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山大學

台灣中山大學

台灣中山大學,前身為1924年改組的廣東大學。1949年國民黨當局遷至台灣後,應社會對高等教育之需求,於1980年7月核定設定中山大學籌備處於高雄市的著名觀光景點 西子灣, 李煥為首任校長。以孫中山先生的誕辰11月12日作為校慶。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台灣中山大學校門台灣中山大學校門
台灣中山大學創建於1980年,以孫中山先生的誕辰11月12日作為校慶日。學校位於中國台灣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校園面積70.29公頃,截至2009年3月,學校共有學生10,315人,其中大學部6,199人,研究所4,116人。中山大學下設6個學院、18個學系、35個研究所、17個研究中心。

台灣中山大學是台灣地區一所前身由孫中山創立的國立大學,也是台灣教育部門“邁向頂尖大學計畫”5年500億補助的研究型大學。1924年在廣州與黃埔軍校一同創校。因兩岸分治,1980年“在台復校”。現為EUTW七校之一、台灣綜合大學系統成員。轄有6個學院,並駐有多國半官方機構。全體學生的9%為外國人。

歷史沿革

1925年孫中山不幸病逝。為感懷其一生對國家之奉獻及永久紀念中山先生之豐功偉績,特於1926年將國立廣東大學正式改名為“國立”中山大學,並在廣州石牌建立新校址(現廣東中山大學)。國民黨當局遷至台灣後,應社會對高等教育之需求,於1979年國立中山大學籌備處設定於高雄市的著名觀光景點西子灣,1980年7月正式建校成立,並以孫中山的誕辰十一月十二日為校慶日。

校區

西子灣校區

西子灣西子灣
西子灣名列台灣八景,曾有傳媒譽為“台灣第一觀光學府”。高雄捷運西子灣站最短步行距離10分鐘。
1979年,台灣決定於高雄市西子灣地區設校後,校方與高雄市政府洽妥,將柴山軍事基地開放土地並同台“國防部”預定開放之山坡地,變更為學校用地。首任校長李煥聘請16位有學校設計經驗的建築師,分別設計藍圖,再成立選拔委員會,另請5位國際知名的建築師提供意見。設計圖在國立國父紀念館陳列三天后,由蔣經國親閱決定“最理想的一幅設計圖”。

開發中的校區

仁武校區
1.2007年2月1日,高雄縣政府無償劃出仁武鄉24公頃土地,替換1969年計畫的36.63公頃鳥松鄉縣有地。
2.2011年,“國立”中山大學、台“國防部”、台“教育部”三方達成協定,土地於2011年年底完成點交。
3.2012年10月19日,台“教育部”通過“第二校區案”,預定於2016年完成前置開始動工,2020年前完成相關軟硬體設備開始招生。
台南校區台灣中山大學台南校區,規劃為60公頃。可能的位置在於台南市關廟區或山區。

校園環境與景觀

天然要塞

西子灣校區正門車道傍珊瑚礁岩,東依壽山,西臨台灣海峽,南通高雄港,北靠柴山,市區近在咫尺但遠離塵囂。校內人類與野生動物朝夕相處,台灣獼猴、鳳頭鸚鵡、赤腹松鼠與山羌尤多,自然生態冠絕全台。西子灣是全台唯一擁有海水浴場、填海造陸體育場的大學校園。全校被山海環繞,地形封閉,包括西子灣隧道在內僅4條路可供進出。其餘車道皆依山傍海或地形險要,分別為:蓮海路(正門車道),翠嶺道(柴山車道),柴山大路(文學院、海科院幹道)。

文化景點

1.大學正門與雄鎮北門、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等古蹟為鄰,遊客眾多、川流不息。
2.曾馳名台灣社會的“抗癌小詩人”周大觀生前喜游西子灣且崇敬孫中山,立志考上中山大學。因此2001年校方與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在校園內設立“周大觀雕像”以彰顯其熱愛生命的精神。

校園文化

《中山校歌》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吾校矗立蔚為國光
國父手創遺澤余芳
三民主義儀行四方
民國基礎大同梯航
莘莘學子濟濟一堂
學以致用不息自強
發揚光大貫徹主張
懿歟勉旃勿墮勿

學校領導

歷任校長

籌備處主任:李煥,1979年6月-1980年7月(《總統令》任命)
第1任:李煥,1980年7月1日-1984年5月28日
第2任:趙金祁,1984年6月-1987年6月
第3任:林基源,1987年7月-1996年6月
第4任:劉維琪,1996年7月-2002年10月
第5任:張宗仁,2002年11月-2008年9月
第6任:楊弘敦,2008年10月至今。

學術單位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所
外國語文學系所
音樂學系所(碩士班)
劇場藝術學系
藝術管理研究所
哲學研究所
語言自學中心
清代學術研究中心
外國語文訓練中心
法語教學中心
華語教學中心

理學院

大一不分系
化學系所
物理學系所
生物科學系所
套用數學系所
生物醫學研究所

工學院

工學院大一不分系
電機工程學系所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所
資訊工程學系所
材料與光電工程學系暨材料科學研究所
光電工程研究所
環境工程研究所
通訊工程研究所
半導體科技研究發展中心
電信研究發展中心

管理學院

管院大一二不分流
企業管理學系所(含IMBA、EMBA、EMPP)
資訊管理學系所
財務管理學系所
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傳播管理研究所
醫務管理研究所
直銷學術研發中心
金融管理研究中心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南區研訓中心
都會發展與環境規劃研究中心
城鄉研究與地方發展研究中心

海洋科學院

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
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所(含產碩專班)
海洋生物研究所
海洋地質及化學研究所
海下科技暨套用海洋物理研究所
海洋事務研究所

社會科學院

政治經濟學系
中山學術研究所
大陸研究所
政治學研究所
經濟學研究所(碩士班)
教育學研究所(碩士班)
社會學研究所(籌備中)
師資培育中心
民意調查研究中心
國際非政府組織研究中心
高階公共政策碩士學程在職專班
台灣研究中心
東南亞研究中心
國際勞資政策研究中心

整合學程

海洋與海岸管理學程
碩士班財務工程學程
數理財務學程
生物技術學程
國際交換學程
台灣語言文學學程
碩士班創業管理學程
軟體工程學程
納米科技材料學程
積體電路設計第二專長學程
環境學程
國際管理學程
晶片系統(Soc)商管學程
平面顯示器學程
日文學程
法文學程
東亞研究學程(英語學程)
電力資訊技術學程(英語學程)
企業管理英語學程(英語學程)
生物多樣性學程
音樂治療學程
思想與中國學程

研究中心

管理學術研究中心
海洋科技研究中心
水資源研究中心
神經科學研究中心
永續思維與永續發展研究中心
生物科技中心
美國研究中心
決策科學研究中心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海洋政策研究中心
綠色環境研究中心
電腦網路危機處理中心
納米科技研發中心
光電卓越研究中心
光電聯合研發中心
創新育成中心
創意與創新研發中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