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國[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副教授]

劉衛國,男,1979年生,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帶頭人後備人選,生態農業研究所辦公室主任。在西南地區夏大豆種質資源收集整理創新、耐蔭高蛋白食用大豆鑑定、大豆耐蔭抗倒機制及調控技術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和面上項目各1項。在《Field Crops Research》、《Crop Product Science》、《作物學報》、《中國農業科學》等國內外刊物發表相關論文2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3項,主研成果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中華農業科技二等獎1項,參與審定大豆品種4個。

劉衛國,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副教授, 0研究所辦公室主任,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研究方向:作物逆境生理及調控

2013.1至今,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副教授

2008.09-2013.12,四川農業大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博士;

2008.01-2012.12,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講師;

2005.07-2007.12,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助教;

2002.09-2005.07,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碩士。

1998.09-2002.07,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本科。

研究方向:

大豆耐蔭抗倒機制及調控技術

耐蔭高蛋白食用大豆種質資源

高蛋白大豆品質形成機制

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013.01-2015.12,主持);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17.01-2020.12,主持);

[3] 四川省育種攻項目(2016-2010,主研)

近期論文: [1] Weiguo Liu, Yuchuan Deng*, Sajad Hussain, Junlin Zou, Jin Yuan, Ling Luo, Chengyu Yang, Xiaoqing Yuan, Wenyu Ya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ellulose accumulation and lodging resistance in the stem of relay intercropped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 Field Crops Res. (2016), [2] Liu Weiguo ,Zou Junlin,Zhang Jing,Yang Feng,Wan Yan,Yang Wenyu*,Evaluation of Soybean (Glycine max) Stem Vining in Maize-Soybean Relay Strip Intercropping System,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15,18(1):69-75。 [3] 劉衛國,鄧榆川,方萍,鄒俊林,楊文鈺*,套作大豆苗期抗倒伏性評價方法研究,分子植物育種,2016,14(3):1-7。 [4] 劉衛國,鄒俊林,袁晉,蔣濤,武曉玲,楊文鈺*,套作大豆農藝性狀研究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14,36(2):219-223 [5] 劉衛國,宋穎,鄒俊林,張雲松,梅林森,蔣濤,楊文鈺*,LED燈模擬作物間作套種群體內光環境的設計與套用,農業工程學報,2011,27(8):288-292。 [6] 劉衛國,蔣濤,佘躍輝,楊峰,楊文鈺*,大豆苗期莖稈對蔭蔽脅迫回響的生理機制初探,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11,33(2):141-146。 [7] Liu Weiguo ,Jiang Tao,Zhou Xianrong,Yang Wenyu*,Characteristics of expansins in soybean(Glycine max) internodes and responses to shade stress,Asian Journal of Crop Science,2011,3(1):26-34。 [8] 鄧榆川,劉衛國*,袁小琴,晉 袁,鄒俊林,杜俊波,楊文鈺,套作大豆苗期莖稈纖維素合成代謝與抗倒性的關係,套用生態學報,2016,27(2):469-476。(通訊作者) [9] 鄒俊林,劉衛國*,袁晉,羅玲,蔣濤,鄧榆川,陳雪飛,楊晨雨,楊文鈺*,邊際效應對帶狀套作大豆表型和產量的影響,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15,37(5):661 -668。(通訊作者) [10] 方萍, 劉衛國*,鄒俊林,汪揚媚,張超凡,鄧榆川,楊文鈺*,間作對鮮食大豆生長發育及產量形成的影響,大豆科學,2015,34(4):601-605。(通訊作者) [11] 羅玲,於曉波,萬燕,蔣濤,杜俊波,鄒俊林,楊文鈺*, 劉衛國*,套作大豆苗期倒伏與莖稈內源赤黴素代謝的關係,中國農業科學,2015,48(13):2528-2537。 (通訊作者) [12] 鄒俊林, 劉衛國*,袁晉,蔣濤,葉素琴,鄧榆川,楊晨雨,羅玲,楊文鈺*,套作大豆苗期莖稈木質素合成與抗倒性的關係,作物學報,2015,41(7):1089-1104。(通訊作者) [13] 任夢露, 劉衛國*, 劉小明, 方萍, 楊文鈺**, 蔭蔽信號對大豆幼苗生長和光合特性的影響,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2016, 24(4): 499-505. (通訊作者) [14] 蔡凌,劉衛國*,李奇,吳雨珊,方萍,劉春燕,楊文鈺*. 玉米-大豆帶狀套作對大豆蛋白特性的影響,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016, 38(3): 328-335. (通訊作者) [15] 劉婷,劉衛國*,任夢露,杜勇利,鄧榆川,鄒俊林,方 萍,楊文鈺*, 遮蔭程度對不同耐蔭性大豆品種光合及抗倒程度的影響, 中國農業科學, 2016,49(8):1466-1475. (通訊作者) [16] 任夢露, 劉衛國*, 劉婷, 杜勇利, 鄧榆川, 鄒俊林, 袁晉, 楊文鈺*, 蔭蔽脅迫下大豆莖稈形態建成的轉錄組分析, 作物學報,2016,42(09):1319-1331 (通訊作者)

授權專利:
[1]劉衛國,羅玲,於曉波,鄒俊林,鄧榆川,楊文鈺,王小春,龔萬灼,楊晨雨,袁晉,一種農作物株高測量裝置,中國專利,ZL201420256043.1。
[2]劉衛國,羅玲,楊文鈺,楊晨雨,袁晉,鄧榆川,劉月,呂天星,張瑾霞,衍生化試劑製備裝置,中國專利,ZL201420070971.9。
[3]劉衛國,楊文鈺,閆艷紅,鄒俊林,佘躍輝,武曉玲,雍太文,王小春,楊峰,劉春燕,宋穎,一種檢測套作大豆苗期藤蔓化的方法,中國專利,ZL201310054789.4。
[4]劉衛國,楊文鈺,佘躍輝,雍太文,王小春,宋穎,蔣濤,鄒俊林,一種檢測大豆耐蔭性的方法,中國專利,ZL201110088055.9。
[5]劉衛國,楊文鈺,雍太文,楊峰,宋穎,范德會,一種模擬光環境的方法及系統,中國專利,ZL201010593033.3。

獲獎成果:
[1]劉衛國(5/7),耐蔭高產高蛋白套作大豆新品種的選育及配套技術研究與套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勵委員會,科技進步,省部二等獎,2015。
[2]劉衛國(5/11),耐蔭高產高蛋白套作大豆新品種的選育及配套技術研究與套用,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省部二等獎,2014。
[3]劉衛國(7/7),烯效唑乾拌種對小麥的調控機理與套用,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省部二等獎,200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