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談歷史

名家談歷史

《名家談歷史》是200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央國家機關團工委。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名家談歷史名家談歷史

《名家談歷史》系“中央國家機關青年系列知識名家講座叢書”之一,匯集了國內歷史學界一流的知名學者和專家在中央國家機關的演講文稿。內容涉及大部分的中國歷史進程,從多視角對中國歷史進行了富有啟發性的導讀式講解,可謂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本書絕大多數主講人都是學界相關領域的權威,具有深厚的學術造詣,所講內容高層建瓴,並且用平實的語言把看似高深複雜的知識和思想講解得透徹明晰。此書對於需要豐富歷史知識的廣大幹部、高校學生、相關領域的專家和其他歷史愛好者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目錄

第一講 遠古夏商西周史漫談

第二講 東周(春秋戰國)史漫談

第三講 秦漢史漫談

一、秦漢時期在中國歷史中的地位

二、秦漢歷史進程的基本脈絡

三、秦漢史的文化亮點

四、秦漢時期的社會生活和文化風貌

五、秦漢歷史的啟示

第四講 三國魏晉南北朝史漫談

一、觀察的視角和方法

二、政治衰敗與分裂

三、門閥政治與士族文化

四、集權官僚政治的維繫和進展

五、北方的民族衝突與政治復興

六、小結

第五講 隋唐五代史漫談

一、隋唐時代風貌

二、隋唐五代的歷代進程

三、隋唐一代的歷史地位

第六講 宋遼金夏史漫談

一、宋代的歷史地位

二、宋史的基本脈絡

三、宋代的傳統國策

第七講 元史漫談

一、大蒙古國階段

二、元朝百年統後

第八講 明史漫談

一、開篇語

二、明朝國家政權的運作

三、明朝中後期的經濟轉型

四、明朝的文化

第九講 清前中期史漫談(1644-1840年)

一、清開國史

二、清前中期史的梗概

三、學清前中期史應注意檢討的幾個重要問題

四、如何學歷史

第十講 晚清史漫談(1840-1912年)

一、從鴉片戰爭到清王朝的覆亡

二、中國早期現代的歷史進程

三、小結

第十一講 中華民國史漫談(1912-1949年)

一、國民歷史的分期

二、南京臨時政府的建立與孫中山讓位於袁世凱

三、孫中山與蔣介石

四、國民黨的失敗

第十二講 擺脫周期循環 建設先進文化

一、輝煌與黯淡交替的歷史

二、制度的奇蹟與怪圈

三、近代以來的啟示

後記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講 遠古夏商西周史漫談

李學勤,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兼任多所大學教授,“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長,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評議組組長。

第一個問題,中國歷史的史源。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文明有幾十個之多,在這些文明中,歷史久遠的就比較少了,有些文明不是獨立起源的,日本文明是在中國文明的影響下產生的,世界上有很多文明都是這樣產生的。西方文明來源主要是希臘羅馬文明,希臘羅馬文明是在近東的更古老的文明影響下產生的。在久遠的古代,能獨立起源的文明,在世界上就很少了。課本上說,世界上有四大古代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兩河流域的文明、古代印度河谷的文明和中國的文明。這四個古代文明都是有獨立起源的。在四個文明中,中國文明有它的特殊的地方,其他古代文明後來都斷絕了,今天的埃及不是古代的埃及,今天的伊拉克也不是兩河流域的文明,那個文明早就斷絕了。希臘羅馬文明出現中斷,如果不中斷,怎么會有文藝復興呢。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是從古至今綿延不絕的,雖然我們經過那么多的朝代,一直到今天,這是非常獨特的。中國有一個研究歷史的傳統,也是世界上突出的,從商朝就有了專職的史官,專門記錄歷史,中國的歷史書也是世界上最豐富、最長遠的,加上《清史稿》足二十五史,從司馬遷的《史記》一直到《明史》、《清史稿》,所以外國人說,中國是一個歷史的民族。研究歷史,僅僅靠古書是不夠的,還有一個學科,就是考占學。中國很早就有收集研究歷史文物的傳統,兩者配合起來,就能對歷史進行系統的研究。

中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什麼時候,這個問題還在不斷探索之中。因為人類文叫史以前,還有悠久的歷史,那么歷史比幾千年的文明史要長多了,最早可以追溯到200萬年甚至300萬年前,從古猿來說,還可以更早一點。直立人,上百萬年的歷史是可以肯定的。中國考占學與其他地方相比還是比較晚的,20世紀20年代才傳到中周,北京的周口店,那個地方的發現到現在不到100年,中國究竟有多少占遺存,今天還在繼續研究。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一定會超過100萬年。中國唱傳統戲,戲詞中有“自從盤古開天地、二皇五帝到如今”,這些都是傳統,也反映了人類歷史進程的一些事實,反映了人類逐漸進化的一個過程,不完全是神話。伏羲氏飼養動物,有巢氏住在樹上躲避動物的傷害,符合進化的原則。從文明開始,人類進人一個全新的時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