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頭唱大風且看今朝踏歌行

濱州市濱城區市西街道辦事處雙廟劉村支部書記楊玉國
編者按: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一些市郊鄉村土地不斷被蠶食,變成了高樓大廈夾縫中的“城中村”。雙廟劉村就是其中之一。
當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需要瞬間轉身成為市民,而原本一窮二白的雙廟劉村又憑什麼實現了滾動發展,成功地完成“城中村”改造?有專家認為“雙廟劉村為城中村改造提供了一個具有典型意義的範例和全新的思路”,但其成功似乎更“得益於一個好班子”。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希望雙廟劉村的做法能夠給更多的“城中村”帶來有益的啟示。
勇立潮頭唱大風 且看今朝踏歌行
——記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市西街道辦事處雙廟劉村支部書記楊玉國。
稿件來源:領導科學報 記者 劉龍 責任編輯 李玉賀
在濱州市區黃河一路與渤海十三路的交匯處有一泓清波蕩漾的湖水,波光粼粼的湖面中央有一小島鑲嵌其中,此處便是濱州市聞名遐邇的七十二湖之一的彩虹湖,而在其不遠處還有一泓碧波,人們稱之為太陽湖,雙湖美景陶醉了不少遊人,也滋潤了一方百姓,在彩虹湖的西側、太陽湖的北鄰有一處名為“雙湖家苑”的住宅小區,亭台樓閣掩映在蔥蘢綠地中,歡聲笑語縈繞在幸福畫卷里,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因知足而幸福,更因感恩而幸福,在他們的心中幸福的初衷都源於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濱州市濱城區市西街道辦事處雙廟劉村支部書記楊玉國。
村民變股民
翻開一本厚厚的舊相冊,可以清楚地看到雙廟劉村昔日“破敗”的景象:一座座低矮的土坯房,夾雜著為數不多的幾座磚瓦房;村內道路晴天時塵土飛揚,下雨時泥濘難行……
“原來就是靠農業解決個溫飽,村集體哪有什麼收入。”作為村“兩委”成員,孫清亮對雙廟劉村的“家底”一清二楚。到2007年,濱州西城建設將雙廟劉村人“逼上了梁山”,全村僅餘170畝左右的土地可供耕種。“村民沒什麼固定收入,大多搞點個體經營或者到外面打打工、攬點活。”
舊村改造迫在眉睫,但雙廟劉村卻窮得叮噹響。
一直在外發展的楊玉國被全體村民“請”回了村,並全票當選為村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
面對窘境,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拿出自己近20年積攢的100餘萬元,成立集體企業——濱州市雙泰置業有限責任公司。
可當時的情況是,村財務賬目為負債,在缺乏啟動資金的情況下,村集體發展經濟舉步維艱。新一屆村班子創新思路,動員了55戶村民一次性融資1000萬元,成立了雙泰置業有限公司。“公司開始籌備之始,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村民們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在田地里勞作,讓他們出資當股東,村民們連想都不敢想,雖然我們一遍遍做工作,但絕大多數村民心存狐疑,徘徊觀望。”在這種情況下,村“兩委”成員幾乎都拿出了全部家產出資入股,楊玉國還毅然做出決定,賣掉了村裡的唯一資產——一輛麵包車,而把自己的私車提供給村集體使用,前期一同創業的九個人將全部資產整體轉入。
在這種背水一戰的姿態下,55名村民籌資金1000萬元,2008年4月21日,終於註冊成立了以從事建築裝修為主營業務的雙泰置業有限公司。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楊玉國任董事長,村支部委員孫清亮任總經理。“我們成立公司的初衷是,使每一位村民都成為股民,讓大家都富裕起來,由於大多數人持觀望態度,我們考慮通過一部分人帶動,再引導民眾一步步加入進來。”楊玉國說。
果然,運營一年後,雙泰置業公司經營業績優良,55名股民盈利。在這種情況下,2010年1月28日,他們又動員村民二次入股,融資額達560萬元,全村村民一躍成為股民。
談到村民變成股民的好處,楊玉國說:“一方面,民眾的經濟利益得到保障和發展,另一方面,民眾的思想素質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由於有公司章程的約束,村民們喝酒賭博、鬥毆鬧事、不務正業的沒有了。”“我們以雙泰置業公司為載體,成功運作了雙湖家苑安置小區,村民們的居住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楊玉國補充說,“我們體會到,在實實在在幹事的同時,還要發揚民主,做事透明,只有這樣,才能把好事做好,達到和諧。”
雙泰置業公司成立後,從優先解決村民最為迫切的問題入手,成功運作了雙湖家苑安置小區,這個小區基本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居住,建設速度驚人,但其中包含的艱辛和困苦常人無法想像。“當時,我們面臨跑手續等諸多麻煩,其中最大的困難是缺乏資金。”回憶起當時的情況,孫清亮至今還充滿酸楚,“一連好幾天,都夜裡十一二點了,建築隊都收了工,我和楊書記還在草地上一圈圈溜達,商量怎么去籌措資金。”
從2008年11月開工建設,到2009年11月竣工併入住,雙廟劉村的舊村改造以驚人的速度推進,徹底打消了村民們心中的疑慮。憑著全村人湊起來的1000萬元,雙廟劉村人建起了擁有18棟住宅樓、3棟沿街商住樓、1棟辦公樓的“雙湖家苑”小區,實現了由農村到城市、由村民變居民的轉型。
就這樣,他們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終於建成了美麗的家園,村民們過上了幸福舒適的現代化生活。成立雙泰置業公司,村民們從貧窮走向富裕;建成雙湖家苑,短短几年,雙廟劉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2008年底,公司成立的第一年,村民就從公司分得紅利每人1200元。公司裡面僱傭的全部是村裡的村民,“他們在家門口乾活,在家門口領工資,乾的相當樂呵。2008年全村的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156元。”楊玉國說。“第一年的付出總算換來了‘開門紅’,我那顆懸了一年的心也終於踏實了。”
隨著公司步入正軌,村民的收入也在逐年增長,這無疑給楊玉國和他的兩委班子吃了一顆“定心丸”,許給村民們的承諾一個接一個的兌現,寬敞明亮的新房,愜意優美的環境,衣食無憂的生活,雙廟劉村的村民們過上了他們夢想中的好日子。“這得好好謝謝我們楊書記啊,要是沒有他我們可能這輩子都住不上這么好的房子。”村裡的老人們逢人便夸“書記好”。
失地不失保
“失地不失業、失地不失收、失地不失保”是雙廟劉村在改造過程中堅持的一條原則。
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雙泰置業有限責任公司陸續組建了設備租賃公司、混凝土攪拌站、工程機械公司、樁基公司、地暖安裝公司等子公司,直接解決了雙廟劉村80餘人的就業問題。在公司的帶動下,部分村民購買了工程車、挖掘機等設備從事運輸和施工,一年下來也是收入不菲。過去雙廟劉村村民人均年收入3000多元,現在最保守估計也得1萬多元。
為保證讓每戶村民都有固定的收入來源,雙廟劉村開發建設了部分沿街商鋪,以成本價出售給村民用於商貿經營或租賃。僅此一項,戶均年收入就達15000餘元。與此同時,96%的村民成為股東,股金分紅成為參股村民的固定收入。2009年,公司實現了入股村民每戶分紅3萬餘元。如今,按照“三年翻番”的承諾,相當於一年要給村民分紅1000萬元。
“民眾的經濟利益得到保障和發展,思想素質也有了明顯的提高。由於有公司章程的約束,村民們喝酒賭博、鬥毆鬧事、不務正業的沒有了。”在楊玉國書記看來,從農民變股民,給雙廟劉村帶來的變化令人意想不到。
每一年,雙泰置業有限責任公司都會拿出利潤的3%—5%用於民生。村集體出資讓全體村民加入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為50歲以上村民每人繳納100塊錢的養老保險,每逢老人過生日,村委還送生日蛋糕表達祝願。對每一名考入大學的村民子女,村“兩委”一次性給予1000元到2000元的獎勵。有線電視安裝、街道硬化綠化等基礎設施由村集體買單。對考上大學的學生,一次性發放獎金1000—2000元;有線電視安裝、街道硬化綠化等基礎設施由村集體買單。投資80萬元建設的高標準“老年活動室”、“圖書室”等文體娛樂設施,讓村民們盡享美好生活。
而資金的來源是,雙泰置業公司每年拿出利潤的3—5%用在民生上。而值得一提的是,楊玉國本人也將全部工資捐獻出來,他解釋道:“我是公司的最大股東,村集體和諧了,我們的公司才能做大作強,能為村裡的和諧穩定做點事情,我覺得很值。”
透明促和諧
雙廟劉村的改造,沒有一個村民鬧事,沒有出現一例上訪。
在土地開發利用、土地收益分配使用等大的問題上,村“兩委”挨家挨戶徵求意見,並通過村“兩委”、村民代表、全體村民多層次討論;在拆遷丈量補償上,按一個標準執行、一個政策操作;在財務管理上,村財務與公司財務完全分開,並定期公開;在安置小區分配上,全體村民一塊抓鬮挑房。
2009年冬天,一位村民以一名黨員的名義向村委寫了一封匿名信,列舉了十個質疑的問題。村“兩委”分別召開了黨員會議、民主議政會議和全體股民會議,將信的內容和村“兩委”的回應印發給每一個人。
“有誤會並不可怕,關鍵是做事一定要透明公開。”楊玉國說,在實實在在幹事的同時,必須充分發揚民主才能把好事做好,真正達到和諧。“每月5日是村裡的民主議政日,雷打不動,公司怎么發展,村裡有什麼打算,都和大家商量,每一個班子成員都置於民眾的監督之下。”
對於雙廟劉村的成功經驗,濱州市委政研室的一份總結材料中有這樣的詮釋:城中村改造涉及民眾切身利益,必須陽光透明,讓民眾心裡明白,讓幹部身上清白,正是這種公開公正的工作機制,保證了和諧拆遷、和諧安置、和諧發展。
雙廟劉村的很多機制值得思考和借鑑,但想要複製很難。其成功也得益於選了一個好班子,而這不是所有城中村都有的財富。
愛心顯真情
“村民們只要有難處,能解決的問題我們都會解決。”這是楊玉國在反覆強調的一句話。“現在我們公司在其他地方談了幾個建設項目,還打算把舊村南部的土地開發出來,繼續擴大公司規模。同時我們還想拿出更多的資金建設一處高檔老年公寓,讓村裡的每一個老人都老有所養。”
提及家人,楊玉國書記的話語裡充滿了歉疚。“這幾年一門心思都放在公司上了,對於家庭確實虧欠了不少,讀中學的兒子在外地上學平時難得回家一次,這次他回來我就跟他在一起吃了頓飯,前後加起來也就半小時。”楊玉國有些無奈地說道,“在孩子們眼裡我是個很‘厲害’的人,他們都不大願意跟我說話,怕我訓他們。”
說起自己的朋友,楊玉國十分自豪,他坦言在生活中朋友對他很重要,“從我自己的經歷來說我最看重的、最感謝的、最感激的就是我那些朋友,如果沒有他們也許我根本做不出今天的成績,從他們的身上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同學、兄弟、朋友對我來說都是學習的對象,學無止境,我很慶幸能遇到這么多肝膽相照的好朋友、好兄弟。”
結 語
發展未有窮期,創業任重道遠。肩負“雙廟劉”人重託的黨支部書記楊玉國同志將會以超人膽識和非凡魄力,帶領“雙廟劉”人在科學發展的大潮中乘風破浪,為雙廟劉村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