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鎮[榆中縣]

和平鎮[榆中縣]

和平鎮[榆中縣],位於汾西縣南部包括13個村委會:和平、張泉、申村、屋子鋪、芝麻圪嶺、溝西、季家莊、趙莊、河達、城南掌、回王、瓦樂平、禮義掌。 和平鎮位於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

基本信息

簡介

該鎮現有人口3萬餘人,其中農業人口近2萬,有6個行政村,38個村民小組。有耕地3.1萬畝,其中水澆地1.3萬畝,共有林地面積8萬畝。區內有和平電灌站、330變電所、日供水5000噸的鎮自來水廠,有牡丹圓、官灘溝、雲霧山、萬眼泉等旅遊名勝。高速公路、312、309國道、蘭02省道等穿過,布局合理,交通便捷,距蘭州市區6公里 。

和平鎮[榆中縣]和平鎮[榆中縣]

歷史沿革

“和平”之名,系彭德懷元帥所賜,1998年撤鄉建鎮,面積103平方公里。目前,學校醫院、工商、稅務、銀行、郵政、電信、公安、法庭等行政事業單位基本俱全,有大小企事業單位180多家,各項功能日臻完善。96年先後被國家農業部,省,市確定為“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區”等,98年被甘肅省確定為省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2008年底,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0.82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0.2億元,農業總產值0.62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1.73億元,實現固定資產投資9億元,地區性財政收入達到7500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0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50元,各項指標位列全縣之首。

經濟發展

民風民情民風民情

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切實改變農村發展面貌。一是最佳化種植結構,推進產業規模化,在川區村推廣無公害蔬菜種植,該鎮祁家坡、沈家河兩村的蔬菜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點,蔬菜種植面積達1.5萬畝,蔬菜的產量和交易居全縣首位,蔬菜生產能力和產品抽查合格率位居全國前列。在山區村推廣雙壟溝地膜種植,種植面積達9000畝。初步形成了以”高原夏菜”、百合、藥材、花卉為主的特色農業。在各村積極引導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5個,建立了農產品“產、銷、售”一條龍的服務體系。二是全力抓好農民培訓工作,開展專題農業科技培訓15期,參訓農民3000人次。三是加快推進農村路網、電網、“三池一改”、環保設施等工程建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推廣種-養-沼氣生態農業模式,新建農村沼氣池300戶。四是扶貧攻堅力度不斷加大。爭取幫扶資金74萬元,極大地支持了村委會陣地建設、學校建設、道路建設等。五是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開展了“攜手共建新農村”活動,建成市級示範村1個,縣級示範村2個。

大力促進三產發展,建設文明繁榮的新城鎮。商貿服務業、旅遊業、運輸流通業穩步發展,勞務輸出工作紮實推進。支持“旅遊示範村”、“旅遊示範戶”發展,依託官灘溝、牡丹園等旅遊風景區,加快發展旅遊項目。發展勞務經濟,加大富餘勞動力培訓,發揮學校多、企業多優勢,成立了和平、袁家營勞務公司,三年來組織勞務輸出6000人次。依託鎮域高校、企業密集的實際情況,大力發展餐飲業,新增經營戶200餘家,新增從業人員達3000人以上,逐步實現了農民向城鎮居民的轉變[2]。

1994年經蘭州市政府批准,和平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24.02平方公里,期限為1994年——2014年。和平開發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期限1998年——2012年,遠期展望到達2020年,規劃總面積10.25平方公里,占和平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的42.67%。規劃到達2010 年, 和平開發區中心地段人口規模為5萬人; 到達 2020年, 整個和平開發區人口將達到10萬人。規劃布局:由高速公路和柳溝河把本地段分為三個區:即高速公路以南的生活區,高速公路以北的工業區,柳溝河以西的集科、工、貿為一體的大青山綜合區。整個規劃包括用地規劃、地塊指標控制規劃、道路網規劃、道路工程規劃、給水供熱燃氣工程規劃、污水雨水工程規劃、電力電信工程規劃等。

和平鎮[榆中縣]和平鎮[榆中縣]

隨著規劃的逐步實施和完善,金川科技園在南部東區的落戶,整個和平已初步形成以南部西區的文教、金融、商貿和東區的高科技以及北部的工業為主的三位一體、布局合理、功能和諧的城市雛形,並且由北向南梯次發展,形成綠色無公害蔬菜生產區、官灘溝綠色經濟帶、高營牡丹園生態養殖區、“前庭後院”協調發展,“綠色和平”正在逐步實現。

該鎮先後獲得“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區”、“省級文明鄉鎮”、“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全國文明村鎮”稱號,並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國家級發展改革試點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