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芴園

十芴園

面積僅二十餘方米。其主人原為清末濰縣人丁善寶,但最先是明嘉靖年間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公元1885年,被濰縣首富丁善寶以重金購得,被稱作“丁家花園‘’。十芴園位於濰坊市 濰城區胡家牌坊街,是帶有蘇州風味的小園林,小巧玲瓏,亭台樓閣俱全,建於明代的十芴園曾是濰縣首富丁善寶的私人花園,十芴,形容園林之小,只有封建時代官員手執的笏板十塊那樣大,所以命名十芴園。 面積雖小,卻在有限的空間裡,顯觀了自然山水之美,含蓄曲折,是在北方地區少有的小而精美古典園林,難得是園中還藏有"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的手跡及碑刻,大家都看到過的“難得糊塗”是他在 濰縣當縣官時寫的。

位置

十芴園位於濰坊市 濰城區胡家牌坊街,是帶有蘇州風味的小園林,小巧玲瓏,亭台樓閣俱全,建於明代的十芴園曾是濰縣首富丁善寶的私人花園,十芴,形容園林之小,只有封建時代官員手執的笏板十塊那樣大,所以命名十芴園。 面積雖小,卻在有限的空間裡,顯觀了自然山水之美,含蓄曲折,是在北方地區少有的小而精美古典園林,難得是園中還藏有"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的手跡及碑刻,大家都看到過的“難得糊塗”是他在 濰縣當縣官時寫的。遺墨就陳列在“十芴園”內。

概述

十芴園十芴園

十笏園位於濰坊市奎文區,是帶有蘇州風味的小園林。 面積雖小,卻在有限的空間裡,顯觀了自然山水之美,含蓄曲折,是在北方地區少有的小而精美古典園林,難得是園中還藏有"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的手跡及碑刻,大家都看到過的“難得糊塗”是他在濰縣當縣官時寫的。遺墨就陳列在“十笏園”內。

十芴園十芴園

十笏園原是明嘉靖年間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清代陳兆鸞(清順治年間任彰德知府)、郭熊飛(清道光年間任直隸布政吏)曾先後在此住過,後於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被濰縣首富丁善寶以重金購作私邸,修葺了北部三間舊樓,題名硯香樓,開挖水池,堆疊假山,始成私人花園。十笏園是整個丁宅建築群落的一部分,該建築群落除“文革”中被毀的後花園外,現存的建築面積一萬零四百平方米,古建築房屋200餘間,其中僅十笏園中的大小建築就多達34處。 十笏園既是一處著名的古代園林,又是文物陳列館所,曾為濰坊市博物館原館址所在地,異彩紛呈的文物分批輪流陳列,使這座名園更增添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西遊記》高老莊就是在十笏園拍攝。

自然氣候

奎文區地處山東半島中部、渤海萊州灣南岸,平均海拔26米,地勢平坦。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冬冷夏熱,四季分明,陽光充足。年平均氣溫12.3℃,平均降水量700mm。

旅遊景區

沂山國家森林公園

十芴園十芴園

沂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城南45公里,屬國家AAAA級旅遊區,總面積65平方公里。沂山古稱海岳有東泰山之稱,居中國五大鎮山之首。主峰玉皇頂海拔1032米,被譽為魯中仙山。沂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史記》載,黃帝曾登封沂山。舜肇州封山,定沂山為重鎮。漢武帝親臨至其下,令禮官祀之。

隋、唐、宋、元、明、清歷代屢有增封,祀典不廢。歷代大家名士傾慕沂山,接踵而至。李白、鸝道元、歐陽修、范仲淹、蘇軾、蘇轍,以及明狀元馬愉、趙秉忠,清朝體仁閣大學士劉墉等均至此攬勝,留下了大量詩章名句和碑碣銘文。

沂山森林復蓋率達98.6%,為山東省之最,植物種類繁多。據統計,共有137科,480屬,1000餘種。沂山自然資源豐富,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高達每立方厘米8.9萬個,是得天獨厚的天然氧吧。春到沂山,山花爛漫,春意盎然;夏到沂山,飛瀑流泉,酷暑無影;秋到沂山,山果遍野,秋高氣爽;冬到沂山,銀裝素裹,疑入仙境。

沂山的主要自然景觀有:玉皇頂、獅子崮、歪頭崮、百丈崖瀑布、古松群、玉帶溪、聖水湖、孝母崖、白石瀑布、神龍大峽谷、黑松林、仙人谷、槐谷等。主要人文景觀有:法雲寺、東鎮廟、玉皇閣、碧霞祠、仙客亭、公喜亭、黑風口等。

中國寶石城

中國寶石城,位於昌樂城區北部,緊鄰309國道,是唯一獲 “昌樂中國寶石城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的大型國際珠寶商城,國內唯一冠“中國”字號的珠寶首飾專業批發市場,擁有配套齊全的大型遊客接待中心,是“全國競爭力百強市場”、“中國珠寶藝術品十大品牌市場”、“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

隨著珠寶首飾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和國內外品牌飾品紛紛落戶寶石城,昌樂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品牌戰略,決定對原有的一期市場進行改造,同時建設寶石城二至五期項目和國際寶石加工基地,以擴建珠寶市場,提升市場檔次,打造國際珠寶名城。

中國寶石城項目全部建設完成後,寶石城將會成為一個建築面積達100萬㎡,年交易額達500億元人民幣的大型國際珠寶首飾專業批發商城。

石門坊

又名石門山,因山勢結曲向南,兩峰對峙如門,故名。它包括紅葉景區、太平崮石建築群景點、三一山景點等。該區周圍山勢雄秀,群峰環翠,峭壁如削,奇石嶙峋,最高峰海拔526米。山石皆石灰岩,岩層階理明顯。山上部陡峭,多懸崖裸層,山中下部土層較厚,植被較好。

浮煙山森林公園

地處濰坊市西南郊,地理位置優越,自然風光秀美,文化遺址繁多,歷史上漢代丞相公孫弘故居、麓台書院、朴生泉、修貞觀、南燕太子慕容超讀書處,元代吏部尚書張啟岩親書《麓台秋月》碑文皆建於此。

郭味蕖故居陳列館

位於濰坊市中心1.5公里處,總占地面積0.3畝,建築面積300平方米,距濰坊飛機場7公里,距濰坊火車站1.5公里。郭味蕖(1908年-1971年),濰坊市濰城人,中國當代著名國畫藝術家、美術理論家、美術教育家。郭先生畢生從事中國畫研究,對金石考古、文學、書法亦有研究,著作豐厚,海內外享有極高的聲譽,他一生的藝術活動,對我國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創作的《東風朱霞》、《大好春光》、《初陽》、《朝暉》、《驚雷》等作品,閃耀著時代光彩,洋溢著對新的生活和祖國的歌頌與期望之情,具有創新精神,表現了從傳統繪畫形式中脫化出來的新時代花鳥畫風。

郭先生為人民大會堂、毛主席休息室創作多幅繪畫,作品曾作為禮品由國家領導人贈送外賓。“疏園”乃先生居濰時之住宅,一九九二年四月由濰城區人民政府闢為郭味蕖故居陳列館。館內恢復舊日園林風貌,修葺先生親手所蓋茅草畫室,陳列先生書畫及學術著作,展覽藝術界名人作品,以開展藝術交流,推動學術研究,弘揚民族文化。

沂山

又名“小泰山”,素享“泰山為五嶽之尊,沂山為五鎮之首”的盛名沂山。沂山風景名勝區主要包括沂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鎮廟、齊魯長城、沂山水庫、大關山庫等。

景區內群山起伏,層巒疊嶂,坡陡谷深,河流湍急。受地形和森林環境的影響,森林公園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為10.8°C,年降水量為849.5毫米。沂山為岩漿岩石質山地,以花崗岩、片麻岩為主,少有砂岩,岩石風化較好,土層下多有疏鬆母質。

濰坊臨朐老龍灣風景區

每年接待中外遊客20萬餘人。近幾年,中央領導人宋平、姜春雲、陳野苹、胡繩、石雲生、張全景、吳官正等先後來風景區視察指導工作。老龍灣古稱“薰冶湖”,系由地下泉水涌匯而成。因傳說灣內有泉眼直通東海並有神龍潛居其中而得名,以泉奇(泉水常年水溫保持18℃、流量1.5?1.8 m3/s)、竹翠而聞名。

老龍灣歷史悠久,《水經注》載北魏時“薰冶水已成名跡”。明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著名散曲家?“明代散曲第一大作手” 馮惟敏辭官歸隱故里,“結廬薰冶水上,名其曰‘即江南’”(即今“江南亭”),直至去世。 是山東省“千里民俗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被譽為“北國江南,魯中桃源”.

濰坊市博物館

濰坊市博物館是由北京市設計院設計的一座古建築風格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該館位於濰坊市區東部開發區,自1995年4月15日開工建設,於1999年12月開館,占地36.08畝,建築面積18669.7平方米,是中全國地市級最大的博物館。

館內設有序廳、自然博物廳、濰坊簡史陳列廳、革命歷史廳、學術報告廳、科技廳、臨時展廳、文物庫房等設施,館藏文物1.3萬餘件。主要展廳有:《濰坊簡史陳列》:該展通過實物、圖片、文字介紹及科技演示,展示了濰坊八千年的發展史。包括文明初曦、三代英華、漢唐風韻、宋清擷珍、古城風貌5個部分。展覽以文物為引線,將濰坊的歷史名人貫串其間,共同輝映出濰坊歷史聯綿發展的輝煌畫卷。

中國歷代書畫複製品回顧展》:展品是台北故宮博物館珍藏的中國歷代書畫珍品的複製品。

《館藏畫精品展》:展出了數千幅歷代名家真品,以清代名家為多,如禹之鼎絹本杏花軸、鄭板橋、黃慎等人的書畫。

《航天航海科技與21世紀展》:主要展品是圖片和模型,其中有人造衛星、火箭、太空梭、各類艦艇模型共21件,是一個科普類展覽。還有《魯迅生平圖片展》、《十大元帥生平圖片展》等。

濰坊市人民公園

位於白浪河西岸,青年路中段,南北與健康西街和民生西街相接,是一處集遊樂、觀賞、休憩於一體的綜合性公園。該園占地140畝,分四大區域。

兒童娛樂區是青少年兒童天地,為了適應不同年齡遊客的需要,公園新上了碰碰車、瘋狂老鼠、高架飛機、浪卷珍珠、直升飛機、水上游龍碰碰船、紅蘋果遊藝機、寒車、猴子拉車、猴子抬轎、咖啡杯遊藝機等大型遊樂設施。

動物展區占地5633.61平方米,飼養動物30餘種,400餘只,現在的動物區既是野生動物的科普園地,又是人們觀賞遊玩的必到之處。

安靜休息區位於公園西大門北側,這裡蒼松挺拔,翠柏茂盛,綠樹成蔭,環境幽雅。百花園裡一年四季鮮花不斷,香氣怡人。遊人到此,宛若置身於“世外桃源”,令人心曠神怡。

水上娛樂區是1993年投資450萬元建成的水上多功能娛樂場所。占地11628平方米。有標準游泳池,多功能活動區、人工造浪、驚險吊索、成人和兒童滑梯等多種活動項目,是廣大民眾消夏避暑的好去處。

人民公園由於建園早,南門假山自解放以來一直就是黃土一堆,雜草叢生。1992年投資12萬元建成了一座主峰高聳、側峰奔趨、高低錯落、巍峨壯觀的石頭山,使人耳目一新,為公園增加了一大景觀。

歷史文化

十芴園十芴園

1994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原濰城區以境內白浪河為界劃分為兩個區,白浪河以東因建有“奎文閣”,故名奎文區。

1994年5月23日,設立濰坊市奎文區,將原濰城區白浪河以東的東關、東園、院校、新城4個街道辦事處,大虞、二十里堡、梨園3個鎮和軍埠口鎮的劉家沙窩、李家沙窩、南家、郭家、呂家、高家澗頭院、武家澗頭院7個村,寒亭區郭家官莊鎮的李家朱茂、杜家朱茂、玄家朱茂、辛莊、王家潭裡、小南潭、西金馬、東金麻8個村劃歸奎文區,區人民政府駐勝利東街。

1994年6月21日,撤銷濰城區大虞鎮、梨園鎮、廿里堡鎮、北關鎮,分別以原鎮的行政區域設立大虞、梨園、廿里堡、北關4個街道辦事處。大虞、梨園、廿里堡3個街道屬於新設立的奎文區。

2000年,奎文區轄9個街道。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384576人,各鄉鎮人口: 東關街道 52042、大虞街道 51100、梨園街道 36758、廿里堡街道 29936、濰州路街道 58467、北苑街道 27265、廣文街道 59693、南苑街道 11051、新城街道 51920、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虛擬鎮 6344。

截至2002年末,全區總面積54平方千米。轄9個街道辦事處,112個行政村(居委會)。總人口32.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6.6萬人。

2003年7月4日,山東省政府批覆同意將坊子區清池街道辦事處劃歸奎文區管轄。2003年末,全區總面積71平方千米。轄9個街道辦事處(不含清池街道):大虞街道、北苑街道、東關街道、二十里堡街道、廣文街道、南苑街道、新城街道、院校街道、櫻改為桃源街道。共有117個行政村(居委會)。年底全區總人口33.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7.4萬人。

2006年,奎文區轄11個街道:東關街道、大虞街道、梨園街道、廿里堡街道、濰州路街道、北苑街道、廣文街道、南苑街道、新城街道、清池街道、鋼城街道。其中,新城街道、清池街道委託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

2007年,撤銷南苑街道、鋼城街道,併入廿里堡街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