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將

一種流行於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的桌面遊戲.是中國小人書文化及武俠文化極具特色的衍生品,玩家多為6-16歲的少年。

百科名片

一種流行於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的桌面遊戲.是中國小人書文化及武俠文化極具特色的衍生品,玩家多為6-16歲的少年。
當時小人書是主要娛樂工具,眾多武俠色彩濃厚的名著如《三國演義》,《隋唐演義》內含大量手持兵器的人物描繪,畫工精美,個性鮮明。於是誕生了以小人書人物剪紙為道具,雙方各用一枚人物剪紙,用吹氣的辦法進行回合制格鬥遊戲,剪紙中人物的兵器碰到對方人物上半身就算勝利。

玩法說明

既然要吹將,當然要把先造“將”.將連環畫中帶兵器的人物沿邊剪下來,只有也半身也可,以槍為兵器者不成(規定如此,不曉得為何).這些“將”當然多出自《楊家將》《呼家將》《三國演義》《隋唐演義》《薛平貴徵西》《水滸》,《東周列國》或是近代反抗外國侵略者的小人書則不太多,兵器不太“扎勁”撒.然後兩人各拿出一員“將”放在桌子上(家屬區多得是石桌),你一口我一口向對方的“將”吹去.若當甲吹後兩“將”接觸,即開始檢查,自己的“將”的兵器是否碰及對方身體.若是只從覆在上面的將無法看清楚,則摁住兩將保證不移動位置,將底下的“將”翻到上面來.如此檢視後,如果甲方兵器接觸乙方腰部以上,除手臂外的地方,即胸,背,頭;則視乙方被甲方殺死.乙輸給甲,要賠給甲方一員“將”.反之亦然.若是,彼此被殺,則視為平局.重新開吹.一般而言,出戰都拿兵器長的“將”出戰,占便宜么.賠給對方一般的“將”.遊戲者多帶一本厚書,把“將”夾在書里.
因此許多連環畫就被剪得稀爛.我沒有本錢玩這遊戲,因為零花錢不太多,即使有,買來恐怕也捨不得把好好的書剪爛.多數時候只在一旁圍觀.因此得到的好處是收集了20多本殘缺連環畫,因為文字都是保存完全的,看得也津津有味.或是,有個此道高手,常常還用塑膠袋裝著一套連環畫.若是他心情好,可以討來現場看看.其實也有漏網的帶兵器人物,比如率領數百僮僕,拿著棍棒戈矛一類的兵器,鼓譟著去討伐司馬昭的高貴鄉公,沒人要的.而,李元霸這樣的當然不能倖免,常常被視作心腹愛將,出戰率很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