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光琛

吳光琛

吳光琛:著名企業管理學家、詩人、優勢導向管理理論創始人。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吳光琛:原名吳光深,筆名:吳光琛、古蓮。1957年生,江西省永新縣人,1975年畢業於龍源口中學,1983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中文系。著名管理學家、詩人、“優勢導向管理法”創始人、2016年度中國管理創新傑出人物、源創國際研究院廣東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管理科學學會會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企業管理創新研究所兼職副所長、廣東省國有資本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管理創新和發展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兼企業管理創新專業委員會主任、中研管理諮詢專家委員會委員、佛山市順德區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屆政協委員、第十二、十三屆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順德區人力資源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順德人才發展服務中心第一、第二屆理事、順德區大良街道第三屆公共政策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杏壇鎮第二、第三屆公共政策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廣東養寶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廣東金榜塑膠包裝有限公司等高級管理顧問,順德區人力資源協會會長,佛山電視台順德分台特約評論員,曾任江西師範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江西省吉安市青源區人民政府經濟顧問,江西省泰和縣人民政府經濟顧問,重慶市豐都縣人民政府經濟顧問,同時擔任了多家企業的管理顧問。著有《優勢導向管理法》等10餘部專著,發表了大量的經濟學和文學作品,獲國家級或省級獎勵30餘次,被學界譽為“優勢導向管理法之父”。

主要著作

《發現優勢》(合著)中國經濟出版社2017年出版

《優勢導向管理法》經濟管理出版社2016年出版

《優勢型經理人》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出版

《中國企業黑洞一62箇中國企業現實問題的透視與診斷》企業管理出版社2002年出版

《黑洞—74種中國企業病的診斷與防治》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4年出版

《PR.市場綠卡》(合著)江西科技出版社

《消除心理障礙的藝術》(合著)湖南出版社1990年出版

《中學生心理健康漫談》(合著)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

《喻世恆言》(隨筆集)中國戲劇出版社2011年出版

《你和我--虛擬故事》(詩集)線裝書局2017年出版

《明清四大奇書人物辭典》(合著)江西高校出版社1996年出版

《教師保健必備》(主編)海洋出版社1990年出版

《食用菌的妙用與忌口》(主編)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年出版

《中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合著)江西高校出版社1990年出版

學術成果

1、1989年提出“優勢導向管理”理論

2、2000年創立“多元利潤”模式

3、2011年創立101度管理創新理論

4、發表了經濟學隨筆600餘篇、文學作品100餘篇

5、拾貝者(詩歌)獲1983年“石榴花全國新詩大獎賽”二等獎

6、《優勢導向——一門新的學校管理藝術》的論文,獲1989年度國家教委全國教育優秀論文一等獎

7、2017年1月,被授予2016年度中國管理創新傑出人物

8、“優勢導向管理法”獲第六屆中國管理科學學會管理科學獎入圍獎

9、獲國家級或省級獎勵總計30餘次

人物生平

吳光琛,原名吳光深,筆名吳光琛、古蓮,1957年19月1日生於江西省永新縣合團村壟中村。1964年9月入江西省永新縣四教國小學習;因文化大革命,1967年四教國小併入龍源口中學,於1975年7月於龍源口中學高中畢業;1975年9月進入東邊國小任民辦教師;1976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任32811部隊94分隊戰士、文書,1979年3月退伍;1979年9月進入江西師範學院中文系79級學習;1983年7月畢業於江西師範學院(後改名為江西師範大學)中文系;1983年7月畢業分配於江西省永新師範學校任教,擔任86屆3班班主任,同時擔任3班及1班文選與寫作課教學;1983年底擔任學校寫作小組輔導老師,創辦了油印校刊《東華關》,刊出兩期後,因校刊影響力較大,改為鉛印。1984年下半年,當時的江西省教育廳師範處決定將《東華關》改為在江西省29所師範學校公開發行,但因吳光琛被調入江西省教育廳江西教育社任編輯工作,《東華關》的公開發行終未成功。1985年2月,吳光琛進入江西教育社任編輯工作;1994年4月,因工作變動,他調入江西日報社擔任編輯、記者工作,於《贛江大眾報》參與創建工作;1994年10月,他與朋友一起共同成立了南昌市中盛廣告有限公司,1995年被江西師範大學商學院聘為客座教授,並與時任江西省副省長的鄭良玉教授及江西師範大學商學院共同發起成立了“江西省企業策劃專家小組”,鄭省長任組長,吳光琛及商學院任副組長;1997年又成立了南昌市致遠企業策劃有限公司。1998年4月,南下廣東,來到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市創立江西師範大學商學院順德分院,在籌備期間,先在格蘭仕工作了兩個月,終因跨地區辦學未開放問題,只好作罷。1998年8月應當時順德市政府的邀請,進入順德生態樂園擔任策劃工作,1999年8月,被江西省吉安市清原區政府、泰和縣政府聘為經濟顧問;2000年7月進入當時的《順德報》擔任財經記者工作,任《順德家電》周刊主編、《民營經濟》周刊主編。在擔任《順德家電》周刊期間,吳光琛推出了個人專欄《光琛診所》,每周就一個企業問題進行診斷,該專欄深受企業管理者喜愛,專欄持續了4年多,刊出企業診斷文章近500篇,出版專著《中國企業黑洞--62箇中國企業現實問題的診斷與透視》(企業管理出版社)、《黑洞—74種中國企業問題的診斷與防治》(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0年12月,被補選為順德市第十屆政協委員,後連任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政協委員,十二屆、十三屆任經濟委員會副主任;2002年6月,被廣東德冠集團聘為管理顧問;2003年,順德撤市建區,《順德報》也被佛山報業集團收編,改名《珠江商報》,任《商務周刊》主編,開始了《商務茶座》和《經濟三人行》等經濟類個人專欄,其中,《光琛診所》專欄文章獲廣東省優秀專欄作品獎,在佛山電視台順德台主持的談話節目《越講越順》,其收視率位於自創節目的前列,影響廣泛。由於他的成果頗多,多家新聞媒體對他成果和事跡進行了報導。2005年3月,被地中海衛浴科技有限公司聘為管理顧問;2006年10月,被重慶市豐都縣政府聘為高級經濟顧問;2009年5月被公信會議設備有限公司聘為企業顧問;2009年8月,被養寶集團聘為高級顧問;2008年,因創建佛山市順德區人力資源協會,他離開珠江商報,擔任佛山市順德區人力資源協會秘書長。協會經過近10年努力,從當初的三個員工發展到今天的近70個員工的規模;2013年5月加入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任行銷委員會秘書長、2015年1月改任副會長;2014年11月加入廣東省管理創新和發展研究會,任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企業管理創新專業委員會主任、優勢導向管理研究中心主任;2017年1月被中國管理科學院授予“2016年度中國管理創新傑出人物”;2017年3月被吸收為中國管理科學學會會員;2017年5月被聘任為佛山市順德區反邪教協會副理事長;2017年6月被廣東省人才交流協會服務外包專業委員會聘為顧問;2017年9月被佛山市禪城區陶瓷行業創新人才協會聘為管理顧問;2018年5月被廣東金榜塑膠包裝有限公司聘為高級管理顧問;2018年6月,吳光琛當選為佛山市順德區人力資源協會會長。

在文學方面,吳光琛也進行了一些努力和探索。他1983年開始在《星火》雜誌發表詩歌作品,就在當年,他的詩歌作品《拾貝者》就獲得了“‘石榴花’全國新詩創作大獎賽”二等獎,而獲獎者大都是當時詩壇的泰斗級詩人,如徐剛、韓作榮等。同年4月,還是在校大學學生的吳光琛作為大學生代表,在“全國新詩創作研討會”上作了《新詩潮對傳統創作方法的突破》的專題發言,引起了與會者的熱烈反響。當時的《文藝報》、《當代文藝思潮》、《詩刊》、《文學報》、《文學評論》等權威報刊都對他的觀點進行了報導,《江西文藝界》全文刊發了吳光琛發言的全文,《文學評論》還發表了公劉的長篇評論文章,對吳光琛的觀點進行了評論。2011年,吳光琛在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喻世恆言》一書,以對人生,對社會的深度思考和犀利的筆觸成為他文學探索的又一個新的起點;2017年他又推出了他的詩歌作品集《你和我:虛擬故事》(線裝書局出版),重新奠定了他在詩歌創作的地位。

優勢導向理論簡介

優勢導向,就是通過發現、培育和發揮員工的優點,激勵員工朝著有利於發展個人優勢的目標前進,並由此達到企業總體目標的一門管理藝術。

一、優勢導向管理法的理念

企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是人的優勢,企業的管理,其核心就是對人的管理;在對人的管理中,最關鍵的問題是,經理人要把管理工作的出發點要放在員工的優點上,要敢於和善於包容員工的缺點,主動地去發現、培育和發揮員工的優點,通過員工點點滴滴的優點的發揮,使其成為員工成長的優勢。

1、優勢導向管理法的定義:

即:通過對員工優點的不斷發現、培育和發揮,激勵員工朝著有利於發展個人優勢的目標前進,健康地成長;通過對企業優勢的整合和運用,推動企業的發展和進步,並由此達到企業總體目標的一門管理藝術。它包括兩方面的含義:“其一,通過員工優點的管理促進員工工作的進步;其二,通過對企業優勢的強化,來管理企業事務,逐漸減少劣勢,推動企業的整體發展。

優勢導向管理模型優勢導向管理模型

優勢導向管理法有兩大核心模式,我將這兩大核心模式--激勵與批評,分別命名為正嚮導向模式和負嚮導向模式,並試圖讓其成為兩個互為互補的導向模式。

正嚮導向模型正嚮導向模型

所謂正嚮導向模式(圖2),是指對員工的優勢實施正面的導向,以發現員工的優勢為管理的出發點,主動地培育和發揮員工的優勢,其主要的管理工具為激勵。這也是優勢導向管理法的核心理念和方法。

負嚮導向模型負嚮導向模型

2、優勢導向管理法與傳統管理法的比較:

優勢導向管理法與傳統管理法的比較優勢導向管理法與傳統管理法的比較

二、優勢導向管理的五項法則

法則1:工作需要的是人的優點——優勢激發法則;

法則2:你是重要的——整體信任法則;

法則3:加入整體的進程——目標網路法則;

法則4:人有幾個形象——情境領導法則。

三、發現優勢

企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發現員工的優勢。

1、影響經理人對優勢判斷的5個因素

(1)角度因素:站在不同的角度,對優勢的看法也不同。

(2)角色因素:員工和經理人的角色不同,對優勢的看法也不一樣;

(3)價值因素:不同的價值訴求,對優勢的評價也隨著價值訴求的不同而不同。

(4)情緒因素:情緒的好壞,也影響經理人對優勢的判斷。

(5)性格因素:經理人的性格與個性,也是影響經理人對優勢判斷的重要因素等等。

2、發現優勢要具有5種良好的心態

(1)包容的心態;

(2)發展的觀念;

(3)平等的胸懷;

(4)主動的出擊;

(5)欣賞的眼光。

3、發現優勢的5條路徑

路徑1:在學習中發現員工的優勢。

路徑2:在工作中發現員工的優勢。

路徑3:在社交活動中發現員工的優勢。

路徑4:在組織活動中發現員工的優勢。

路徑5:在員工的牢騷中發現員工的優勢。

4、發現優勢的6個方法

方法1:觀察法;

方法2:比較法;

方法3:分析法;

方法4:詢問法;

方法5:激將法。

四、構建優勢生態系統

找出員工的優勢,是實施優勢導向管理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有效地構建一個良好的優勢生態系統,讓員工的優勢在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中健康地成長,使其成為持續推動企業發展的競爭力。

1、什麼是優勢生態系統

即員工的優勢與企業的優勢構成的一個統一的整體,在這個統一的整體中,員工的優勢與企業的優勢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並在相應的時間內處於相對穩定的一種動態平衡狀態。這種動態平衡有利於員工優勢的持續發展。

優勢生態系統模型優勢生態系統模型

2、優勢生態系統中的3大子系統

(1)員工優勢生態系統:是圍繞某個員工個人的優勢形成的優勢生態系統,它包括員工個人的特質、情商、學習能力、外部激勵等,是整個優勢生態系統中一個最基礎的核心,其他優勢生態系統都是圍繞它而形成的。

(2)團隊優勢生態系統:是由一個個員工個人優勢生態系統在團隊的氛圍中組合而成的優勢生態系統,它包括員工優勢生態系統、團隊文化、團隊制度、激勵機制等,在優勢導向管理中,它是整個優勢生態系統中最活躍,也是效率最高的組成部分。

(3)整體優勢生態系統:是員工優勢生態系統、團隊優勢生態系統在企業組織中的優勢生態關係的總和。它主要是團隊優勢生態系統與企業文化、企業制度、激勵機制等因素的有效組合而成的,在優勢導向管理中,構建整體優勢生態系統是企業管理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整體優勢生態系統形成了,企業的整體競爭優勢也就形成了。

3、構建優勢生態系統的6個關鍵因素

(1)員工特質;

(2)團隊氛圍;

(3)企業文化;

(4)制度保障;

(5)激勵機制;

(6)糾錯機制。

4、優勢生態系統構建的3大路徑

路徑1:以員工優勢生態系統為起點。

路徑2:以團隊優勢生態系統為核心。

路徑3:以企業優勢生態系統構建為目標。

5、優勢生態系統構建的策略與方法

(1)找出優勢基礎:員工的優勢基礎是什麼,團隊的優勢基礎是什麼,企業的優勢基礎是什麼?一句話,就是企業有什麼優勢基礎。

(2)確立優勢生態系統構建的目標:把握了企業的優勢基礎後,經理人就應該根據具體的情況和要求,確立企業優勢生態系統構建的目標。

(3)構建優勢激勵體系:優勢生態系統的構建,優勢激勵體系的建設是關鍵。

(4)建立優勢型企業文化:優勢型企業文化是指圍繞著企業優勢的發現、培育和發揮所構建的企業價值體系。它包含著兩個方面的意義:一是鼓勵優勢的成長;二是包容劣勢的觀念。

(5)構建制度保障體系:在企業優勢生態系統的構建進程中,制度始終是一個有力的保障系統。

五、優勢導向的策略

優勢導向管理法就是緊緊抓住每一個員工的優勢基礎,最大限度地為每一個員工發揮自己的優勢創造機會和平台。一是根據每個人的優勢基礎確定各自的工作目標,讓員工順著自己優勢的軌跡發展;二是儘量為員工發揮優勢創造條件,構建平台,並在具體實施導向時,給予良性導向和經常性的關注、激勵甚至參與到員工的工作中去進行幫助。

1、員工的優勢導向:就是緊緊抓住每一個員工的優勢基礎,最大限度地為每一個員工發揮自己的優勢創造機會和平台。

2、團隊的優勢導向:以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觀來統率,實現合作共進,引導整個團隊發揮優勢以期獲得更大的工作績效,每一個員工的優勢都是構成了團隊優勢的基礎,溶匯成一個更大的優勢。

3、整體的優勢導向:團隊的優勢構成了企業整體的優勢。對企業整體優勢的導向,一是要努力推出自己的“優秀員工”和“傑出團隊”,建立企業品牌;二是要全方位調動企業的各種優勢。

4、新優勢的導向:對個體、團隊和整體優勢的導向,這只是優勢導向的第一步,要不斷推動企業的發展,還必須瞄準更新的目標,形成新的優勢。

六、優勢導向的批評

批評的模型:

優勢導向的批評模型優勢導向的批評模型

1、批評的目的:是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經理人為什麼要對員工實施批評,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員工把工作做得更好。

2、批評是一種期待:是員工的行為出現偏差時領導不感到失望,而希望其繼續做好工作的態度。即“對事不對人”。

3、批評是一種交流:通過上下級的平等交談溝通,理解對方的思想,找出問題的所在和出現的原因,作心智和情感的交流。

4、批評是一種指導:最適合的批評模式應該是“指導式”的批評。

優勢導向理論的前世今生

——《優勢導向管理法》後記

每次在完成一本新書的寫作時,總要畫蛇添足地寫上一段叫後記的文字,說說前因後果,感謝一下幫助過我的人。今天,我依然還想在此囉嗦幾句,說說在書中無法說出的一些心裡話。今天的話題,我想從“優勢導向”管理理論的編年說起吧,優勢導向管理理論從誕生到今天,掐指算起來,也已經接近而立之年了。

1989年第3期的《江西教育》雜誌,刊登了我和當時還在吉安師範學校任教(現為深圳市育才中學教師)的嚴凌君先生合寫的一篇學校管理文章《優勢導向——和中國小校長談管理藝術》,第一次提出了“優勢導向”這個管理學的新概念。從此,“優勢導向”這個管理學新詞,便像長了翅膀的小鳥,飛入了許許多多從事和愛好管理的人的心房,並成為他們在管理實踐或進行管理學研究時特別關注的一個焦點。此後的20餘年裡,我一直在傻乎乎地探索“優勢導向”的所謂理論體系。我是一個學習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的人,卻無意中走入了全然陌生的管理學領域,除了一副傻勁,我幾乎忘記了其他的一切。而我的大學同學嚴凌君,卻完成了華麗的轉身,成為了一名頗有名氣的散文作家,並且獨自編撰並出版了洋洋百萬字的中學語文閱讀教材,蜚聲中國教壇。

2011年10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本全面探討優勢導向管理理論的著作《優勢型經理人》,在許多企業家和管理學愛好者中引起非常強烈的反向。青島亨達股份的創始人單玉萍女士、廣東養寶生物製藥集團的董事長楊少林先生當即在網上購買了大量的書籍,供企業管理人員和他們的客戶閱讀學習,養寶集團的購書量竟然超過了1000本大關;廣州花都的優派集團、中船集團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武漢保元行公司、武漢博納德公司等許多企業,還特邀本人專程為企業的管理人員做專題講座;佛山市順德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也特地組織了一次面向順德鎮街企業家的巡迴講座,共為樂從、龍江、勒流、陳村、杏壇等五個鎮街的千餘名企業家做了五場“優勢導向管理法”的專題講座;幾年來,在省內外的企業、機構及學校總計做了幾十場專題講座,對“優勢導向管理法”的好評也如潮水般一浪高過一浪。

2011年底,總裁網在“悅讀匯”專欄推出了30分鐘的關於《優勢型經理人》一書的專訪;與此同時,百課網也特別邀請我錄製了3小時的《優勢導向管理法》課程,在網上推出後,點擊率一直居高不下。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網站、微博、微信等各種媒體,也紛紛對《優勢型經理人》一書的出版進行了報導和關注;京東、噹噹、卓越等購書網站上對《優勢型經理人》一書的書評也如潮水般湧現。

2011年11月,順德城市網率先推出了《優勢導向管理法:為順企從管理上找到轉型升級之法》的專訪文章;2013年第1期《順德政協》雜誌和順德政府網特別刊出了《優勢導向管理法創始人吳光琛》的介紹文章;2014年第1期《廣東農工》雜誌刊出了《一個理論,顛覆了一個傳統的管理——訪“優勢導向管理法”創始人,農工黨佛山市順德區總支副主委吳光琛》的專訪文章;2014年底,《中國商界·家電》雜誌,也刊發了同題專訪文章《一個理論,顛覆了一個傳統的管理——訪“優勢導向管理法”創始人、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委員會行銷委員會秘書長吳光琛》,對“優勢導向管理理論”做了較為全面的介紹;2015年第3期《中華文摘》雜誌以《優勢導向管理法,讓企業管理變得簡單而卓有成效》為題,摘登了《優勢型經理人》一書的核心內容;2016年第3期《中華文摘》雜誌又推出了《優勢導向,管理的心要之法——訪優勢導向管理法創始人,廣東省管理創新和發展研究會企業管理創新專業委員會主任吳光琛先生》的專訪文章,較為詳細地介紹了“優勢導向管理法”出台的前因後果及理論傳承。2014年6月,順德社科聯組織召開了第一次“優勢導向管理法”研討會;2015年11月,廣東省管理創新和發展研究會邀請省內外專家,組織召開了第二次“優勢導向管理法”研討會。源創小鎮鎮長、平台戰略實戰專家郭音先生、青島大學商學院EDP中心主任、青島文商經濟研究院院長楊懿先生等,特地從上海和青島趕來參加研討會,令人感動。等等,等等,限於篇幅,不再贅述。

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關心,給了我信心和力量。從2012起,我便又投入了“優勢導向管理理論”的系統研究,包括管理模型、管理工具的開發。其中,我要特別提及的是,2014年9月,我在美國史丹福大學學習時,受到了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動態管理之父謝德蓀博士的巨大影響,改變了我對優勢導向管理理論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雖然,我和謝教授處在不同的研究領域,但他的理念和方法,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又經過近5年的努力,今天,終於完成了《優勢導向管理法》一書的寫作,並將由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喜悅,讓我差一點變成了一個話癆。

在這5年的研究進程中,我要特別感謝廣東養寶集團的楊少林董事長,他不僅將“優勢導向管理”理論熱情地推薦給養寶集團所有的客戶企業和合作夥伴,而且還為“優勢導向管理”理論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許多真知卓見,為“優勢導向管理”理論注入了許多新的養分;我還要特別感謝美國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動態管理之父謝德蓀博士的關心和鼓勵,讀他的書,聽他的課,使我開闊了眼界,得到了許多革命性的啟示。在和謝教授一起合作的日子裡,是我一生收穫最豐的時光;我要特別感謝廣東省管理創新和發展研究會理事長袁兆億先生,他為優勢導向管理理論的研究提出了許多很好的意見和建議,並鼓勵和支持我於2015年8月成立了“廣東省管理創新和發展研究會優勢導向管理研究中心”,讓優勢導向管理理論的研究從此有了一個溫馨的娘家;感謝中山大學陳盛榮博士,他在他2015年出版的學術專著《創新人才學概論》一書中,將“優勢導向管理法”作為管理創新的重要案列予以推介;要感謝譽滿全球的旅遊思想家伍飛先生和首映掌門人李雲峰先生,他們為優勢導向管理理論提供了許多無私的幫助;要感謝丹珠文化的掌門人姚德榮先生,他為“優勢導向管理”理論的推廣和傳播費了不少心血;感謝何勁和校長、感謝羅維滿董事長、感謝樊榮強先生、盛斌子先生、高定基先生、吳日輝、崔四清先生的辛勤付出,他們為“優勢導向管理”理論付出了許多心血,寫了不少研究和介紹優勢導向管理理論的文章。

就在將要結束這篇後記時,我又在微信上讀到國內知名的行銷專家盛斌子先生昨天深夜推出的熱情洋溢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寫道:“傳統的管理哲學,必然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將發生根本性的,甚至是革命性的變革,以優勢導向為管理根本的人本主義哲學,將應運而生。”盛先生從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闡述。今天一早又讀到廣東省衛浴協會關志航先生的一條微信:“優勢導向管理哲學正在改變我的團隊,感恩。”

感恩,也正是我要對所有幫助、關心我的人,我的親朋好友,我的父母,我的妻子女兒說的話。

感恩你們,感恩大家。

主要課程

1、優勢導向管理模型

2、發現優勢的策略與方法

3、企業優勢生態系統的構建

4、優勢型人才的識別

5、如何讓員工主動工作

6、管理的創新與變革

7、佛的智慧與企業管理

8、心經的人生智慧

人物專訪

1、優勢導向,管理的心要之法

——訪優勢導向管理法創始人—廣東管理創新和發展研究會企業管理創新委員會會長吳光琛先生

2011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叫《優勢型經理人》的書,此書一出版後,便受到廣大企業家和企業管理研究者們甚至國外有關專家的關注,書中介紹了一種新型的管理方法——優勢導向管理法。這種管理方法,是以中國儒釋道傳統文化精髓為哲學根基,結合現代管理學、現代心理學和當代企業管理現狀創立的一門新型的企業管理方法。為揭開優勢導向管理法的神秘面紗,記者近日採訪了該書的作者、優勢導向管理法的創始人、廣東管理創新和發展研究會企業管理創新委員會主任吳光琛先生。

優勢導向思緒根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智慧

吳光琛,江西永新縣人,1983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中文系。著名企業管理學家。曾在永新師範學校、江西省教育廳、江西日報社、珠江商報社等單位擔任過教師、記者、編輯和主編工作。現為中研管理諮詢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管理創新和發展研究會副秘書長兼企業管理管理創新委員會主任。

優勢導向思維思想始於吳光琛任職江西省教育廳《江西教育》雜誌教育理論編輯的時候,為了探求到一種良好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吳光琛一直在致力於教育理論的研究,在業餘時間,他研讀了大量的中國傳統文化書籍,對中國傳統的儒釋道文化進行了廣泛的涉獵,並以一種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去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古代能夠出現那么多思想大師,比如孔子,孟子,老子,王陽明等,他們的思想已經成為中華文明的燈塔,至今仍然照亮中國文化的星空。

通過研究,吳光琛發現,中國傳統文化更注重對人心人性的挖掘與激勵,對於人心人性持一種正面的認識。古人認為,人之初,性本善,教育者的本質就是要長養人的善,因為人的善多了,惡就自然少了,所以激勵,引導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佛教認為,人人都具備佛性,而這個佛性就是儒家所說的善,佛性猶如燈泡本來就能發出光明,只是後天被蒙上塵垢,使顯出的光明少了,但其內在的光明其實並沒有消失,教育者若能相信燈泡本來就是光明的,並幫助被教育者將灰塵慢慢掃除,光明就能自然顯現,光明越多,黑暗就自然越少。

沒有教不好的人,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吳光琛認為教育應該從中華文化的傳統中吸收營養,管理也是如此。通俗地說,就是優點人人都有,本來就有,教育者只要去發現被教育者的優點,並幫助他去認識並擴大自己的優點,那么這個人一定能夠成才。也就是說教育以激勵,鼓勵,長養人的善心就可以使一個人成才,成賢,甚至成聖。中華文明中的聖賢正是在這樣一種教育氛圍中成聖成賢的。以此為主要觀點,1989年吳光琛與他大學時的同學一起合作寫出了一篇教育管理論文《優勢導向——和中國小校長談管理藝術》,此文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優勢導向”。這一理念一經推出便得到了教育界的認可,論文也因此獲得當年原國家教委優秀教育論文一等獎。

管理員工本質上就是教育員工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吳光琛來到廣東佛山《珠江商報》任經濟板塊的編輯、記者,採訪調研了珠三角很多企業,並開闢企業管理的專欄,那時,雖然,他沒有直接管理經營過企業,但他從文化的角度去研究企業的經營與管理,跳出管理去研究管理,就猶如駕駛飛機從空中去看廬山,更能從高處把握大局。這個時候,吳光琛深厚的傳統文化修養讓他企業管理研究中如虎添翼,他主持的“光琛診所”欄目的那些文章,篇篇擊中企業的要害,使那些多年活躍在企業管理的第一線的企業家無不折服。

在多年的記者生涯中,他一直致力於企業管理創新的思維與方法的研究,在研究中,吳光琛在教育界工作多年所積累的教育理念觸動了他。教育一個學生與管理一個員工,表面上看起來是兩件互不相干的事情,但在吳光琛的眼裡卻是本質相同的一件事,那就是,學校要使學生成才,企業要使員工成功。

管理員工何嘗不是在教育員工呢?在研究中,吳光琛發現,目前企業管理者最大誤區就是:一切以問題為管理的出發點,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發現和糾正員工的問題和缺點,其結果是,問題越找越多,效率越來越差,許多員工原本的優點也消耗在這許許多多的問題中。他認為,許多企業管理者將員工當做一台機器,每天推著他們走,而且時時去找這台機器那裡有毛病,這就是當今企業管理的現狀。

發現優點,發揮優點的激勵教育可以使一個人成才,那么,發現優點,發揮優點的激勵式管理也可以使一個員工成功。吳光琛將這種思維稱為優勢導向思維,其本質就是,將員工視為一個具有優勢的人,而不是一台充滿毛病的機器,用各種方法去激勵員工,幫助員工認識的自己的優點,建立強大的自信同時,得到一種被激勵的滿足,從而激發內心的強大的動力。這種動力是發自內心的,他能改變以前在被監督中被迫“好”,或者當面“好”,背面“壞”的虛偽。變為在讚賞和承認中主動變得更好,這充分挖掘和調動了員工的內在的潛力,而這種潛力管理者只要用心去激勵它,它的力量將是驚人的。

吳光琛說:優勢導向管理法一切以優勢為管理的出發點,其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是不斷地發現、培育和發揮員工的優勢,使員工的成長和企業的發展都在優勢的軌道上運行。員工優勢的增長,就意味著員工的劣勢的減少,通過不斷地強化員工的優勢,以不斷地化解員工的劣勢,使每一個員工都成長成為企業有用的人才。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為了幫助管理者有效地進行優勢導向,吳光琛近期還開發出了如何識別優勢型人才的工具——優勢型人才識別器,幫助管理者識別和引導企業人才的成長與發展。

優勢導向是時代的召喚與需求

吳光琛說:優勢導向有傳統文化作為根基,避免其成為無源之水,但是它的誕生更是現代社會企業管理的迫切需要。隨著人的自我意識的不斷覺醒,老的管理方法已經越來越無法適應人的自我意識的覺醒後給企業管理帶來的新的變化,尤其是對90後以及即將步入職場的00後,這一代人個性張揚,可順之而不可逆之,以問題為出發點的老的管理方法,顯得乏力。而以優勢為出發點的優勢導向管理,則正切合了新一代員工的心理特徵和成長需求。這正是優勢導向管理法誕生的現代背景和存在的價值。對員工問題的包容其力量大於一切,而對員工優勢的激勵則是實施管理的最有效的武器。

優勢導向打通了管理與人心的最後一公里

吳光琛用形象比喻來闡述優勢導向管理的原理,他說:每一顆水滴有不同的優勢,在相同的目標下匯成細流,不同的細流在各自的優勢中,匯成江河奔向大海,優勢導向實際上就是層層遞進,把握現在,展望未來。就是緊緊抓住每一個員工的優勢基礎,最大限度地為每一個員工發揮自己的優勢創造機會和平台。以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觀來統率,實現合作共進,形成團隊的優勢,再以團隊的優勢構成了企業整體的優勢。並在此基礎上讓企業優勢不斷跨越,實現新的企業優勢,不斷推動企業的發展。而企業新優勢的形成反過來又促使企業團隊和員工不斷地更新和提高,如此形成良性的優勢循環,如江河不擇細流成為江河,而江河又包容,激勵並淨化細流,最後匯成滔滔洪流奔入大海。

採訪最後,吳光琛說,嚴格來講,優勢導向其實一種哲學層面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它可以和現代社會的一切行為和活動融為一體,因為所有的社會行為和活動皆是人的行為和活動,而人的行為和活動實際上是“人心”的活動,而優勢導向恰恰準確地打通了“人心”,極大地調動和發揮了人本來具有的潛力和優勢,從而去實現所有想要實現的目標!(原載《中華文摘》2016年3月號。記者姚德榮)

2、一個理論,顛覆一個傳統的管理

——訪“優勢導向管理法”創始人吳光琛

2011年10月,一本名為《優勢型經理人》的書,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後,在社會上,特別是在管理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在國內外企業管理理論中獨樹一幟的“優勢導向管理法”得到了許多企業中高層管理者和管理學者的高度評價和關注。

佛山市委黨校副校長何勁和稱之為“可貴的顛覆”;著名行銷專家盛斌子預言“傳統管理哲學也許將面臨‘破產’,而優勢導向管理哲學的浪潮必將如期而至”;職業培訓師、管理顧問樊榮強認為,此著作填補了“以人為本”管理理論的空白。《優勢型經理人》被譽為我國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人本主義管理著作、“優勢導向管理法”的奠基之作,出版不到一個月就登上了清華大學出版社的暢銷書排行榜。

這本書的作者、優勢導向管理法的創始人正是吳光琛,佛山市順德區政協委員、農工黨佛山市順德區總支部副主委、順德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順德區人力資源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順德大良政府公共政策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順德杏壇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順德區人力資源協會秘書長等。

一本書、一個理論的顛覆價值

是怎么樣的一本書、一個理論能有如此大的反響?在長期對企業觀察的過程中,吳光琛發現,傳統的管理理論是管事不管人、管人的缺點不管優點,而《優勢型經理人》一書提出的優勢導向管理法則以發現、培育和發揮人的優點為出發點,管人、管優點。

“目前,管理者幾乎都陷入了到了一個管理的怪圈裡,即他們每天都在尋找問題,解決問題,結果呢,問題卻越找越多;我們的老闆,每天都在感嘆人才難得,而他們卻每天都在浪費人才,這種人才的浪費是巨大的。”吳光琛認為,“經理人幾乎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自己當成了一個‘警察’,他們每天的工作似乎就是發現問題,防範問題,圍繞著員工的問題、企業的問題在繞圈子。”

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的自我意識覺醒越來越強烈,人渴望得到尊重理解和成長,如果管理者每天尋找的只是員工的缺點,那么員工的缺點只會越來越多;如果管理者努力去尋找員工的優點,那么員工的優點也會越來越多,員工的優勢才會不斷地成長。員工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員工成長了企業才能發展。吳光琛認為,優勢導向就是通過對員工優點的管理,激勵員工朝著有利於發展個人優勢的目標前進,並由此達到企業總體目標的一門企業管理藝術。即通過對員工優點的發掘與管理,推動員工的進步,通過對企業的優勢的管理和運用,推動企業的發展。

《優勢型經理人》一出版就引起了社會極大反響,去年11月,該書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就上了清華大學出版社的暢銷書排行榜。並且得到了專家學者和管理者的高度評價和認可。

佛山市委黨校副校長何勁和用兩個顛覆概括:該書把理論書寫成了故事書是一種顛覆,把問題導向式管理逆反為優勢導向式管理也是一種顛覆。“顛覆是需要底氣的,底氣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理論功底,二是實踐功底。吳光琛這兩個功底都具備了。《優勢型經理人》,是對傳統企業管理理論的可貴顛覆,很值一讀”。

著名行銷和策劃界專家盛斌子以“大象的悲劇與新生”評價道:“不久的將來,傳統管理哲學也許將面臨‘破產’,而優勢導向管理哲學的浪潮必將如期而至。”職業培訓師、管理顧問樊榮強以“挑戰‘見物不見人’的管理模式”為題,認為該書填補了以人為本管理理論的空白,“他提出了一個中國企業界必須反思,而且必須展開深刻變革的問題,也就是將管理模式由以物為中心,變成以人為中心”;“他不僅提出了問題,還提供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案,而且,這些解決方案都具有極大的指導價值和可操作性”;“他在管理著作的表述形式上,也進行了開創性的嘗試,並且是一種成功的嘗試。”博時基金創始人、前總裁肖風認為,工作需要的是人的優點,企業管理的核心就是發現、培育和發揮員工的優點和企業的優勢。本書從一個全新的視角為我們開闢了一條獨特的通向企業成功的管理路徑。哈佛大學投資戰略決策研究員克里斯托夫·金認為:“員工優點的增長,就意味著員工缺點的減少。在企業管理中,員工的優點發揮得越充分,企業的優勢也就越多,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也就越強。我相信,優勢型經理人的管理理念,將揭開企業管理的一個‘新的時代’。”商業評論網認為:傳統的管理哲學是聚焦問題式的,糾錯式的、灌輸式的,不利於人的潛能的發揮;不利於培養完善的獨立的人格。如果說過去傳統管理理念還有一定的生存基礎——建立於社會結構、低端產業與封閉信息環境下的生存哲學,那么,在新時代,優勢導向管理法的管理哲學必然取代舊有的管理思維。在卓越、京東等網上書店,各大網友對該書評價頗高。

新書出版後,優勢導向管理法也得到了業界熱捧。新書出版後的半年時間內,已有湖北武漢、浙江金華、廣州花都、山東青島及順德政府和企業邀請吳光琛去做“優勢導向管理法”的講座,目前已講了幾十場,每場都引起了聽眾的強烈反響。順德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還特別邀請作者在順德各鎮進行巡迴講座。中國最大的皮鞋生產企業之一青島亨達股份在網上購買了100本《優勢型經理人》發給公司的高層和主要的中層管理人員學習,並將“優勢導向管理法”列為公司新的教育、培訓和管理理念,要求公司的中高層管理人員要做出管理落地計畫,然後邀請作者去為他們做培訓和講座。在花都優派集團,聽了吳光琛的講座後買了40本書給管理者。在廣東養寶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作者多次為其客戶培訓該理論。該公司購買了1000多本書贈送給合作夥伴。2013年6月18日,他應邀擔任由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舉辦的“渠道決定未來”高峰論壇主講嘉賓,登上了釣魚台國賓館的講台。

20多年潛心研究創始管理理論

其實,優勢導向管理理論吳光琛已經潛心研究了20多年,從上世紀80年末代開始,吳光琛就開始致力於“優勢導向”管理理論的研究。

上世紀80年代,吳光琛還在江西師大讀大學的時候,就特別愛好文學創作,1983年他大學四年級的時候,就拿過一個全國文學創作二等獎。畢業後他到了江西省教育廳工作,在《江西教育》雜誌社做編輯記者,因為他是負責教育理論和管理理論類的采編工作,對管理理論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便開始了管理理論的研究。

1989年,吳光琛與大學同學嚴凌君,初生牛犢不怕虎,試圖創造一種新的管理理論。當時兩人合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做《優勢導向——和中國小校長談學校管理藝術》,刊登在1989年第三期《江西教育》雜誌上,第一次提出了“優勢導向”這個新的管理理念。當時的國家教委,也就是現在的教育部,當年就將這篇文章評為全國優秀教育論文一等獎,且名列一等獎的第一名。這次得獎給了他們很大的鼓勵。然後他們應當時的廣西教育出版社的約請,就琢磨寫了一本《優勢導向——一門新的學校管理藝術》的書。但因種種原因,此書未能問世。

1998年,吳光琛來到了廣東順德,來到順德後他並沒有放棄繼續研究該理論,而是將該理論放到企業管理的實踐中去檢驗,吳光琛覺得,這個理論如能運用到企業管理上將是非常有意義的。那時候的他在報社做編輯記者,所以有一個很好的很方便的一個平台接觸到很多企業。“我一天到晚跟企業老闆在一起,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在管理中的甜酸苦辣我都清清楚楚。可以這么說,這本書裡面集中了我們順德很多老闆的智慧在裡邊。他們成功的經驗,失敗的經驗都融入到了我的這本書中。”吳光琛透露。

吳光琛是一個有心人,是一個善於總結的人,更是一個能夠長期堅持潛心做研究學問的人。“作家和文學愛好者的區別在於,文學愛好者寫了100篇文章,而作家寫了101篇。”吳光琛認為,一個人做一件事情最可貴的是堅持。在報社,他曾經開過一個叫“光琛診所”的企業管理專欄,一開就是四五年,每周一期,寫了200多篇企業診斷的文章,受到企業界的好評。為此專門出版了《黑洞--74種中國企業病的診斷與防治》、《中國企業黑洞--62箇中國企業現實問題的診斷與透視》兩本著作。後來,他又開設了一個經濟隨筆專欄“商務茶座”,一開又是三四年,寫了近200篇經濟隨筆。

優勢管理和企業管理理論三部曲

《優勢型經理人》並不是吳光琛關於管理理論的終結,他透露,這本書只是其管理理論“三部曲”的一步。《優勢型經理人》也不是其“優勢導向管理法”的終篇,也是該管理法的“三部曲”之一。

吳光琛透露,他的管理理論“三部曲”還有“多元利潤模式”和“101度管理理論”。2003年,吳光琛就針對企業運營過程中的單一利潤模式問題,又提出了“多元利潤模式”這一新的企業運營模式。他認為,我們的企業現在所採用的基本上是一種單一的利潤模式,即通過產品的市場差價來賺取唯一的利潤,企業許多的資源被浪費了。這種利潤模式,使企業的競爭陷入了一個惡性的循環中,直接導致了市場價格的競爭,你賣100元,我賣95元,無休止地拼價格,使誰也不好過。吳光琛認為,企業要走出這種惡性的競爭,就應該打破單一利潤的模式,建立一種全新的多元利潤模式,把企業引向服務和價值的競爭。2010年,吳光琛又提出了他的一個新的理論,即101度理論。他認為,企業管理創新也罷,企業技術創新也罷,以至於做人也是如此,關鍵的問題是一個度的把握。

而關於“優勢導向管理法”,作為創始人,吳光琛希望更多人來研究這一理論,他渴望“優勢導向管理”能成為一種管理流派,一種管理哲學。接下來,吳光琛還將出版《優勢導向管理法》、《優勢社區》兩部著作,目前《優勢導向管理法》將要完工,將很快出版。吳光琛說,這是他的優勢導向管理三部曲:《優勢型經理人》、《優勢導向管理法》、《優勢社區》。(原載《中國商界・家電》記者:吳日輝)

參政議政

吳光琛還積極參與到順德經濟與社會的建設活動中,為順德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建言獻策。從2000年以來,他先後為順德政府發展經濟提出了許多頗具價值的建議和策略。如《構建全新的人才服務體系,促進順德經濟和社會的新發展》、《有效發揮“南方智谷”和“產業新城”在順德產業轉型中的作用》、《順德城市經濟發展戰略》、《充分發揮行業商會在順德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依託資本市場,提升順德經濟發展新優勢》、《發展循環經濟,有效緩解順德資源緊缺問題》、《機械裝備業作為順德戰略產業發展的思考》、《構建順德軟性競爭力的思考與建議》、《順德家具業變革與發展的思考與建議》、《順德經濟發展需要關注高層次人才》、《構建全新的人才服務體系,促進順德經濟和社會的新發展》、《有效發揮“南方智谷”和“產業新城”在順德產業轉型中的作用》等十餘份建議報告,每一份都受到了順德政府的肯定與採納,並評為當年的優秀建議獎。對於推動順德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贏得了順德政府和順德人們的好評,他本人也被順德人尊稱為“吳老師”。(劉發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