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氏肺孢菌性肺炎

卡氏肺孢菌性肺炎是由卡氏肺孢菌感染引起的間質性肺炎。本病的特徵性病變是肺泡腔內充滿大量泡沫狀、嗜酸性滲出物,後者由大量免疫球蛋白及菌體構成,肺泡間隔及肺泡腔內可見大量巨噬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部分區域可見肉芽腫性病變。

概述

卡氏肺孢菌性肺炎(pneumocystispneumonia)是由卡氏肺孢菌(pneumocystiscarinii)感染引起的間質性肺炎。
此病是愛滋病最常見的機會性感染,約占因機會性感染死亡者的一半。也見於營養不良的嬰幼兒或免疫功能抑制者。肺孢菌過去一直被認為是原蟲,稱為卡氏肺囊蟲,但事實上它是一種真菌。血清學檢測顯示幾乎每個人在出生後都受到肺孢菌的感染,只是呈隱性感染,不引起任何症狀。
本病的特徵性病變是肺泡腔內充滿大量泡沫狀、嗜酸性滲出物,後者由大量免疫球蛋白及菌體構成,肺泡間隔及肺泡腔內可見大量巨噬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部分區域可見肉芽腫性病變。銀染可顯示出泡沫樣滲出物或巨噬細胞漿中的肺孢菌的菌壁。約50%患者可以通過肺灌洗液的病原體檢查得到確診。臨床上患者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缺氧等症狀,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其病變可恢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