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節油節電工作的實施意見

(省商務廳、省旅遊局負責)(五)照明節電措施。 (省發展改革委、省經委負責)(二)加強重點用油用電單位管理。 (省經委、省發展改革委負責)(四)落實促進節油節電的價格政策。

吉政發[2008]34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為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簽本國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緩解能源供應緊張狀況,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節油節電工作的通知》(國發[2008]23 號,以下簡稱《通知》)精神,現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提高認識,高度重視節油節電工作
我省一次能源供給不足50%,嚴重製約我省經濟發展。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老工業基地振興,全省經濟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工業化不斷推進,居民消費結構逐步升級,城市化進程加快,能源需求進一步增加,能源供給制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問題將更加突出。解決能源問題必須堅持節約與開發並舉、節約優先的方針.做好節油節電工作,是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緩解能源供需緊張矛盾的重要措施,既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也是當前的一項緊迫任務。各地區、各部門和各單位要充分認識節油節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節油節電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緊密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和本單位的實際,分析現狀、查找問題,制定工作方案,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節約寶貴的能源資源,為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貢獻。
二、結合實際,抓好重點工作
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的關鍵,根據國家《通知》精神,按照省政府年初工作安排,圍繞節油節電工作,著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堅決遇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
嚴格執行新開工項目管理規定,強化用地審查、節能評估審查、環境影響評價,加強項目統計和信.息管理,將焦炭、電石、鐵合金等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項目由備案改為核准。依法對實施生產許可管理、生產過程中高耗能和易造成環境污染的產品,嚴格生產條件審查,對不符合條件的,不子發放生產許可證。
(二)最佳化產業結構.加快淘汰落後產能。
嚴格按照國家巨觀政策和我省的產業結構特點,繼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一方面,重點建設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能耗低、污染少的高新技術產業項目,積極推動服務業跨越發展,力爭服務業增長速度高於GDP增長速度。另一方面,加快既有企業技術改造和產品結構調整步伐,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實行淘汰落後產能工作進展情況定期報告和檢查制度.繼續貫徹落實限制類和淘汰類企業實施差別電價的政策.建立落後產能退出機制,積極開展小火電機組發電權交易。
(三)推進技術進步,加強重點工程建設和管理.節能方面,積極推進“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建設.主要建設通鋼集團燃氣一蒸汽(ccpp)聯合循環發電能量系統最佳化工程、亞泰水泥日產1萬噸新型乾法水泥熟料生產線餘熱余壓利用工程、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及電機系統節能工程等一批“十一五”節能示範項目;結合城市簽礎設施建設和棚戶區改造,加快實施遼源、松原、敦化等城市集中供熱改造;開展地源熱泵等建築節能工程;繼續實施綠色照明工程.通過以上工程實施,預計全年可形成節約196萬噸標準煤的能力。
減排方面,加快燃煤電廠和工業企業二氧化硫排放治理。對新(改、擴)建燃煤機組必須同步建設脫硫設施或採取其他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措施,確保已完成脫硫設施建設的燃煤機組,線上監測裝置與環保部門聯網;同時對列入減排計畫的現役燃煤機組必須按期完成脫硫設施建設並投入運行,主要是長春二熱、吉林熱電廠、蛟河熱電廠、渾江電廠等燃煤機組脫硫工程,全年共減排二氧化硫3 . 5萬噸。
抓緊實施列入《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中的工業污染源治理和城鎮污水處理工程,力爭2009年年底前全部項目竣工投入使用.推動其他減排項目建設進度,爭取早建設、早竣工、早投入使用以形成減排量。
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及運營管理。要制訂有效措施確保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確保線上監測裝置與環保部門實現聯網。要完善污水收費標準、加大收繳力度,年底前,污水處理費標準要達到0 . 80元/噸以上、收繳率要達到 65 %以上。
(四)抓好指標體系建設,提高節能減排管理水平。
為了實現對節能減排的科學化、系統化管理,在過去墓礎上,省直有關部門將著力完善節能減排指標體系建設,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儘快制訂有關具體政策措施並貫徹落實。
一是統計體系建設,要建立一套能真實反映我省能源實際消耗狀況的統計分析體系,制訂《吉林單位GDP能耗統計指標體系實施方案》和《吉林省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統計辦法》。二是標準體系建設,要逐步完善我省已出台並實施的《部分主要產品、設備能源消耗定額》等地方標準,抓緊研究制訂交通和建設領域節能減排的相關地方標準。三是監測體系建設,重點圍繞制訂我省《吉林省單位GDP能耗監測體系實施方案》和《吉林省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測辦法》,加快國控和重點污染源線上監測裝置安裝及聯網,逐步建立健全全省的監測體系.四是政策體系建設.要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有效運用價格、收費、稅收、財政、金融等經濟槓桿,促進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要適時推進天然氣、水、熱力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方案,要按照補償治理成本的原則提高排污收費標準,要落實相關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五是考核體系建設,要結合國家出台的考核辦法,制訂我省的具體辦法,把節能減排工作目標完成情況,納入各市(州)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和年度考核體系。
三、明確任務,制定可行的工作措施
當前要突出重點,抓住汽車、鍋爐、電機系統、空調、照明等套用面廣、潛力大、見效快的關鍵設備和產品,採取綜合配套措施,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做好節油節電工作。
(一)汽車節油措施。
1 .要嚴格執行車輛淘汰制度。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淘汰老舊汽車。長春市老舊公交客車報廢期要在額定標準簽礎上提前 2 一 3 年.加快高油耗客、貨車退出道路營運市場進度,力爭到2013年年底前實現全部營運車輛達到國家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指JT711—2008、JT719—2008標準)。(省商務廳、省公安廳、省建設廳、省交通廳負責)
2 .鼓勵使用低油耗節能環保型汽車和清潔能源汽車。落實國家乘用車消費稅稅收政策,節能環保型汽車和清潔能源汽車列入政府採購清單,新購公務車應優先購買節能環保型汽車和清潔能源汽車。(省國悅局、省地悅局、各級機關事務管理部門負責)
3 .完善汽車燃油經濟性標準.適時提高並嚴格執行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貫徹執行營運客、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建立並實施強制性汽車燃料消耗量申報、公告、標識制度。汽車生產商和進口商要按照統一的檢測方法.測定並申報汽車燃料消耗量,新生產和進口汽車銷售時必須在顯著位置貼上燃料消耗量標識。有關部門要定期公告汽車燃料消耗量指標.(省質監局、吉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
4 .加強運輸節能管理.最佳化道路運輸組織管理,提高運輸集約化水平,加強車輛用油定額考核。對客車實載率低於 70 % 的線路,不投放新的運力。抓緊研究完善掛車牌照管理、交通規費徵收和保險制度,鼓勵發展甩掛運輸.積極推廣使用公路自動收費系統(ETC)。(省交通廳、省公安廳負責)
5 .大力發展公共運輸.加快建設快速公交和軌道交通,科學設定公交優先車道(路)和優先通行信號系統,加強公共運輸、區域內交通及對外交通的有效銜接,提高公共運輸運營效率。城市人民政府要加大對公共運輸的投入和補貼力度,降低公共運輸出行費用,吸引、鼓勵更多民眾選乘公共運輸工具出行。加強計程車調度,完善預約制度,降低空載率.(省建設廳、省公安廳負責)
(二)鍋爐(窯爐)節油措施。
所有火電廠(包括新建電廠)燃煤鍋爐都要採用等離子無油、小油槍等微油點火技術和低負荷穩燃技術,降低油耗.繼續把關停燃油機組作為關停小火電的重點,減少燃油發電。在電網調度中,燃油機組不得作為墓礎負荷機組,只能作為系統備用調峰負荷機組.工業窯爐要逐步停用燃料油,以潔淨煤、天然氣、煤制氣等替代燃料油,大力採用窯爐保溫、富氧燃燒、餘熱回收等新技術、新工藝,降低燃油消耗。中央預算內投資和中央財政資金要加大對節約和替代石油項目的支持力度。(東北電監局吉林電監辦、省發展改革委、省經委、各電力公司負責)
(三)電機系統節電措施。
1 .加決淘汰低效電機及拖動設備。制訂低效落後電機及拖動設備淘汰目錄和淘汰計畫,研究出台激勵政策,加快淘汰進度。(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2 .推廣高效節能電機及相關設備。企業購置使用高效節能中小型三相異步電動機、高壓電動機、交直流永磁電動機、通風機、水泵、空氣壓縮機等產品,符合《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其投資額按稅法規定享受抵免所得稅優惠。對實施電機系統節能改造的項目,依據有關規定按取得的節能量子以獎勵。(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省發展改革委、省經委負責)
3 .加強電機系統節電管理.制定高效節能電機產品標準,加決完善電機及拖動設備強制性能效標準和運行標準.加快建立電機檢測機構,把能效指標作為電機及相關設備出廠檢測的重要內容.推廣電機系統變頻調速、軟啟動裝置、無功補償裝置、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等先進技術和設備。合理匹配電機系統,消除“大馬拉小車”現象。(省質監局負責)
(四)空調節電措施。
1 .加決推廣高效節能空調。嚴格執行國家強制性空調能效標準,對達不到標準的禁止生產和銷售。嚴格實施空調能效標識制度,擴大實施能效標識的空調產品範圍。實行鼓勵消費者購買高效節能空調的財銳政策.提高高效節能空調的市場份額。鼓勵發展非電空調。(省質監局、省商務廳負責)
2 .強化空調運行管理.嚴格執行公共建築空調溫度控制標準。新建公共建築使用中央空調系統的,應對空調系統進行最佳化設計,空調系統建成後應進行能效測評。建立空調系統運行管理制度,最佳化空調運行模式.(省建設廳負責)
3 .加強現有空調系統的改造和維護。積極採用變頻、變風量、流量可調系統、太陽能採暖製冷、地源熱泵、餘熱源熱泵、高效冷卻塔和高效換熱器等節能新技術、新設備,提高空調運行效率.鼓勵並扶持專業節能服務機構採用契約能源管理方式,對中央空調系統實施節能改造。加強對中央空調系統的維護保養,每年夏季或冬季空調使用前,應按規定及時進行淆洗和維護。(省商務廳、省旅遊局負責)
(五)照明節電措施。
1 .加決淘汰低效照明產品。制定實施淘汰低效照明產品、推廣高效照明產品計畫。2008年年底前,大中城市行政機關全部淘汰低效照明產品;2009年年底前,大中城市道路照明、公共場所全部淘汰低效照明產品.加大利用財政補貼推廣高效照明產品的力度,2008年要推廣高效照明產品200萬支以上。(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2 .減少城市照明用電.科學制定城市照明規劃,合理劃分城市照明等級,確保以道路照明為主的功能照明,嚴格控制裝飾性景觀照明.功能照明建設項目要嚴格按照照明設計標準及照明能耗密度標準進行設計和建設。(省建設廳負責)
3 .加強照明節電管理。最佳化照明系統運行,改進電路布設和控制方式.白天儘可能採用自然光照明,公共區域照明逐步安裝自動控制開關.(省建設廳負責)
(六)辦公節電措施。
1 .擴大辦公產品能效標識和節能認證實施範圍。2008年年底前將計算機顯示器、複印機等辦公產品納入能效標識實施範圍,2009年年底前將計算機、印表機等產品納入能效標識實施範圍,引導用戶購買節能型產品。(省質監局負責)
2 .強化辦公節電管理。各級行政機關要制訂節約用電制度和節電改造計畫,明確節能監督員,監督節電制度和改造計畫的落實。辦公用電設備要設定成節能模式,長時間不使用的要及時關閉,減少待機能耗。(各級機關事務管理部門負責)
四、強化管理、切實抓好節能減排工作
(一)強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和《吉林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管理辦法》的要求,將節能評估審查作為項目審批、核准或開工建設的前置條件,未通過節能評估審查的,一律不得審批、核准或開工建設。(省發展改革委、省經委負責)
(二)加強重點用油用電單位管理。
要加強年耗油1000噸以上、年用電500萬千瓦時以上重點用油用電單位的管理。重點用油用電單位必須按要求配備相應的計量測試裝置,監控用能情況,嚴格能源計量數據管理。組織開展對主要耗油耗電設備和工藝系統的檢測,2009年年底前要完成所有重點用電單位電平衡測試,並實施用電實時線上監測,對高耗能單位要及時採取改進措施.石油、發電企業和輸配企業要努力降低石油、電力自用率,減少石油、電力損耗。(各級政府、省質監局負責)
(三)加強電力雷求側管理。
切實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企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用電,停止不符合產業政策、違規建設和淘汰類企業的用電.各地區和電網企業要制定實施科學合理的電力錯峰、避峰和有序用電方案。用電企業要合理安排生產工藝、生產班次和設備檢修,具備條件的要採用蓄冷、蓄熱方式.積極參與用電尖峰時段避峰。加強無功管理,變壓器總容量在100千伏安以上的高電壓等級用電企業的功率因數要達到0.95以上,其他用電企業的功率因數要達到0.9以上.鼓勵利用余壓餘熱發電。電力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區,要嚴格按照以煤以水定電、以電定用、有序用電、節約用電的原則,制定與發電出力相匹配的用電調控指標。(省經委、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四)落實促進節油節電的價格政策。
對電解鋁、鐵合金、鋼鐵、電石、燒鹼、水泥、黃磷、鋅冶煉等高耗能行業產格執行差別電價政策,堅決取消地方自行出台的高耗能企業電價優患政策。地方政府可在國家規定的墓礎上,按照規定程式擴大差別電價實施範圍,提高實施標準.進一步完善峰谷電價,合理調整峰谷價差、時段和實施範圍,有條件的地方可實施尖峰電價。研究對居民用電實行階梯式電價。積極穩妥推進石油價格改革.(省發展改革委、省經委負責)
(五)加快節油節電科技創新和成果推廣。
在國家各類科技專項計畫中,把節油節電重大技術研發作為重.點,大力開發節約和替代石油技術以及高效節電技術。加強節油節電技術的引進和消化吸收。積極支持科研單位和企業開展節油節電技術套用研究.開發共性和關鍵技術,促進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套用。(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委負責)
(六)強化監督管理。
各級政府要加強節油節電管理,組織開展對國家明令淘汰的高耗油高耗電產品、空調溫度設定、城市景觀照明等專項檢查,依法查處各種浪費行為,加大能效標識市場監督執法力度,打擊虛假標識,規範標識行為.要加大對終端用能節能產品的質量監管力度,定期開展檢查,對產品能效不達標的企業要依法處罰,對能效嚴重超標產品要責令企業收回。(省發展改革委、省經委、省質監局負責)
五、加強宣傳,努力營造節油節電良好氛圍
各級政府、省直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按照工作方案做好宣傳工作。繼續廣泛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大力推進家庭社區行動、青少年行動、企業行動、農村行動、學校行動、軍營行動、政府機構行動、科技行動、科普行動、媒體行動等專項行動.以節油節電為重點,積極倡導節約型的生產方式、消費模式和生活習慣,組織開展系列宣傳活動,力求範圍更廣、影響更大、效果更好,營造更加濃厚的節能減排社會氛圍。組織全國節能宣傳周、城市公共運輸周及無車日、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六 · 五”環境日等宣傳活動.普及節能知識,解讀節能政策,推介節能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宣傳節能先進典型.將節油節電知識納入學校教育和實踐培訓體系,在廣大企業開展節油節電合理化建議活動。組織開展節油節電進家庭、進社區活動,編印節油節電手冊、指南等,向公眾介紹、傳授節油節電的方法和竅門。制定政府機構節能減排公約。提高公眾的能源節約意識,在全社會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社會風尚。(省發展改革委、省經委、省廣電局、省水利廳、省建設廳、省農委、省教育廳、省總工會、團省委、省科技廳、省婦聯、吉林日報社等媒體負責)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四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