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大綱

司法考試大綱

第一章法的本體 第二章法的運行 第三章法的演進

內容簡介

司法考試大綱
這本《2012年國家司法考試大綱》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務部制定,根據法學理論的更新及現行法律法規的變化,對相關考核知識點範圍及部分法律法規進行了適當增刪,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考查內容在各試卷的分布進行了調整,並在《考試說明》中做了具體表述。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第一章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論
第二章 依法治國
第三章 執法為民
第四章 公平正義
第五章 服務大局
第六章 黨的領導

法理學

第一章 法的本體
第二章 法的運行
第三章 法的演進
第四章 法與社會

法制史

第一章 中國法制史
第二章 外國法制史

憲法

第一章 憲法基本理論
第二章 國家的基本制度(上)
第三章 國家的基本制度(下)
第四章 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第五章 國家機構
第六章 憲法的實施及其保障
附錄:法律法規目錄

經濟法

第一章 競爭法
第二章 消費者法
第三章 銀行業法
第四章 財稅法
第五章 勞動法
第六章 土地法和房地產法
第七章 環境保護法
附錄:法律法規目錄

國際法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國際法的主體與國際法律責任
第三章 國際法上的空間劃分
第四章 國際法上的個人
第五章 外交關係法與領事關係法
第六章 條約法
第七章 國際爭端的和平解決
第八章 戰爭與武裝衝突法
附錄:法律法規目錄

國際私法

第一章 國際私法概述
第二章 國際私法的主體
第三章 法律衝突、衝突規範和準據法
第四章 適用衝突規範的制度

國際經濟法

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刑法
刑事訴訟法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民法
商法
刑事訴訟法與仲裁制度

基本信息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 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務部
包 裝:平裝
開 本:16

目錄

2010年國家司法考試考試說明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法理學
第一章 法的本體
第二章 法的運行
第三章 法的演進
第四章 法與社會
法制史
第一章 中國法制史
第二章 外國法制史
憲法
第一章 憲法基本理論
第二章 國家的基本制度(上)
第三章 國家的基本制度(下)
第四章 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第五章 國家機構
第六章 憲法的實施及其保障
附錄:法律法規目錄
經濟法
第一章 競爭法
第二章 消費者法
第三章 銀行業法
第四章 證券法
第五章 財稅法
第六章 勞動法
第七章 土地法和房地產法
第八章 環境保護法
附錄:法律法規目錄
國際法
國際私法
國際經濟法
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刑法
刑事訴訟法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民法
商法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制度

介紹

根據國家法治建設要求和司法機關及法律服務部門用人實際,依據《國家司法考試實施辦法(試行)
國家司法考試大綱
》和2010年國家司法考試工作方案,法務部組織有關專家對《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大綱》進行了適度調整。根據第八次國家司法考試實踐,2010年考試大綱更加貼近法律實務,科學考察法律專業知識和實務能力;更加注重綜合素質要求,重點考察思想政治素質、法律職業道德。根據知識更新和國家立法情況,對考核知識點範圍及相應法律法規進行適當增刪。
本大綱包括以下三部分:一、2010年國家司法考試考試說明;二、各科目考試範圍及複習掌握的提示和要求;三、各科目涉及到的應參考的主要法律法規目錄。

2010年最新解讀

2010年司法考試大綱解讀正文:

問:2010年司法考試大綱和輔導用書已經由法務部授權法律出版社出版,考生更關心的是,這些新變化對複習備考有哪些影響?比如第一個變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部分全新修訂”,就比較難把握,能否給我們作一個預測性的分析?
答:好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作為司法考試的重要內容,在2007、2008年連續兩年在試卷四以論述題的大題形式出現,地位非常重要。2009年,大綱將該部分內容單列一編後,當年的考試除保留20分的論述題大題外,還在第一卷新增加了5道單項選擇題進行考察。
2009年考試結束後就有考生問我:2010年是不是還繼續考單選題啊?會不會出現復選題?我的回答是:無論是單選題還是復選題,只能說明“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部分”的重要性、可考性在加大,這是國家法治建設的要求,也是司法考試選拔合格法律專業人才的要求。
透視2010年大綱、輔導用書,我們可以看到,雖然該部分沒有大的考點增刪變化,但內容卻根據中央政法委員會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讀本》進行了細化完善,如:將“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的統一”按照《讀本》規範表述為“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會效果的統一”;在體例編排上,將2009年大綱第一章第一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特徵”與第三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屬性”合併為一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徵和本質屬性”。
由於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部分在考試中非常重要,對這部分內容的複習,需要考生特別加強,從考試要求、考查形式、重要考點等方面進一步理解和領會,“以不變應萬變”,以紮實的知識基礎來有效應對該部分可能出現的各種題型。
網友:2010年的刑法怎么又改回來了啊?是不是出題人又變啦?對我們考試影響大不大啊?
答:你看書非常仔細, 2010年大綱及輔導用書刑法部分的作者是有了一些調整,新加入了陳澤憲周光權兩位教授,主要撰寫總則部分;原來撰寫總則部分的張明凱教授,現在主要撰寫分則部分。但是作者的變化並非意味著出題人的變化,這一點請考生一定要注意。從一定意義上講,研究作者的變化對考試的實際意義不大,考生只要緊跟大綱和輔導用書複習就一定錯不了。
另外,對於2009年讓考生困惑不已的“犯罪構成理論”,我想再強調一次:考生千萬不要鑽牛角尖,過多的研究這部分內容對考試完全沒有幫助,反而浪費時間,這一點在輔導用書中已經有明確的提示——輔導用書第二卷的刑法部分第三章第一節原文說明:“本書按照我國的犯罪構成四要件理論展開論述。考生需重點關注在理論和實務上都很重要的作為與不作為、因果關係、刑事責任能力刑事責任年齡、犯罪故意和過失、認識錯誤等與犯罪成立與否直接有關的主、客觀要素。”
在當今世界,有多種不同的犯罪構成理論,各種犯罪構成理論都有其獨特的合理性,也有其不足之處。但是從司法考試實際來說,實務性是其突出的特點,歷年司法考試試題也鮮少涉及犯罪構成理論的學說問題。希望考生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不要在此問題上大作文章或浪費寶貴的複習時間。

考試內容、科目與要求

根據《國家司法考試實施辦法》的規定,國家司法考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套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2012年國家司法考試科目包括: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法理學、法制史、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民事訴訟法、商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道德。
對上述內容與科目,應試人員應分別從了解、理解、熟悉等三個能力層次予以把握:
——了解,要求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容和相關法律知識、規定能夠準確再認、再現,即知道“是什麼”;
——理解,在了解基礎上,能夠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相關法律知識、原理及規定,並藉此解釋、論證觀點,分析現象,辨明正誤,即明白“為什麼”;
——熟悉,要求能夠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指導下,靈活運用相關法律原理、觀點和方法,依據相關法律規定,綜合分析、解決理論和實際問題,對社會法律現象和實務作出正確判斷和評價,即清楚“怎么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