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百鎖

”懷著同樣的敬畏與崇敬,我們走進了絳州木版年畫的世界。 新絳木版年畫多年無人問津,一大批珍貴的刻板流落到文物販子手中,從此下落不明。 ”“吳百鎖先生說,木版年畫從內容到形式,都屬於那個遙遠的年代。

二天門年畫社

山西省新絳縣絳州木版年畫研製所
新絳縣絳州木版年畫研製所(即二天門年畫社)多年來從事絳州木版年畫收藏、整理、研製工作。該所現存有各個時期的木板、年畫,是十分珍貴的木版年畫資料,有很高的研究價值。2010年4月18日-21日在濰坊召開的全國木版年畫聯展會上該所參展作品《麒麟送子》、《教子》獲得金獎。
絳州木版年畫已列入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絳縣絳州木版年畫研製所(即二天門年畫社)經過多年的探索,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藺永茂經常親臨指導,現已開發出數百種絳州木版年畫系列產品,每幅作品大都均可以做出黑白、彩繪兩種形式作品,也都可以軟片(帶紙袋)、精裱內芯、精裱軸畫(帶盒)、精裱鏡畫等形式出售。

關於吳百鎖的報導

“馮驥才先生說:“我是帶著一種敬畏,一種崇拜來新絳參觀的。”懷著同樣的敬畏與崇敬,我們走進了絳州木版年畫的世界。縣委宣傳部辦公室吳百鎖主任把我們帶進縣城一座院落。院子裡堆滿了各種石鼓和石獅。家裡陳設簡陋,電視機、電腦等家電都已過時,大半空間都被各種各樣的古舊物件占據。女主人李華仿佛早已知道我們的來意,十分小心地拿出了珍藏的年畫刻板。李華和吳百鎖一邊演示木版年畫的製作過程,一邊向我們講述新絳木版年畫的歷史淵源。”
“最早的木版年畫一般都是用來祭祀的,比如鬥神、財神等等。清末民初,絳州出現了人物年畫,如《四季美人圖》、《二十四孝》、《三國演義》等。絳州木版年畫內容極為豐富,主要反映廣大人民民眾對幸福生活的祈求。近年來,天津楊柳青、河北武強、河南朱仙鎮的木版年畫受到文化界的廣泛關注,一批古舊的刻板得到了應有的保護。新絳木版年畫多年無人問津,一大批珍貴的刻板流落到文物販子手中,從此下落不明。”
“說到這裡,吳百鎖痛惜之情溢於言表。原來,這就是他的家。他曾多年擔任縣文化局副局長,對年畫刻板及其他文物毀損流失現狀十分痛心,多次要求有關部門加以保護。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吳百鎖開始自費保護文物。幾年來,他花光了家裡所有積蓄,買進了二百多套刻板,成了全國收藏年畫木板的第一人。縣文物普查後,人們保護意識提高,一塊刻板價格從以往一二百元飆漲到了數千元。一旦有刻板即將流出新絳,或者落入文物販子手中,他就會出馬。為了保護文物,大多數當地人願以低價賣給他。但一介工薪族,這種局面會維持多久呢?吳百鎖告訴我們,他全家都加入了保護年畫木板的隊伍。女兒吳冰就讀於北師大,參加了第二屆谷歌杯公益創意大賽,呼籲社會加大保護力度,呼籲更多的民間人士投入到保護行列,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吳百鎖先生說,木版年畫從內容到形式,都屬於那個遙遠的年代。現代人即使能掌握木板年畫的全部技法,也已失去了市場;更何況,由於所使用的材料完全不同,今天的人們無論如何都已無從恢復木版年畫的原貌。以顏料為例,古人使用的是植物提取顏料,現代人只能用化工顏料。兩種顏料色彩不同,保存時間也不相同。植物染料可以保存數百年,化工顏料幾年就會失色。因此,木版年畫只能作為文物來保護,而不能“復興”。復興木版年畫,正如唐吉珂德與風車之戰。”
“據悉,在 《天津楊柳青卷》、《河南朱仙鎮卷》、《河北武強卷》之後,《中國木版年畫絳州卷》將於近日出版發行。這對吳百鎖和郭全生乃至更多守望這片熱土的人們,無疑是極大的安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