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支那聯邦

印度支那聯邦

印度支那聯邦又稱之為法屬印度支那或法屬東洋,是法蘭西殖民地在東南亞的一部分,實行聯邦制,其組成包括今越南、寮國和高棉三國,兼領從滿清帝國手上獲得的廣州灣(今中國廣東省湛江市中心城區)租界,首府位於河內。

基本信息

解釋

法國印度支那越南高棉寮國實行殖民統治的機構。

背景

由來

在十九世紀西方殖·民主義國家搶占殖民地的浪潮中,亞洲是他們爭奪的地帶之一。法國殖民者在這浪潮一中不甘落後,派遣傳教士、探險隊、商人等充當急先鋒,到越南、高棉、寮國三國活動,並進而派兵侵占這些國家。卜一1858年,法國與西班牙海軍聯合進攻硯港。兩年後,法國殖民者攻占了交趾支那(越南南部)東部的嘉定、定祥、邊和永隆。此62年,越南阮朝嗣德皇帝與法國一簽訂丫西貢條約。根據條約,越南將西貢、邊和、嘉定、定祥、昆篇島割讓給法國,並賠償戰費二千萬法郎

1863年,法國殖民者侵占高棉,使高棉淪為法國的保護國。1867年,法國殖民者又占領了交趾支那東部的永隆、安江、河仙三省。到1868年,法國殖民者便攫取了整個越南南部。1872年,法國殖民者攻占越南河內。兩年後,即187凌年,越法簽署了《更訂西貢條約》,承認越南是法國的保護國,越南的外交大權由法國掌握。]_884年,法國殖民者取得了對整個越南的統治,越南變成了法國殖民地。當時法國殖民者把越南分為三個地區:北析,又稱東京;中析,又稱安南;南析,又稱交趾支那。

開始

1887年,法國殖民者將越南三部分越南分割為南圻(交趾支那)、中圻(安南)、北圻(東京)三個部分。並把南圻作為“直轄領地”,東京為“半保護地”,中圻為“保護地”。並將這三個地區與高棉一起組成所謂的法屬“印度支那聯邦”。法國總督為聯邦首腦,駐河內。1893年寮國也被併入聯邦為保護領。1899年法國強租中國廣州灣(今廣東湛江),亦由該邦管轄。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取代了法國在印度支那的統治地位。1945年日本投降後,剛打完二戰是法西斯擴張的受害者的法國又捲土重來,以圖重新對這一地區進行控制。共同的反殖民主義鬥爭的需要,把三國人民緊緊地團結在了一起。1939年,在越南共產黨的領導下,印支共產黨(包括越南共產黨以及在寮國、高棉設立的共產黨支部)中央六次會議上,提出了建立“印度支那民主共和國聯邦政府”的構想。當時建立“印支聯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三國聯合起來,團結一致,攜手把法國殖民統治者趕回老家去。1954年在中國的大力援助下,越南趕走了法國人,法屬印支聯邦瓦解。

20世紀60年代,美國為了稱霸全球的需要,取代法國,利用占領的南越作為基地,出兵侵略北越、高棉和寮國。經過艱苦的努力,越南、高棉和寮國人民終於在1975年先後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爭得和捍衛了國家的獨立和統一。在這以後,印支三國人民面臨著繼續肅清帝國主義勢力,恢復和發展經濟,建設祖國的光榮任務。

越南的野心

1975年抗美戰爭結束後,越南又舊事重提,拿建立“印度支那聯邦”說事,其真實目的是為了永久占領寮國與高棉,將其合併到越南的版圖中,實現其地區霸權的野心。1976年12月越共第四次代表大會的決定明確規定了對寮國和高棉兩國政策,這就是所謂“努力維護和發展越南人民和寮國及高棉人民之間的特殊關係”,越南當局在“特殊關係”的旗號下,對寮國、高棉肆無忌憚地推行控制、顛覆、侵略和吞併的政策。因此,理所當然地又一次遭到波爾布特柬共的拒絕。

於是從1977年起,越南當局在越柬邊境地區不斷進行軍事挑釁和入侵行動。1977年9月,越軍發動了第一次入侵攻勢,在有的地區深入柬領土達數十千米。1977年12月,發動了第二次攻勢,動用了14個師,入侵高棉東部和西南地區。但遭到高棉波爾布特軍隊的英勇抗擊,被迫撤回。1978年11月,越南同蘇聯簽訂了《友好合作條約》。越南得到蘇聯的支持後於1978年12月25日全面發動了侵略高棉戰爭,軍事占領了高棉全境,扶植了韓桑林偽政權。為長期吞併高棉,越南當局從國內抽調大批幹部和骨幹,協助柬偽政府建立各級偽政權和組建武裝力量。並加緊向柬移民,先後約有70萬越南人移入高棉定居。為使侵柬“合法化”,越南先後與柬偽政府簽訂了“友好條約”、“邊界協定”、“航空協定”等。

早在抗美救國戰爭期間,越南就以“援助”、“保衛”的名義,把大批軍隊開進寮國。抗美救國戰爭後,不但不撤兵,反而藉口“協助維持邊境安全”、“保衛寮國後方”,向寮國大量增兵,進行軍事控制。1977年,越南迫使寮國當局簽訂了所謂“友好合作條約”及邊界協定,不僅吞併了沿寮國邊界的大片寮國領土,並在政治上對寮國嚴格施加影響,以“援助”、“合作”為名,對寮國進行經濟掠奪。

越南統治者夢寐以求的“印度支那民主共和國聯邦”真的快要實現了。當時地廣人稀而又溫暖濕潤的高棉人口僅僅600萬,同樣地寮國人口更少才300萬,而當時的越南南北統一後已達6000萬,而京族占據90%,從越南一占領高棉就開始大規模向高棉移民可以合理得出結論:三十年後,在越南移民在柬老兩國已經占據優勢的情況下,柬老兩個小國必將被越南徹底消化吸收,一個幅員70萬平方公里(基本是富饒、溫潤、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質量極佳),人口接近一億的大國即將在中南半島崛起

中越戰爭原因

中越戰爭中越戰爭
越南之所以要主動發動對中國的戰爭,建立一個印度支那聯邦,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中南半島建立印度支那聯邦符合蘇聯戰爭的需要。蘇聯為越南提供軍事上的和物質上的支援,越南則以進攻中國作為遏制中國反對越南擴張的手段。1975年後在越南開始瘋狂排華,打壓華僑的正常生活,導致大量越南華僑返回中國。在中越邊境則挑起武裝衝突,派遣武裝人員越界進行侵擾,打傷邊民,推倒界碑,蠶食邊境,製造了浦念嶺、庭毫山等事件,中越兩國的關係則開始變得嚴峻了。

在容忍多年後1979年2月14日,在中越兩國延綿500公里的邊界線上,中國雲南、廣西邊防部隊萬炮齊發,發動了對越南軍隊的自衛還擊戰。我西線部隊於3月13日全部撤回中國境內,東線部隊於3月16日全部撤回中國境內,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告一段落。我軍的反擊戰嚴重打擊了越南稱霸東南亞的印度支那聯邦計畫。邊界衝突持續了整個八十年代,包括1984年老山戰役,兩山輪戰等。1991年蘇聯解體,越南失去蘇聯後台後,越南的印度支那民主共和國聯邦計畫基本破滅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