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回民中學

北京市回民中學

北京市回民中學是一所少數民族學校,位於北京市宣武區廣內大街223號。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北京市回民中學北京市回民中學

北京市回民學校是一所具有80年歷史的老校。她是在1925年4月24日建校。1949年10月,學校的前身成達師範、西北中學和燕山中學一起,組建了我國解放後第一所少數民族學校——國立回民學院。1958年以前面向全國招生,屬華北高等教育委員會與國家民委共同領導。五十年代後期,學校幾經變遷。六十年代被一分為二,即回民中學和六十八中;“文革”時期更名為一三五中;1979年6月恢復了北京市回民中學的校名。1981年被列為首批辦好的市屬重點中學,1983年又辦起了民族師範,1985年8月回民中學和六十八中兩校合一,改名為北京市回民學校。2003年6月回民學校被認定為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同年7月與北京市181中學合併。

學校環境及設施

北京市回民中學北京市回民中學

學校里雪松蒼勁、青樹翠蔓,芳草青青,春有玉蘭、桃花綻放,夏有月季、牡丹迎客,秋有碩果纍纍,冬有臘梅傲雪。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圖書館、籃球館、餐廳、宿舍等組成的建築群錯落有致,富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全校8座樓均通過千兆光纖與網路中心的主交換機相連,實現了班班通。有標準的400米田徑運動場和足球場,看台能容納2000多名觀眾,看台下面是120米的跑廊。教室內配備計算機、電視機錄音機實物投影儀。學生宿舍設有空調、電視、電話、雙衛生間、冷熱水、計算機接口到每個同學的寫字檯。食堂配有營養師,保障健康飲食,餐廳可供1000餘人同時就餐。

北京市回民中學北京市回民中學
回民學校地處北京市少數民族聚居的牛街地區。今天的回民學校占地面積87畝,建築面積3萬5千平方米,校園環境優美。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圖書館籃球館餐廳、宿舍等組成的建築群錯落有致,富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學校建成主幹千兆寬頻百兆到桌面的校園網,全校8座樓均通過千兆光纖與網路中心的主交換機相連,實現了班班通、室室通。數字校園建設已成規模,其中教育教學資源總量已達550G以上,圖書館10萬冊藏書中有2萬冊是電子圖書。有標準的400米田徑運動場和足球場,看台能容納2000多名觀眾,看台下面是120米的跑廊。教室內配備計算機、電視機、錄音機、放像機、實物投影儀。學生宿舍是高檔公寓,設有空調電視電話、雙衛生間、冷熱水、計算機接口到每個人的寫字檯。餐廳可供800餘人同時就餐。學校的教學硬體設施基本完備,辦學條件較好。

學校歷史

北京市回民中學北京市回民中學
北京市回民學校是一所具有80年歷史的老校。她是在1925年4月24日建校。1949年10月,學校的前身成達師範、西北中學和燕山中學一起,組建了我國解放後第一所少數民族學校——國立回民學院。1958年以前面向全國招生,屬華北高等教育委員會與國家民委共同領導。五十年代後期,學校幾經變遷。六十年代被一分為二,即回民中學和六十八中;“文革”時期更名為一三五中;1979年6月恢復了北京市回民中學的校名。1981年被列為首批辦好的市屬重點中學,1983年又辦起了民族師範,1985年8月回民中學和六十八中兩校合併改名為北京市回民學校。2003年6月回民學校被認定為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同年7月與北京市181中學合併。八十多年來,學校培養出4萬餘名畢業生。有一大批從事大、中、國小的教育工作者,有一大批從事科技、文化、新聞、出版、文體、衛生等各行各業的專家學者;特別是有一大批在全國各地從事民族宗教工作的民族幹部。

辦學特色

伴隨時代的進步,國家的發展,北京市回民學校在新的世紀裡,站在更高的平台上,不斷總結、不斷實踐、不斷探索,走出了一條成功的辦學之路,在春色滿園的民族教育花園中,成為一朵充滿青春活力的、絢麗芬芳的奇葩。

一.進一步明晰辦學理念

北京市回民中學北京市回民中學
北京市回民學校近十年來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經躋身於北京市示範學校的行列。學校深深感受到務實、科學、先進的辦學理念是學校棄舊革新、凝聚人心與力量、促進快速發展的關鍵。今天,面對著新時代教育改革的挑戰,面對著回民學校自身發展、再鑄輝煌的要求,學校進一步明確了辦學思想,即:“精品、主人、以人為本”。2003年,學校提出了“實現北京市回民學校新騰飛的構想”2004年1月王靜校長帶領全體幹部和教職員工,本著“辦精品、創名校”的精神,制定了實現北京市回民學校新騰飛的第一階段實施計畫《發展構想》。秉承“立德、篤學、健康、和諧”的校訓,北京市回民學校的發展駛向了一個新的快車道。

二.體現辦學風格的民族性

北京市回民中學北京市回民中學
北京市回民學校始終立足民族性,在辦學思想、教育內容、培養對象、人員組成、各類活動、建築風格、校內設定、環境裝點、禮儀習俗等表現出民族元素。

學校通過民族教育的實踐和研究,形成了十個方面的特色內容:探索民族發展的辦學模式、形成民族風格的管理特色、培育民族團結的領導集體、建設民族教育的師資隊伍、創造民族特點的辦學條件、體現民族政策的招生辦法、富有民族特色的教育內容、開展民族傳統的文體活動、組建民族需求的服務實體、參與民族社區的實踐活動。三.用“愛”培養孩子,用“責任”關注孩子。

北京市回民學校抓教師觀念的轉變,懷著強烈的責任感,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各學科老師都已經將現代化教育手段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將學科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綜合利用教學資源,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生動活潑的學生活動是北京市回民學校學生成長的廣闊天地。三十公里的遠足活動,十四歲生日班會,參加軍事夏令營,野外生存訓練,青年志願者在行動活動,泰山濟南、曲阜社會實踐,在西柏坡、抗日戰爭紀念館等革命聖地舉行成人儀式,陽光電視台、流星廣播站、回聲報、生態園、自主活動區等等,學校用“愛”精心為孩子的成長搭建了一個個舞台。四.堅持開放辦學,發揮資源輻射優勢。

北京市回民學校堅持立足宣武,服務北京,走向全國,面向世界,近年來,學校在秦皇島市建立北京市回民學校分校,在呼和浩特市建立友好學校,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千名學生和教育工作者,接納掛職幹部34名,堅持著經濟和智力支邊活動。北京市回民學校作為國家民族基礎教育的視窗,先後與美、英、日、韓等國的多所學校建立了友好關係,接待了數千名來訪者。在剛剛結束的由北京市回民學校承辦的首屆“百名民族中學校長論壇”中,校長們提高了對民族教育的認識,加深了對民族教育的理解,增強了辦好民族教育的信心。

2005年,北京市回民學校迎來了八十年的誕辰,展望回民學校未來的發展,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世紀裡,在新的挑戰與機遇面前,展現給我們的將是一個銳意進取、朝氣蓬勃、更加絢麗的回民學校

師資隊伍

北京市回民中學北京市回民中學
學校現有初、高中51個教學班,2100餘名學生,其中包括住宿學生970名。現有教職工258人,其中專職教師170人。12個少數民族的師生占師生總數的40%以上。在市、區級學科帶頭人和名師工作室教師帶動下,學校教師團隊崇尚師德、鑽研業務、認真負責、關愛學生,競相產生在市、區教學學科競賽中獲獎的教師。在所承擔的國家級和市級課題的研究實踐中,老師和同學們共同經歷、共同成長。近年來,學校中考優秀率和高考上線率連年攀升,100%的畢業生都能進入高一級優質學校學習。學校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著“以人為本”、“低進高出”、“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的目標。各民族師生共同生活在一個團結和諧的大家庭中。

全面發展

北京市回民中學北京市回民中學
青春飛揚、熱情激盪,跳動著健康、洋溢著人文關懷的校園生活,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中學是一首詩,青春是一首歌”。學校組織的三十公里的遠足、軍事夏令營、到生存島或其他條件艱苦的野外生存訓練、青年志願者在行動活動、泰山和曲阜社會實踐、在西柏坡、抗日戰爭紀念館等革命聖地舉行成人儀式等活動,老師和學生共同創辦的多個學生社團: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小組、學生廣播電台、“陽光電視台”、“回聲”報、文學社、讀書會、網路協會、風箏會、航模組、繪畫組、棋類組、足球隊、舞蹈隊、合唱團等等,同學們通過這些平台盡情展示自己、表現自己,在讀書、研討、實踐、交流中,探索人生的真諦,陶冶高尚的情操,發展特長,培養個性,全面發展。

學校領導

書記、校長:王靜 副校長:曹曉東喬治李學寧劉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