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對

君臣對,成剛小說《再扶漢室》續集《最大帝》重要段落,是天武帝劉儀對趙王劉道子妥協救下了長史徐盤,在朝廷上和徐盤進行的一番對話,稱之為“君臣對”。

介紹

君臣對,是小說《最大帝》中重要闡述作者成剛觀點的段落,是天武帝劉儀和趙國長史徐盤的一番對話。

君臣對背景:是天武帝劉儀得到趙國長史徐盤的一篇《易藩策》,覺得很好,正準備召見徐盤,卻傳來徐盤被趙王劉道子扣押的訊息,天武帝劉儀向趙王要求釋放徐盤,但是趙王劉道子卻故意不同意,趙王劉道子的如意算盤是打算用長史徐盤在天武帝劉儀心中的地位換取趙國最重要的城市——邯鄲。天武帝劉儀求賢若渴,居然就答應了趙王的無理要求,換回了徐盤。就在徐盤來到天武帝朝廷的時候,君臣兩個人在朝堂上進行了一番對話,各自表明自己的觀點,這就是“君臣對”。

君臣對具體內容、範圍

徐盤先是說明自己的價值不值得天武皇帝用一座城市而且是重要的邯鄲來交換自己,而天武帝劉儀卻說徐盤是“千里之駿”,邯鄲不過僅僅是“百里之邑”,這個交換的決定是完全值得的。徐盤、天武兩個人不但對邯鄲進行了闡述,而且對於天武朝廷以後的布局進行了規劃。天武帝劉儀首先提出的“內復周禮,外征夷狄”就成為了天武帝劉儀以後的既定國策,就再也沒有更改過。

君臣對,在某些方面來說既是解決現實問題,又是解決根本問題的決策。這個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現實問題的解決,比如說趙王劉道子利用扣押長史徐盤來達到要挾天武帝的目的,趙王劉道子通過這個伎倆成功的要回了趙國的邯鄲,但是天武帝在“君臣對”中提出的“他日趙王北出,朕取邯鄲,不過循道耳。”這個戰略很快在小說“對弈山”段落當中就得到了驗證。天武帝、趙王同時出兵對弈山,防禦北皇太子慕容杲,而天武帝就留下了大將徐盤,奪取了邯鄲,迫使趙王接受“易藩策”,不但天武帝成功的收回了邯鄲,而且還成功的執行了“易藩策”。

所以這個“君臣對”其實對於小說《最大帝》的走向是起了提綱挈領的作用。以後雖然很多方面沒有說明是受了“君臣對”的影響,但是在方方面面上都有“君臣對”的影子。所以小說當中有一句相當於總結性的原文“頓開天武氣象也”。這句話就是對“君臣對”最好的評價。

相關人物

劉儀,字仲威,天武帝,就是“君臣對”當中的君;

徐盤,字希古,趙國長史,“易藩策”的提出者和執行者,就是“君臣對”當中的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