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市阿榮旗科技局

放養柞蠶是阿榮旗農業的一大特色,放養量占自治區的75%,年產大繭800噸。 進入“九五”,阿榮旗又開展了畜牧業“二次創業”活動。 根據實際情況,將60名駐村大中專畢業生,分別聘任為村主任助理或村黨支部副書記,通過安排一定的職能職責,協助村“兩委”開展工作。

簡介

阿榮旗“穩農抓牧種林果,興工活商辦鄉企。科技致富達小康”的生產建設方針指引下,農業生產形成了種植業為主體,畜牧業、林果業為兩翼的“飛鳥型”經濟和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龍型”經濟模式,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糧食總產穩定在4億公斤以上,96年首次突破5 億公斤,榮獲自治區政府“1996年產量超十億斤大旗”獎,馬鈴薯年產可達 100萬噸。 以林果業為特色的生態農業在這裡 獲得較大發展,全旗果樹面積5.3萬畝,年產鮮果6500噸。 放養柞蠶是阿榮旗農業的一大特色,放養量占自治區的75%,年產大繭800噸。以飼養肉牛、奶牛、羊、豬、雞為主的畜牧業是阿榮旗農村經濟的重要組織部分。1990年,榮獲全區推廣16項畜牧適用技術一等獎,獲全盟畜牧業發展一等獎。進入“九五”,阿榮旗又開展了畜牧業“二次創業”活動。
阿榮旗科技局在呼倫貝爾市率先啟動了“科技富民行動”。通過筆試、面試、考核等形式,面向社會公開選聘了60名駐村大中專畢業生、88名自然人科技特派員及15家法人科技特派員,派駐到全旗148個行政村開展工作。科技局作為此項工作的日常管理單位,工作中,堅持把服務“三農”貫穿於“科技富民行動”的始終,引導駐村工作人員深入農村參與民主管理,宣傳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政策,推廣科學技術。一是發揮駐村大中專畢業生文化素質高的優勢,引導他們深入調查研究,參與民主管理。根據實際情況,將60名駐村大中專畢業生,分別聘任為村主任助理或村黨支部副書記,通過安排一定的職能職責,協助村“兩委”開展工作。六合鎮保國村駐村大學生宋厚剛,針對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存在的村民法制觀念不強、產業結構亟需調整等問題分別撰寫了調研報告,為所駐村提出了許多可行性建議和意見。二是發揮駐村工作人員的幫帶作用。在駐村工作人員中開展了“百千萬”活動,即通過駐村人員的幫帶,用2-3年的時間,實現“駐百村、帶千戶、富萬民”的目標,並把此項活動作為考核駐村工作人員的主要內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