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正不受鏡

呂蒙正不受鏡

公笑言:“吾面不過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復敢言。

原文

呂文穆公①蒙正以寬厚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鑒②,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獻以求知③。其弟伺間從容言之,公笑言:“吾面不過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復敢言。聞者嘆服,以為賢於李衛公④遠矣。蓋寡好而不為物累者,昔賢之所難也。

(選自歐陽修《歸田錄》)

注釋

1 呂文穆公:呂蒙正,宋太宗時任宰相,文穆是他的諡號,北宋政治家。

2 鑒:鏡子。

3 知:知遇,得到賞識或重用。

4 於:比。

4 李衛公:唐初功臣李靖,曾封為衛國公。

5 累:牽累。

6 眷遇:關照。

7 伺間:等到有一會兒。

8 以:憑藉。

9 安:怎么,哪裡.

10 遂:於是,就。

11尤:特別。

譯文

呂蒙正以寬容厚道為宰相,宋太宗趙匡義特別親近賞識。朝中有一個官吏,家裡藏有古鏡,他說(這鏡)能照二百里遠,想通過呂蒙正的弟弟把古鏡送給他,得到賞識。他弟弟找個機會裝作閒談提到這件事。呂蒙正笑道:“我的臉不過碟子那么大,怎么用得著用二百里地的鏡子照呢?”他弟弟聽後再也不敢說什麼了。聽說這件事的人都嘆服,拿他比作唐朝宰相李靖。嗜好很少並且能夠不被外物牽累,(這)是過去的賢人也很難做到的。

練習

1."其弟伺間從容言之"中"伺間"的意思.

2."蓋寡好而不為物累者"中"寡好"的意思.

3.從呂蒙正拒收寶鏡可以看出他怎樣的品質?

4.呂蒙正拒賄語言不多,卻極有特色,請簡要評點他拒賄時的語言特點.

5.歐陽修是如何評價呂蒙正拒賄這件事的?

答:

1.等到有空兒

2. 欲望不多

3. 奉公廉潔

4. 詼諧,擊其一點

5. 以為賢於李衛公(唐代賢臣李靖)遠矣 說他比李靖強多了.

1.選出與"其弟伺間從容言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 C )

A、昔賢之所難也 B、悵恨久之

C、屬予作文以記之 D、寡助之至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現代漢語不同的一項是: ( C )

A、其弟伺間從容言之 B、聞者嘆服

C、犧牲玉帛 D、庶竭駑鈍

3.翻譯下面的句子:

其弟伺間從容言之。

譯: 他的弟弟找了個機會不慌不忙地說了這件事。

4.在作者看來,倡廉拒賄應該做到哪兩點?

答(1) 寡好 (2) 不為物累

呂蒙正

呂蒙正(944或946--1011),字聖功,河南洛陽人。生於後晉出帝開運三年,卒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宋太宗977年丁丑科狀元。呂蒙正中狀元後,授將作監丞,通判昇州。太宗征討太原,呂蒙正被授著作郎,入值史館。980年,拜左補闕,知制誥。八年,任參知政事。988年,拜呂蒙正為宰相。1001年,第三次登上相位。不久,因病辭官,回歸故里。真宗朝拜永熙陵,封禪泰山,過洛陽兩次看望呂蒙正,曾問其子中誰可為官。蒙正道:“諸子皆不足用,有侄呂夷簡,真乃宰相器也!”呂蒙正病逝於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享年六十七歲,諡文穆,贈中書令。

啟示

呂蒙正為官不接受饋贈,不為古鏡這一值錢的物件而心動,在他心中只存國家、百姓、事業,從無當官為錢財的念頭,他淡泊名利,不為物累;他甘於清貧,不圖享受,奉公廉潔,寬厚詼諧。

知識連綴

呂蒙正調改倪興官聯:君恩臣必報:父業子當乘。

呂蒙正應對趙員外:未老思閣老;(趙員外)

無才做秀才(呂蒙正)

呂蒙正調改倪興官:牛頭焉會生龍角(倪興官)

狗嘴何曾出象牙(呂蒙正)

一介寒儒,望向攀龍攀鳳攀丹桂(倪興官)

三尊寶像,岸然坐鱉坐象坐蓮花(呂蒙正)

1.

呂蒙正調改倪興官聯:君恩臣必報:父業子當乘。

2.

呂蒙正應對趙員外:未老思閣老;(趙員外)

無才做秀才(呂蒙正)

3.

呂蒙正調改倪興官:牛頭焉會生龍角(倪興官)

狗嘴何曾出象牙(呂蒙正)

一介寒儒,望向攀龍攀鳳攀丹桂(倪興官)

三尊寶像,岸然坐鱉坐象坐蓮花(呂蒙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