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蘇冰

劉蘇冰

劉蘇冰,55歲,漢族,中共黨員,博士,碩士生導師,原武警河南省總隊醫院副院長兼眼科主任,現任鄭州華廈視光眼科醫院院長,主任醫師。劉蘇冰從事眼科工作38年,專業技術5級的她帶領部屬成功開展眼科手術20萬餘例,治癒患者10萬多人,其中她親自主刀的屈光(近視、遠視、散光)手術就達18萬多例,治癒患者9萬多人。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概況

劉蘇冰劉蘇冰

劉蘇冰,她第一個在全軍和武警部隊引進國際上最先進的“準分子雷射治療屈光不正”項目;第一個在亞太地區開展CK治療老花眼項目;第一個在世界上為大猩猩成功實施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術並人工晶體植入術;第一個在東南亞地區開展視潛能開發治療弱視項目;先後出版了3部眼科醫學著作,其科研成果多次榮獲武警部隊科技進步獎和河南省科技進步獎。

榮譽

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等,當選武警部隊第一屆黨代會代表,河南省十屆、十一屆人大代表。2009年1月18日,榮獲第七屆中國十大女傑榮譽稱號。

個人事跡

一心向黨

劉蘇冰劉蘇冰

一心向黨,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始終保持立場堅定頭腦清醒。

劉蘇冰同志堅持把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支撐人生的精神脊樑和科學指南。她立場堅定,不論社會環境怎樣變化,始終把先進文化當作自己的精神旗幟矗立心中,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不變,經受住了種種考驗。
劉蘇冰常把自己比作一個“挑夫”,一頭擔著黨的重託,一頭載著患者的希望。在一次又一次的人生抉擇面前,她都把人生追求的坐標定位在黨的事業上,始終以事業為重,以大局為重,自覺地把人生追求融入黨的事業之中,在實踐中升華人生理想,在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
劉蘇冰出生在河南省的省會鄭州,高中畢業後,許多同學找路子、托關係,想方設法留在父母身邊,而她卻自願下鄉插隊,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在河南省確山縣瓦崗鄉當知青的日子裡,她鋤地、挑糞、割稻子、摘棉花樣樣活都乾。她說,下鄉的經歷讓自己懂得,人應該勇於奉獻,堅強向上。從那以後,她始終堅持著行醫為民的信條,牢記著自己作為一名人民軍醫的責任。
劉蘇冰以優異的成績從河南醫科大學醫療系畢業時,竟然不假思索地放棄了唾手可得的出國深造機會,毅然選擇了軍人這個崇高無尚的職業,成為武警河南總隊醫院一名軍醫。從此,劉蘇冰把全部的精力都傾注在她所熱愛的眼科醫學事業上,她人生歷程上建功立業的輝煌,便從這裡開始起步。
劉蘇冰全身心撲在科室建設上,把醫院眼科建設成了軍內外聞名的科室。以她在眼科界的名望,地方上很多大公司、大財團邀請她開辦眼科醫院,每當這個時候她總是說:“我不離開醫院,我是一名軍人,我要為部隊服務。”
幾十年來,不論時代怎樣變化,她始終把為人民服務當作一種政治責任,為民眾排憂解難總是充滿激情、總是千方百計、總是不遺餘力,展示了一名共產黨人具有崇高時代責任感的大情大愛;不論時代怎樣變化,始終帶頭踐行黨的創新理論,保持奮發有為的創新精神,完成了人生的一次次精彩跨越。
儘管已從醫30餘載,諸多榮耀加身,但她不願像很多人期望的那樣,徹底休息,過舒適、清閒的生活。
在她的觀念里:“只要世界上還有疾病患者,醫生就沒有所謂的成功。”
劉蘇冰教授在眼科醫學的道路上勵志前行30餘載,在本可以享受生活的年紀她選擇重新出發,在鄭東新區創辦鄭州視光眼科醫院。

醫術精湛

劉蘇冰劉蘇冰

醫術精湛,三十多年從醫生涯,18萬餘例屈光手術沒發生一起意外。劉蘇冰把“當一名好醫生”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把給病人送去光明視為自己最大的幸福。走出校門後,她一直從事臨床眼科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幾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即使在當上科主任、副院長、院長,成為名醫名刀後,仍然堅持管好每一個患者、查好每一次體徵、做好每一台手術、寫好每一份病歷,從未有絲毫懈怠。

在攀登醫學高峰的征程上,劉蘇冰不斷挑戰自我,敢於涉足許多同仁不敢問津的醫學前沿課題。她第一個在全軍和武警部隊開展準分子雷射治療屈光不正手術,被譽為“軍中第一刀”,至今已完成手術18萬餘例,手術總量全國第一;率先在河南省將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技術套用於臨床,治癒了上萬例白內障患者,使得醫院的白內障手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為世界珍稀動物大猩猩“尼寇”成功實施超聲乳化加人工晶體植入術,成為“大猩猩換眼世界第一人”;在亞太地區首家開展CK治療老花眼技術,在東南亞地區首家開展視潛能開發治療弱視項目,在河南首家成功開展準分子雷射角膜原位磨鑲術;開展後鞏膜加固術,解決了高度近視及進行性近視的難題;省內率先開展有晶體眼人工晶體植入術,矯治因準分子無法治療的超高度近視;開展了河南首例後鞏膜填塞治療視網膜色素變性,使遺傳病治療有了新突破。
劉蘇凍的病人多、手術多,在全院醫生中是眾所周知的事。她帶領的眼科每年收治的病人達全院收容量的十分之一,手術病人為全院手術量的四分之一,而且查閱她的手術記錄,一半以上都是患者的點名手術。在每年聯考、徵兵、招警等近視手術旺季,她常常是早上八點多走進手術室,出來時,已是凌晨二、三點了。2005年,她曾創造了日手術110人216隻眼的世界最高記錄,2006年7月,她又將這一紀錄刷新為132人261隻眼。

醫德高尚

大愛撒播,醫德高尚,在她眼裡,每一名患者都是親人,而在患者心中,她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劉蘇冰恪守“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高尚操守,在她的眼裡,病人都是親人,沒有高低之分、貴賤之別。她給許多高級幹部看過病,但從來沒有利用醫患關係的便利辦過一件私事。她給貧困患者看病也是一樣的熱情,一樣的周到細緻。她常說:“作為一個醫生,利用自己的技術去謀私利,是最可悲的,是最不講職業道德的。”近年來,科室和她個人先後為患者捐款捐物50餘次,拒收紅包10萬餘元,收到各種錦旗感謝信150餘面(封),被人民民眾親切地稱為“光明使者”。
劉蘇冰總是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就醫治病能讓患者省一分就省一分,儘量減輕患者的就醫負擔。作為省十屆、十一屆人大代表,每年她都要抽出一些時間,走村入戶,徵求民意,就健全和完善公共衛生防疫體系,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等問題向大會提交議案。去年6月初,劉蘇冰在三門峽市農村調研,當得知有二十多名老區民眾因患白內障無錢醫治導致失明時,劉蘇冰積極向醫院黨委匯報,最後研究決定,全免費為這些貧困老人治療白內障。出院那天,二十多名老人眼含熱淚站在大院裡,拉著劉蘇凍的手久久不願離去,並自發地齊聲唱起了“共產黨好”,在場民眾無不為之動容,場面催人淚下,感人至深。

弘揚傳統

弘揚傳統,自覺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具有高尚的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
劉蘇冰從醫三十多年來,始終繼承和發揚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用自己的行動傳播著文明和愛心,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時代精神,展現了新時期黨的醫務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在2007年初召開的醫院黨委擴大會議上,為表彰她的突出貢獻,醫院給予劉蘇冰30萬元的獎勵。而她卻當場決定,將其中20萬元捐獻出來,作為醫院的科研基金,當時,台上台下掌聲雷動,經久不息。不久後,她又通過相關部門的聯繫,將剩餘10萬塊錢資助了鄭州大學的10名貧困學生。
劉蘇冰是一個優秀的醫務工作者,也是一個稱職的母親和女兒,結婚以來,她一直很孝敬雙方父母、尊老愛幼,是鄰裡間都很認可的孝順女。生活日常開支,劉蘇冰能合理安排,克勤克儉,該花的一定花,不該花的從不浪費,在雙方父母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盡心盡力給予幫助。經常利用節假日和雙休日,帶上一些水果和營養品回去看望他們父母,老人們出現頭痛腦熱時,總是主動帶他們去醫院看病、拿藥,設身處地為老人著想。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她倡導塑造孩子自信、自強、自立、自尊的品質,引導孩子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健康生活的理念和對家庭、對長輩、對社會的責任感,並以自身模範的言行,教育孩子好好學習、誠懇為人,使孩子從小就在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與和睦向上的家庭氛圍中成長成材。2005年5月,劉蘇冰被河南省婦聯等部門表彰為“優秀母親”。


從一名普通軍醫成為一名高職技術幹部,眼科從靠一根銀針打天下發展成為擁有高中級專家13人,各種先進設備價值超千萬元,可開展各類眼科手術的綜合型知名科室。她本人先後獲河南省“巾幗成才獎”、“百名巾幗科技成才獎”,河南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2002年被評為“河南省十大女傑”。同年,當選為河南省十屆人大代表,河南省婦聯十屆執委;2004年被全國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她帶領的眼科經濟效益也連年實現持續上升,連續多年被總隊評為先進單位,榮立集體二等功一次、集體三等功一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