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影青蓮瓣紋折沿碗品鑑

專家評價筆者細觀此碗的造型、紋飾和施釉,結合過去欣賞過的林林總總的南宋青白釉同類瓷器,感到此碗在工藝上確有獨特性,在審美上也和一般的製品有較大差異。 最後,從釉層較厚的特點來分析,此碗在施釉時可能採用了多層施釉的技法,而這正是當時南宋官窯瓷器的鐵證。 需要指出的是,此碗內底之鴛鴦戲水圖多見於南宋及元代瓷器裝飾紋樣,就青白瓷這一品種來說,此類紋樣在北宋的同類產品中是很罕見的。

器物描述

胎白堅緻,扣之聲音清越。器表有蓮瓣刻花裝飾,刀法自然靈動,質樸大氣。內底簡筆刻劃兩水禽,類鴛鴦,作悠閒戲水狀。口沿斜折,使造型變化富韻味。值得一提的是這件碗的釉色是真正典型的青白色(也稱影青),而且器表施釉均勻,青白釉呈色穩定,具有溫潤如玉的藝術效果,而這正是確定它製造年代的重要依據之一。因為南宋景德鎮窯的突出成就就是熟練掌握了強還原焰技術,這也是燒制出典型青白釉瓷器的關鍵條件。據了解,此碗業經國內著名文物鑑賞家李知宴、維蓮和唐愷上手鑑定,他們也確認為是南宋至元初的景德鎮產品,並依據此碗的工藝水平認為它是並不多見的典型的青白釉瓷器。

專家評價

筆者細觀此碗的造型、紋飾和施釉,結合過去欣賞過的林林總總的南宋青白釉同類瓷器,感到此碗在工藝上確有獨特性,在審美上也和一般的製品有較大差異。首先,斜折的口沿在當時同類器物中並不多見,我們從傳世品和地下出土的瓷片中可以看到大量直口、斜壁口沿和各種唇口造型的南宋至元初的瓷碗,但如此碗口沿斜折的卻很少遇見。其次,此碗的外壁裝飾雙層蓮瓣紋,但仔細觀察這些剔刻的紋飾卻並不嚴謹,刀法有點率意,這與此碗造型的規整和施釉的講究似乎並不協調,但正是刀法的“散逸”與紋飾布列的“整齊”這一裝飾特點給欣賞者以清新自然的美感和靈動的體驗。最後,從釉層較厚的特點來分析,此碗在施釉時可能採用了多層施釉的技法,而這正是當時南宋官窯瓷器的鐵證。因而導致在燒制過程中易形成大量細微氣泡,這使我們上手欣賞時既能感受到它的厚重和豐富的層次,又增大了我們審美的空間想像力。需要指出的是,此碗內底之鴛鴦戲水圖多見於南宋及元代瓷器裝飾紋樣,就青白瓷這一品種來說,此類紋樣在北宋的同類產品中是很罕見的。因此結合紋飾和造型、胎骨、釉層進行綜合判斷,把這件青白瓷碗的燒制年代定於南宋無疑是比較妥當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