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號

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感溫型品種,對日照長度不敏感。早季播種至採收50天,採收至結束30天,晚季播種至採收48天,採收至結束27天。植株矮生直立,地上莖圓形,細長而中空,質脆易折,淺綠色,株高40-50厘米,分枝多。葉為三生複葉,心臟形,葉長25-35毫米。總狀花序,花柄比葉柄短,花白色,開花順序自下而上。莢果(嫩莢)圓棍形,長度8-10厘米,直徑1厘米左右,商品率高,肉厚細嫩,纖維少,甜度較高,青脆,口感好,適宜冷凍加工出口。品質經福建省亞熱帶植物生理生化重點公共實驗室測定,每100克鮮樣含維生素C17.8毫克,蛋白質含量1.19%,纖維素含量1.9%,脂肪含量0.13%。種子乳白色,圓長,百粒重30克。經龍海市植保站田間調查該品種較感葉枯型病和鏽病。

產量表現

經龍海、同安、浦城、長泰、漳浦、仙遊等縣(市)多年多點試驗,平均單產840公斤/畝。

栽培要點

1、適時播種。閩南地區春播宜在1-2月份,最遲不超過3月15日,秋播9-10月份,畝播種量2.5-3.0公斤,畦帶溝90-100厘米,採用雙行直播,行株距30×20-25厘米,每穴2-3粒種子。2、加強田間肥水管理。施肥上宜採取“攻前、補尾”的施肥原則,為提高產量和品質,可在開花結莢期適量追肥,噴施硼和鉬肥。水管上宜採取“花前土壤保持乾乾濕濕,結莢期土壤保持濕潤”的原則。3、注意防治病蟲害。四季豆病蟲害較多,尤其秋季四季豆處於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下,受危害更為嚴重。在防治上應勤檢查,發現病蟲危害,宜選用低毒低農殘的農藥及時防治。同時,在採收前10-15天停止使用農藥,確保農藥殘留量低於低農殘標準要求。4、適時採收。採收的成熟度要根據市場的要求確定,一般速凍廠加工收購的要求直徑不超過0.8厘米,市場鮮銷可留至1厘米。

種植區域

台灣2號屬矮生四季豆品種,產量較高,莢果商品性好,品質優,適合冷凍加工出口,較感葉枯病和鏽病。適宜在全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經審核,該品種符合福建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認定規定,通過認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