堡號(East Indiaman Gotheborg)是大航海時代瑞典著名遠洋商船,曾三次遠航中國廣州。2005年10月2日起,“哥德堡號”仿古船開始了中國之旅,起航時哥德堡市萬人空巷,這次旅行被媒體稱作“追逐太陽的航程”。2006年7月18日,“哥德堡號”抵達廣州外港,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及王后親臨現場,將其中國之旅推向高潮。2007年6月9日,經過近兩年航行的“哥德堡號”盛裝歸來時,在哥德堡港沿岸近20萬的民眾和千餘艘私人遊艇的簇擁下,“哥德堡號”滿載中國人民的友誼拉響了順利返航的號角。

帆船複製

溫家寶參觀哥德堡號溫家寶參觀哥德堡號

1993年,瑞典新東印度公司開始籌劃仿造“哥德堡號”,實施如此龐大的計畫,資金的籌集是最為關鍵的一步。瑞典新東印度公司市場部主任安友里斯汀姍黛說:當時籌資非常困難,需要我們跟贊助公司解釋清楚這個活動的意義,讓他們相信這個活動對國家和公司今後國際市場的開拓,促進經濟發展等方

面都有好處。

1995年6月11日,“哥德堡Ⅲ號”安放龍骨開工建造,新地船廠舉行了傳統風格的盛大典禮,瑞典國王卡爾16世成為這項工程的監護人。粗略的估算,重建“哥德堡號”要花費約3億瑞典克郎(幣值與人民幣差不多),而完成整個航行還要再投入2億瑞典克郎,資金來源包括國家、省和市的政府投入、大公司贊助、參觀旅遊收入、社會各界捐助和志願者活動貢獻等幾個方面。從短期看,這個龐大的項目似乎看不到什麼盈利的前景,但哥德堡人更看重這個項目背後深遠意義和長遠效益。

2003年6月,經過十年的精心打造,這艘使用18世紀工藝製造的“哥德堡”號新船順利下水。該船全長58米,排水量1250噸。瑞典全國從國王到普通國民都對哥德堡”號的中國之旅傾注了極大的熱情,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十六世在此前表示,當2006年7月哥德堡”號抵達中國時,他將親自前往廣州迎接。

2005年10月2日清早,天空蔚藍如洗,新哥德堡號正式遠航中國。十多萬市民傾城出動,500多艘船跟隨歡送,場面極其壯觀。在啟航儀式上,瑞典的藝術家表演了精彩的文藝節目,專程從斯德哥爾摩趕來的中國駐瑞典大使呂鳳鼎對中外媒體說,他相信哥德堡”號的這次中國之旅將增進中瑞兩國間的了解與友誼,中國人民期待著哥德堡”號的到來。中國中央電視台《探索·發現》欄目的兩位記者鄧武和沈光華將是僅有的兩位隨船的中國人。

2006年7月10日-17日,記錄新哥德堡號遠航的大型記錄片《追逐太陽的航程》在中央電視台《探索·發現》欄目熱播。

2006年7月18日上午,哥德堡號勝利抵達廣州港,受到中國人民的熱烈歡迎.

2006年7月18日中午,哥德堡號順利停靠廣州南沙客運港,全南沙的人們歡慶哥德堡號和瑞典國王王后的到訪.

2006年7月21日下午,駛入廣州內河,廣州市民在洲頭咀江面舉行了“龍舟激揚迎古船—海珠日”的歡迎儀式,晚上又舉辦了名為“哥德堡號—廣州之夜”的盛大焰火晚會.

環球訪問

來程

2005年10月2日:遠航開始,離開哥德堡港

2005年10~11月:訪問西班牙加的斯

2005年11月~20061月:訪問巴西累西腓市

2006年1~3月:訪問南非開普敦

2006年3~5月:訪問澳大利亞弗里曼特爾

2006年5~6月:訪問印度尼西亞雅加達

回程

2006年6~7月:訪問中國廣州

2006年8~12月:訪問中國上海(廣州到上海途中可能經停泉州古港)

2006年12月~2007年1月:訪問中國香港、澳門

2007年1~9月:繼續訪問新加坡、模里西斯、阿森松島、亞速爾群島等地

2007年9月:返回瑞典

“哥德堡號”來程

以下所述的航行計畫是按歷史記錄製定的,將視試航結果而有所調整。

1.瑞典哥德堡———西班牙加的斯(2400海里):2005年10月2日起航。北繞蘇格蘭,西越愛爾蘭,航行30天到達加的斯,作十二天停留。

2.西班牙加的斯———巴西雷塞夫(3100海里):起航後先南向、後西向航行,跨越大西洋,穿越赤道,到達巴西雷塞夫。

3.巴西雷塞夫———南非開普敦,(4200海里):預計在此停留兩個半星期,以更換部分職業海員。

4.南非開普敦———伊莉莎白港———澳大利亞雷蒙特(4900海里):這是整個遠航中最長的一段航程,相當於9000公里。

5.澳大利亞佛雷蒙特———印尼雅加達(1800海里):從澳洲西部出發,穿過爪哇與桑瑪特拉之間的桑達海峽,穿越赤道和聖誕島,抵達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

6.印尼雅加達———中國廣州(900海里)———上海(900海里):六月中旬通過“老虎口”進入珠江口,抵達廣州。停留數周之後,於8月中旬抵達上海。

船員

全船有80名船員,有50名見習水手。在過赤道的時候,每名新船員都要接受特殊的洗禮!在一個水池中倒滿水,扔入一些爛西紅柿,爛白菜。然後讓新船員躺入水池中,弄得一身垃圾!船長說,這是要教育船員學會忍耐和堅持!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水手!船員全部由志願者組成,並且在每個港口停留時,都要更換水手!

回鄉

瑞典仿古商船“哥德堡"號於10月28日周六離開了上海,踏上了回國的航程。它第一站會在舟山停留數周,期間會進駐船塢對船體及船體進行整修及重新刷漆。11月中旬它將離開舟山前往香港,並預計於11月19日抵達香港並停留10天左右。

其後“哥德堡”號將於12月9日離開香港前往新加坡並在那裡過新年。

2007年1月14日它將離開新加坡繼續踏上返鄉的路程,期間會穿過蘇伊士運河並進入地中海,最後抵達瑞典哥德堡市。

帆船評價

友誼使者

2007年6月9日,瑞典仿古商船“哥德堡號”回家了,回到它的出生地哥德堡市。在中瑞兩國人民的深情注視和熱切期待下,中國國家主席和瑞典國王夫婦親自主持了返航慶祝儀式,哥德堡市隨之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之中。

18世紀,中國正處康乾盛世,精美的絲綢、瓷器和茶葉吸引著無數歐洲人的目光。那時的瑞典,深以擁有中國物件為豪,王室成員也不例外。為發展海外特別是對華貿易,瑞典政府於1731年特許成立了從事壟斷貿易的瑞典東印度公司。

從1731年到1813年,瑞典東印度公司承擔了瑞典與中國的全部貿易。該公司船隊曾132次遠航到廣州,一艘商船往來的貿易額,相當於當時瑞典全國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哥德堡I號”是公司船隊中最大的一艘商船,該船於1738年建成後,次年便開始尋夢東方,兩次航行帶回了大量的中國貨物。

不幸的是,當1745年9月“哥德堡I號”第三次從中國返航時,在離哥德堡港岸邊僅900米處觸礁沉沒。當時船員全部獲救,近三分之一的貨物被搶救出來。即便這樣,剩餘的貨物被拍賣後,仍讓公司股東獲得50%的利潤。

後來,東印度公司又建造了“哥德堡II號”商船繼續從事對華貿易。商船在數十年間為瑞典的發展提供著巨大的資金支持,很大程度上帶動了該國工業化的起步。“哥德堡號”尋夢東方的歷程,為瑞典國家的發展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哥德堡I號”在海底沉睡了200多年後,一位航海者在1984年意外發現了沉船位置,一場大規模的打撈開始了,大量的中國瓷器、茶葉、香料和絲綢浮出水面。由於包裝良好,時隔兩百多年的中國茶葉仍散發著清香,保存下來的瓷器珍品更是震動了歐洲,“哥德堡號”的盛名不脛而走。一些有眼光的瑞典企業家開始籌劃修建“哥德堡號”博物館,並計畫贊助重修一艘仿古船。

由於考古學家打撈時發現了完整的船上設備說明和船員日記等珍貴資料,這為“哥德堡號”仿古船的復原設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993年,瑞典“新東印度公司‘哥德堡號’基金會”啟動,1995年6月重建工程由此開始。此後10年,瑞典人耗資3000多萬美元,完全按18世紀的造船工藝,照原樣造成了現在的這艘仿古船。2003年6月6日瑞典國慶日這一天,“哥德堡號”仿古船建成下水。

2005年10月2日起,“哥德堡號”仿古船開始了中國之旅,起航時哥德堡市萬人空巷,這次旅行被媒體稱作“追逐太陽的航程”。2006年7月18日,“哥德堡號”抵達廣州外港,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及王后親臨現場,將其中國之旅推向高潮。

2007年6月9日,經過近兩年航行的“哥德堡號”盛裝歸來時,在哥德堡港沿岸近20萬的民眾和千餘艘私人遊艇的簇擁下,“哥德堡號”滿載中國人民的友誼拉響了順利返航的號角。

前程無限

瑞典建造“哥德堡號”仿古船的初衷,是為了向人們再現瑞中友好交往的歷史。“哥德堡號”航行到今天,的確履行了自己神聖的使命。當前瑞典已成為世界上最發達、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中國則是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擁有廣闊的市場潛力,兩國友好合作的前景美好,“哥德堡號”的前程依然無限。

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說,瑞中兩國目前在各領域的合作富有成效,中國的迅速發展正給瑞典企業帶來新的商機,未來兩國間的聯繫必將更加緊密,瑞中關係將會邁上新的台階。瑞典議長佩爾·韋斯特貝里說,瑞典用了100多年的時間從貧窮走向富裕,但中國的這個進程卻遠比包括瑞典在內的其他國家更為迅速,雙方有許多值得交流和借鑑的地方,以便實現各自的持久發展。

由於“哥德堡號”的牽引,中瑞兩國和人民之間,比以往更希望增進了解和加強合作。“哥德堡號”遠航中國帶來的成果,人們在久遠的未來仍將能夠細心品味和深切回憶。

最新報導

2013.12.4哥德堡號:海上傳奇領航海洋文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