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門血案

午門血案

朱祁鈺無法做決定,於是下令擇時改議,廷臣則抗議不依。 朱祁鈺一時恐懼,將站起離去,內使將關門,眾臣隨後擁入。 郕王朱祁鈺隨後聽從其主張,降令旨獎諭百官歸蒞事,馬順罪應死,不再追論。

背景

明朝正統十四年八月,明英宗王振的慫恿下,親征蒙古瓦剌,在土木堡被圍俘虜,明朝精銳盡喪,百官喪
明英宗
命。蒙古也先乘勢進入明朝內地,圍困北京城。監國郕王朱祁鈺召集群臣在一邊籌畫備戰方略同時,明朝廷臣呼籲嚴懲土木堡之變禍首王振及其餘黨的行動也開展。

經過

同年八月癸酉(8月23日),郕王朱祁鈺攝朝朝議時,右都御史陳鎰上奏請求誅殺王振全族,並稱:「振傾危宗社,請滅族以安人心。若不奉詔,群臣死不敢退。」其上奏同時痛哭,廷臣一時紛紛回響。朱祁鈺無法做決定,於是下令擇時改議,廷臣則抗議不依。朱祁鈺一時恐懼,將站起離去,內使將關門,眾臣隨後擁入。朱祁鈺只得下令籍沒王振家,並遣錦衣衛指揮馬順前往。眾人稱:“馬順是王振黨羽,應當遣都御史陳鎰。” 當時太監金英傳旨,令百官退下。眾人卻欲毆打金英,金英脫身而入。
于謙

這時,都指揮使馬順站出叱斥百官,戶科給事中王竑突然站起帶頭在朝廷上猛擊馬順,並咬下其面,稱:“馬順往往藉助王振的威嚴作惡,現在到此了,你還不知道恐懼么!”於是眾臣紛紛跟隨,馬順當即斃命。眾人又向郕王朱祁鈺索要王振黨羽毛貴、王長兩人,金英於是將兩人踢出,隨即兩人被群臣群毆致死。一些大臣竟將三具屍體掛到東安門上,軍人士兵看到後爭相擊打不止。之後,逮捕王振侄錦衣衛指揮王山,反接跪於朝廷上,大臣紛紛唾罵他。至此一時血濺朝堂,而士卒亦聲洶欲誅,朝廷禮儀頓時不復存在。百官們雖然毆打殺死馬順,也感到恐懼不能自安。
郕王朱祁鈺看後也大懼,欲起身離去。這時,兵部侍郎于謙擠到郕王身前,扶臂勸導道:“馬順等人罪當死,不殺不足以泄眾人憤怒。況且群臣心為社稷,沒有其他想法,請不要追罪於各位大臣。”眾人聽後方止,而此時于謙的袍袖已經裂開。郕王朱祁鈺隨後聽從其主張,降令旨獎諭百官歸蒞事,馬順罪應死,不再追論。眾人拜謝後離出。
于謙在退出左掖門時,吏部尚書王直握著他的手嘆道:“國家正是倚仗您的時候。今天這樣的情況,即使是一百個王直也處理不了啊!”

結果

後,陳鎰奉令旨,籍王振並其黨羽彭德清等家。振第宅數處,壯麗擬宸居,器服珍玩,尚方不及,玉盤徑尺者十面,珊瑚高者七八尺,金銀十餘庫,馬萬餘匹,均歸國庫。其侄王山在集市中淩遲而死,王振全族無論老少全部斬首。太后命于謙兵部尚書,清理王振餘黨後,明朝官員全部一心回到京師保衛戰的籌備工作中,並最終獲得此役勝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