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趟民國

去趟民國

《去趟民國》是2012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劉仰東作品。書稿依據回憶錄、日記、書信等原始資料,通過大量個體實例和細節,講述了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故事,整體上反映出民國的生活狀況和社會風情。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去趟民國:1912-1949年間的私人生活

去趟民國 II去趟民國 II
本書以筆記體的方式,記述了民國時期形形色色的個人生活,包括衣食住行、交遊、愛好、性格、恩怨等諸多方面。

書稿依據回憶錄、日記、書信等原始資料,通過大量個體實例和細節,講述了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故事,整體上反映出民國的生活狀況和社會風情。

當中有大量出自名家的鮮為人知的奇聞逸事,也不乏對各類人物生活細節或生活習慣的細緻描寫以及他們對生活的真知灼見。

本書採用筆記體,為作者蒐集改寫的讀書筆記,分門別類一則則列為長編,涉及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婚姻戀愛,吃喝玩樂,交際舉止等。故可採用魯迅“花邊文學”之語,言之為花邊歷史,亦顯出其八卦性質。文字輕鬆幽默,頗為耐讀。

去趟民國II

馮玉祥本是文盲,後來能寫一筆不錯的字,能說簡單的英語,成了一個有文化的人。這自然是其刻苦努力的結果,據說他任河南督軍時,每日苦學兩小時,學習時門口掛一牌子,上書“馮玉祥死了”。
學者劉半農不僅吟詩作詞,且為攝影高手,1927年,他在《半農談影》一書中說:“所謂消遣,乃是吃飽了飯——或者說,吃不飽飯——尋些事做,把寶貴的光陰在不寶貴中消磨了。八年前,魯迅在紹興館抄寫六朝墓誌,我問他目的安在,他說:這等於吃鴉片而已。嗚呼,吾於攝影亦云然。”
藏書家周叔把書比作女人,他對另一位晚輩藏書家黃裳說:“刻板好,等於先天的身材好;如果印工好,就是說極清朗的初印本,那就是後天的發育好;再加上很好的裝修,像傅沅叔的那種灑金綢面、金鑲玉之類的裝訂,就好像是穿上了很好的衣服;經過名人收藏,鈐上朱紅的印記,就等於胭脂花粉;要是再有名人的題,那就更添上丰韻了。”"

作者介紹

劉仰東,祖籍遼寧,生於呼和浩特,在北京長大。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清史研究所,獲博士學位,現為人民政協報高級編輯。

作品目錄

1.男女
2.飲食
3.穿戴
4.居所
5.出行
6.家境
7.家事
8.癖好
9.做派
10.性格
11.起居
12.習慣
13.聚會
14.交遊
15.恩怨
16.年節
17.意趣
18.識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