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瀉白散

加減瀉白散,中藥方劑之一。主要成分是桑白皮,桔梗等。主治肺經伏火,咳嗽氣喘,氣息腥臭,涕唾稠粘,口舌乾燥,咽喉疼痛者。

基本信息

加減瀉白散-《衛生寶鑑》卷十一

【組成】桑白皮9克 桔梗6克 地骨皮 甘草(炙)各4.5克 知母2.1克 麥門冬 黃芩各1.5克五味子20個。

【用法】上(口父)咀,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後溫服。

【主治】因膏粱而飲,勞心過度,肺氣有傷,以致肺經伏火,咳嗽氣喘,氣息腥臭,涕唾稠粘,口舌乾燥,咽喉疼痛者。

【各家論述】

1、肺經火盛,故以桑白皮、地骨皮,味苦微寒,降肺中伏火為君;黃芩、知母清肺氣為臣;用五味之酸溫以收肺氣,麥門冬甘苦寒養陰生津為佐;桔梗宣肺化痰,清利咽喉為使。配合成方,共奏瀉肺清火,養陰利咽之功。

2、因洪飲大熱之氣所傷,滋溢心火,刑於肺金,故以桑白皮、地骨皮苦微寒降肺中伏火而補氣,用以為君;黃芩、知母苦寒,治氣息腥臭,清利肺氣,用以為臣;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之酸溫以收肺氣,麥門冬甘苦寒,治涕唾稠粘,口舌乾燥,用以為佐;桔梗體輕辛溫,治痰逆、利咽膈,為使也。

【附註】瀉白散(《赤水玄珠》卷三)、加減瀉白湯(《濟陽綱目》卷一○五)。

加減瀉白散-《衛生寶鑑》卷十二

【組成】知母 陳皮(去白)各150克 桑白皮30克 桔梗 地骨皮各15克 青皮(去白) 甘草 黃芩各9克

【用法】上藥哎咀。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溫服,食後。數服良愈。

【功用】瀉肺清火。

加減瀉白散-《醫學發明》卷四

【來源】《醫學發明》卷四。

【組成】桑白皮1兩,地骨皮7錢,甘草半兩,陳皮半兩,青皮(去白)半兩,五味子半兩,人參(去蘆)半兩,白茯苓3錢。

【主治】陰氣在下,陽氣在上,咳嗽嘔吐喘促。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4錢,水1盞半,入粳米10粒,同煎至1盞,去滓,食後大溫服。

加減瀉白散-《傷寒全生集》卷三

【來源】《傷寒全生集》卷三。

【組成】桑皮、知母、橘紅、黃芩、貝母、桔梗、甘草、瓜蔞、地骨皮、蘇子。

【主治】煩熱胸膈不利,上氣喘促,口燥或咳者。

【用法】水煎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