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優226

品種來源:博A×R226屬秈型弱感光三系雜交水稻組合。 1、培育壯秧:根據當地習慣與博Ⅱ優15同期播種,秧齡18~20天; 2、移植:插植規格5×6寸,每科2苗;

審定編號:瓊審稻2006005
品種名稱:博優226
選育單位: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博A×R226

特徵特性

屬秈型弱感光三系雜交水稻組合。全生育期107-125天,與博II優15(CK)相當,每畝有效穗數16.60萬,平均株高95.4cm,穗長21.1 cm,每穗總粒數120.9粒,結實率87.6%,千粒重23.3克。主要農藝性狀綜合表現為:植株較矮,株型緊湊,分櫱力中等,穗粒結構協調,群體整齊度好,後期熟色尚可,米質經檢測達國優三級。稻瘟病級4級,白葉枯9級。

產量表現

2004年晚造初試,平均畝產494.22公斤,比博II優15(CK2)增產2.8%,未達顯著水平;05年晚造續試,受“達維”颱風的影響,平均畝產307.44公斤,比博II優15(CK)減產8.50%,達極顯著水平,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42. 46公斤, 比博II優15(CK)減產10.95%;2005參加華南感光晚秈組試驗,平均畝產477.74公斤,比博優998(CK)增產達顯著水平。

栽培技術要點

1、培育壯秧:根據當地習慣與博Ⅱ優15同期播種,秧齡18~20天;
2、移植:插植規格5×6寸,每科2苗;
3、重底肥早追肥,一般畝施純氮10kg左右,N、P、K比例為1:0.5:0.5;
4、水漿管理:淺漿插秧,深水返青,薄水分櫱,夠苗曬田;
5、防治病蟲害:防治三化螟、稻薊馬等危害。

制種技術要點

1、用於制種不育系和恢復系必須是原種或原種一代,不能用多代繁殖的不育系制種;
2、在種子生產過程須按國家或省有關生產規程執行,嚴格去雜去劣;
3、在海南冬春制種,父母本葉齡差約5.5葉,其他栽培管理技術同一般雜交稻制種。

審定意見

經審核,該品種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豐產性尚可,中抗稻瘟病,感白葉枯病,米質優,達國優三級,適宜我省晚稻種植區域與博II優15(CK)相同的市縣種植,受颱風影響的沿海地區種植要特別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