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鳳梨酥

台灣鳳梨酥

台灣鳳梨酥,色澤金黃,美味誘人,是寶島的風味名吃。

菜品特色

台灣鳳梨酥台灣鳳梨酥

鳳梨酥是台灣的著名小吃,外皮酥鬆化口,內餡甜而不膩,此種“中西結合”的鳳梨酥,連西方人也讚賞有加,故逐漸成為島外觀光客最喜歡的台灣手禮之一。 鳳梨酥和鳳凰酥內餡的口味有些區別,鳳梨酥是甜餡,而鳳凰酥是鹹甜口味的,其中在鳳梨冬瓜餡的基礎上加些鹹蛋黃,口味更佳。正宗的鳳梨酥皮薄餡大,外皮酥鬆化口,鳳梨內餡甜而不膩,其中為了口感需要,通常會添加冬瓜,成品非常好吃。

做法

食材

主料:低筋粉(240g) 鳳梨餡(580g) 黃油(180g) 奶粉(80g )

配料:蛋黃2個 蛋清1個 糖粉(40g)鹽(1g)

製作步驟

1·提前做好的鳳梨餡,今天用的量總共做了30個

2·黃油室溫軟化後切小丁,加入糖粉

3·攪拌器低速攪拌,黃油打發至羽毛狀時

4·每次加入1個蛋黃或者蛋清,攪拌至蛋液完全吸收後繼續加下一個

5·至雞蛋全部打入,再攪打一會兒,以充分打發

6·黃油成功打發後,篩入低粉

7·從下往上翻拌,切拌至沒有乾粉即可,不要過度攪拌,也不要畫圈攪拌。

8·把鳳梨餡分成19克重的劑子,麵皮也分成19克的劑子。具體大小可以根據自己模具大小調整

9麵皮按成片,包住餡,方法和包月餅的方法一樣,慢慢的推著包嚴實,放入餅乾模中,輕輕的放入鋪了油紙的烤盤中

10·心形的也是同樣的量,同樣的方法做好,擺放在鋪了油紙的烤盤中。

11·烤箱140度預熱5分鐘,烤15分鐘

方形的模具比心形和梅花的這兩種模具要好用一些。如果用其它模具請按自己模具的量調整。麵皮和餡料的比例1:1,包起來比較容易,如果增加餡的量,包起來有難度。不過這個比例包好後皮已經很薄了。

營養價值

有個笑話這樣說明了鳳梨酥的由來,朱古力跟鳳梨打架誰輸誰贏,答案是朱古力,因為朱古力棒,鳳梨輸,所以又叫做"鳳梨酥".當然 這只是博君一笑的笑話。 一般聽到的說法是相傳在三國時代(西元220-280年),即劉備以喜餅迎娶孫權之妹,而訂婚禮餅中便有以鳳梨入餡製成的大餅.台灣婚禮習俗中,訂婚禮餅共六種口味代表六禮,其中一種鳳梨台語發音又稱"旺來",象徵子孫旺旺來的意思,而鳳梨亦是台灣人拜拜常用的貢品,取其"旺旺""旺來"之意,深受民眾喜愛 早期的鳳梨禮餅因太大塊,一般人消費不起,近百年前,台中縣一位糕餅師傅顏瓶,經常挑著擔子、帶著自己做的“龍鳳餅”到台中販售。最初的“龍餅”是包了肉餡的大圓餅,同樣大小的“鳳餅”,則以鳳梨為內餡。“龍鳳餅”因為吉祥的寓意,被認為是訂婚、結婚不能或缺的喜餅。後來經過顏瓶改良,鳳餅縮小成每個大約二十五至一百公克的精巧小餅,鳳梨酥從此誕生。

台灣不但盛產鳳梨,在民間習慣,鳳梨又代表“旺來”(閩南語鳳梨的發言)的吉利意義,因此這款小點心,竟在台灣走紅超過一甲子。

鳳梨酥內餡,並不是單純的鳳梨。為了口感需要,通常會添加冬瓜,這樣的口味已經是大多數人的習慣。近年流行養生,台北市面上可以買到加了五穀雜糧、松子、蛋黃、栗子等不同口味的鳳梨酥;餅皮也加入燕麥等食材,口感更為多元。也有業者改用其它水果做餡料,發明了例如香瓜酥、蜜李酥、酸梅酥等。

後來更演變為結合西式派皮與中式鳳梨餡料所製成的現代"鳳梨酥",由於外皮酥鬆化口,鳳梨內餡甜而不膩,此種"中西結合"的鳳梨酥,連西方人也讚賞有加,故逐漸成為外國觀光客最喜歡的台灣手禮之一。 鳳梨酥和鳳凰酥內餡的口味有些區別,鳳梨酥是甜餡,而鳳凰酥是鹹甜口味的,其中在鳳梨冬瓜餡的基礎上加些鹹蛋黃,口味更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