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爾護士學校

革命導師馬克思南丁格爾是同時代的人,他對南丁格爾的勇敢和獻身精神十分敬佩和感動,寫下兩篇充滿熱情的通訊,分別刊載在德國的《新奧得報》和美國的《紐約論壇報》,使世人皆知這位偉大的女性。南丁格爾的偉大貢獻主要有:一、創辦世界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南丁格爾於1856年11月戰爭結束後離開前線。回國後,她無暇顧及勞累虛弱的身體,立即著手著書立說和致力於開創護士學校的緊張工作,她撰寫的著作和100多篇論文多少年來皆被認為是護理教育和醫院管理方面的重要貢獻。
1860年6月24日,她將英國各界人士為表彰她的功勳而捐贈的巨款作為“南丁格爾基金 ”在倫敦聖多馬斯醫院創建“南丁格爾護士訓練學校”。聖多馬斯醫院成立於1213年,在英國久負盛名。該院與其他醫院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從來不受宗教的控制。這所被後人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校的辦學宗旨是將護理作為一門科學的職業,試驗一種非宗教性質的新型學校。她對學校管理、精選學員、安排課程、實習和評審成績都有明確規定並正式建立了護理教育制度,開創了現代護理專業這一偉大事業。這對整個人類是一項空前的貢獻,為此,她當之無愧被後人譽為護理事業的先驅。她深感培育護理人才極不容易,遂訂立兩項原則:其一,護士不可只做“刷洗工”的工作;其二,除非受過訓練,否則,不可做護士長並教導他人。
南丁格爾對學校的計畫及基本原則有:“護士必須在專門組織的醫院中,接受技術訓練,護士必須住在適應提高道德和遵守紀律的學校宿舍中。”她擬定了“學生操行和學業成績日報表”。1871年,聖多馬斯醫院新的建築落成,南丁格爾護士學校也隨之擴充,她主張學校應成為護士之家,是一個道德、宗教與實務的訓練場所。學生一律住校,由修女任舍監,鼓勵她們讀書,參加聖經班聆聽音樂以發展她們的興趣,她希望她的學生們絕對忠誠並熱心於專業護理工作、勤勉而符合道德規範。這所學校第一屆有15名學員,到1890年,經過30餘年的護理教育培養學員1005名,大多優秀者均被英、美、亞洲各國醫院聘請去開辦護士學校。
南丁格爾的學生們遍布英國各大醫院並且遠及英國本土以外。與此同時,歐美各國南丁格爾式的護士學校相繼成立。“南丁格爾護士訓練學校”的課程和組織管理成為歐亞大陸上許多護士學校的模式。隨著受過訓練的護士大量增加,護理事業得到迅速發展,國際上稱之為南丁格爾時代。南丁格爾進行護理改革前,護理工作被認為是下賤的職業,不受人尊敬,工資很低,每日三餐自己在病房中做。當時英國護士的形象是粗陋老態的女人,愚昧、骯髒、酗酒且粗野無比,在醫院裡惡名昭著,不聽使喚,更不能執行任何醫療任務,其地位不過較家庭保姆稍高而已。當時醫院的病房多半都是一間大統房,病床緊密相連,髒亂得不成體統,牆壁與地板沾滿了血跡與污漬而且臭氣難聞,這種惡劣的現象,各地相差無幾。
南丁格爾進行護理工作訓練後的重要意在於使社會上都知道護理工作是一種“技術”,並把它提高到“專門職業”的地位,南丁格爾因此被稱為“現代護理工作的創始人”,隨之如護理人員品德的優越,社會地位的提高,工薪的增加等等,都成為自然的結果。而南丁格爾完成和改善這些工作的方法,主要是三條,即以身作則,著書宣教和親身實踐。
從南丁格爾時代開始,即將護理實踐教育做為護士職業的主要內容。自19世紀以來,即對制定護理操作標準,護士的任務以及工作內容等提出討論。在前線開拓護理事業;革新英國軍醫制度;創立現代護理教育及普法戰爭的傷兵救護和國際紅十字的建立,都得力於南丁格爾的協助與支持。南丁格爾的成就蜚聲英國。歐美大陸亦公認她是護理方面的專家。1861年,美國內戰期間,北軍曾想請她幫忙成立醫院,治療傷兵,她提供了有關美國作戰醫療制度與統計資料。戰後,美國基督聯盟特函致謝。此後,凡有各國重大醫療問題與計畫,她總最先被諮詢的人。儘管她工作如山,但她對護理教育與護理工作始終保持密切的接觸與關切。她曾協助利物浦貧民習藝所療養院建立護理制度,並派遣她的得意弟子及12名專業護士前往作業。
1863年時,英國的疾病命名與分類混淆不清,各地醫院各自為政。南丁格爾制定了醫療統計標準模式,被英國各醫院相繼採用,被公認為一件了不起的貢獻。
二、南丁格爾對近代護理學的貢獻及影響南丁格爾認為護理學的概念是“擔負保護人們健康的職責以及護理病人使其處於最佳狀態 ”。1859年12月,她在《護理札記》中寫道“我們沒有更好的語言,來表示護理這一詞語,所以就使用了‘護理’這二字”。這本書一出版就被醫療衛生界的著名人物認為是“頭等重要的著作”和“劃時代的稀有著作”。《護理札記》成為護士必讀的經典之作。不但英國本土大為風行,在美國也深受歡迎。後來,作為護士學校教科書被譯成多種外國語本發行。書中精闢指出護理工作的社會性、生物性和精神對自體的影響等。她以事實、數據和觀察為根據,總結了工作的原則、經驗、規則和培養方法等。為護理學趨於科學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她指出“護士要做的就是把病人置於一個最好的條件下,讓身體自己去恢復”提出了對護理本質的最早的最一般的看法,確立了護理專業化的開始。她強調護士應由品德優良,有獻身精神和高尚的人擔任,要求護生做到“服從、節制、整潔、恪守信用”她不但重視護理教育,而且重視護士的品德教育,每年從1000~2000名入學申請中挑選15~30名學生入學。大多數學員由她親自挑選。條件是有教養、進取心、思想敏捷、靈巧、判斷力強並有一定的教育水平和宗教信仰。她認為,具有這些品質和條件才適合成為護士。她要求婦女“正真、誠實、莊重”,並說“沒有這三條,則將一事無成。”
南丁格爾認為,護理不應該只在醫院裡進行,要通過社區組織預防醫學工作,同時,她又指出:“家庭護理比起設備齊全的醫院或療養院更需要給護士進行教育,怎樣隨病人所在條件改進居住狀況,進行家庭保健和預防疾病的教育以及示範如何在家中護理病人。”她強調從事地段家庭護理也應當設立專門訓練學校。在她的鼓勵下,開創了近代公共衛生地段家庭護理,極大的豐富了護理學的內容。
南丁格爾認為,疾病是一個“修復過程”。她還認為,為了保持或恢復健康,治療或預防疾病,護理應為病人創造良好的環境,並要區分護理病人與護理疾病之間的差別,把病人當作一個整體對待。在南丁格爾任倫敦婦女醫院院長時就明確提出:護士除救治病人外,還要求做好下列護理工作,如使病房空氣新鮮,環境舒適,整潔安靜,做好生活護理,飲食護理,增加營養等等。對病人的飲食的營養問題,陽光、病房空氣、環境的絕對安靜等都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標準。她十分重視病人護理過程中的心理因素,甚至要求“社會工作者,牧師和管理人員共同配合護理病人工作。”她在《護理備忘錄》中強調了觀察的重要性,闡述了關於有目標工作的必要性和基本的護理行為。
南丁格爾指出許多醫院在建築上的缺點,認為醫院的建築設計首要條件是不能給病人帶來危害,強調醫院的建築不在於它的豪華而首先應考慮病人的舒適、安排、福利和衛生。她根據調查的資料對醫院的環境衛生管理,病房的建設,陳設、床位的數量,清潔設備和便於工作和管理布局等,均提出了較詳盡的論據。1859年,南丁格爾完成一本《醫院摘要》,對醫院建築與醫院管理,提出革命性理論。她強調良好的建設、衛生與管理可使病人獲得更好的護理。她提出新的病房管理意見,改變了護理觀念。這本書對
南丁格爾南丁格爾
當時的影響與衝擊很大,被視為醫院改革的權威言論與範本。國內外許多護士紛紛求購。自南丁格爾辦學以後的一百多年來,護理事業不斷發展,二十世紀的護理學與南丁格爾創立的護理學已大不相同,在護理學的知識結構、護理的目的、護理的對象、護士的作用各方面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但是,南丁格爾對護理工作的認識和改進以及頗有見地的獨到見解在當時和現在,仍有深遠的影響與指導作用。
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爾在睡眠中溘然長逝,享年90歲。她的一生,歷經整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對開創護理事業做出了超人的貢獻。她畢生致力於護理的改革與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這一切,使她成為19世紀出類拔萃、世人敬仰和讚頌的偉大女性。為了紀念她的成就,1912年,國際護士會(ICN)倡儀各國醫院和護士學校定每年5月12日南丁格爾誕辰日舉行紀念活動,並將5月12日改為國際護士節,以緬懷和紀念這位偉大的女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