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莘

劉莘

劉莘,女,碩士學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社會兼職:《行政法學研究》副主編、中國法學會行政法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監察學會理事、北京市法制辦複議委員會(專家)委員、交通部專家諮詢委員,主要研究領域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立法法;主要講授課程中國行政法、英國行政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立法法;外語語種 英語。因病醫治無效,不幸於台北時間2018年12月25日19點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3歲。

出國經歷

1994年8月-1994年11月,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訪問學者;
1995年3月,日本,第一屆東亞行政法學會成立大會暨行政法研討會;
1997年9月,荷蘭,國家賠償法國際研討會;
1998年8月-1999年1月,美國錫拉丘斯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2000年5月,日本,第二屆東亞行政法學研討會;
2002年10月,訪問義大利、德國,考察行政訴訟的有關問題;
2003年1月,訪美耶魯大學,探討中國行政訴訟法的修改問題;
2003年12月,美國舊金山,行政程式法研討會討論中國行政程式法(草案)問題;
2004年6月,訪問葡萄牙、荷蘭、英國、丹麥、瑞典,考察行政訴訟法問題;
2004年12月,政法大學校際關係訪問團,訪問紐西蘭、澳大利亞七所大學;
2006年3月,出訪英國,就行政裁判所訪問多個單位(裁判所三個,法院兩個,學校一個)

人物逝世

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著名行政法學家劉莘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不幸於台北時間2018年12月25日19點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3歲。

代表作

《行政立法研究》
《國內法律衝突與立法對策》
《行政法熱點問題》
《行政法學新論》
《行政複議法講話》
《行政法學新理念》

學術觀點

關於行政立法的研究

首次對國內外的行政立法問題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認為《立法法》在總結了二十多年行政法發展的經驗教訓以後,在立法許可權劃分、立法程式、立法監督等重大問題上均有建樹,但比起西方法治已開發國家而言仍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在研究授權立法時,認為我國立法法規定的授權主體多,授權過於籠統,法律應該對授權事項作出規定,避免不必要的授權;在研究行政立法程式時,認為我國民眾參與的程式設計明顯不足,應該加強民眾在行政立法中的參與,以提高行政立法的民主性等。代表作:《行政立法研究》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關於誠實信用原則的探討

是國內最早探討將誠實信用原則引入行政法的學者之一,不僅系統闡述了誠實信用原則在行政法上的內涵、地位和作用,而且提出並論證了建構誠信政府的意義和路徑。認為誠實信用原則適用於行政法的理論根據在於政府與人民憲法上之委託關係,誠信是政府合法性的重要基礎,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誠實信用原則是行政法上之最高形式。因此,行政法中明確規定誠實信用原則,既有利於確立行政法上的衡平制度,也有助於建立誠信政府。代表作:《誠信政府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

關於行政許可

認為行政許可是典型的“復效”行政行為,不僅對許可申請人的權益產生影響,也對其他人的權益產生影響,因此,在行政許可中,利益平衡應是行政機關關注的重點。代表作:《利益平衡——〈行政許可法〉的關注重點》,《法學》2003年第10期

關於應急狀態下的行政法基本原則

認為緊急狀態是一個憲政概念,是為解決社會非常狀態下的政府權力運作和公民權利保護之間問題的制度設計。在緊急狀態下,行政緊急權力必須合乎憲法和法律,必須體現法律的目的和精神。因此,行政緊急性原則並沒有脫離行政法治原則,依法行政下的子原則在緊急狀態下依然適用。代表作:《應急狀態下的行政法基本原則》,載馬懷德主編:《應急反應的法學思考》,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版。

關於行政行為的效力

最早將具體行政行為的效力與效果進行了區分,認為行政行為具有公定力、確定力、拘束力和執行力,且這些效力都不是相對的。代表作:《具體行政行為效力初探》,《中國法學》1998年第5期

關於行政程式

認為我國雖然在各類型的行政法中規定了行政程式,但仍有必要制定一部統一的行政程式法典。因為統一行政程式法典可以解決行政機關規避法律的問題,有助於保障程式,可以節約立法資源,便於執法。代表作:《制定行政程式法的必要性》,《人民法院報》2005年4月25日B1版

關於行政決策

首次從法治政府的背景下探討行政決策的民主化與科學化問題,並將行政決策與行政立法進行了比較研究。認為行政決策必須納入法治政府建設的大背景下,走法治化的道路。因此,必須在決策系統,包括決斷系統、信息系統和諮詢系統以及決策程式和決策監督方面都要做到法治化,在此過程中,尤其要強調公民的民主參與制度的價值和功能。代表作:《法治政府與行政決策、行政立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關於軟法與非強制行政行為

對軟法的概念進行了梳理和分析,認為軟法突破了傳統的法概念,將軟法界定為是指不依靠國家強制力執行,有實際效力且不違背法的根本價值的行為規則。對軟法與非強制性行政行為的關係進行深入探討,認為軟法是規則,非強制性行政行為是行為,非強制性行政行為是軟法的產生方式之一,非強制性行政行為是軟法實現其效力的途徑之一。代表作:《試析軟法與非強制行政行為》,載羅豪才主編:《軟法與公共治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版。

科研項目

·國內法律衝突及立法對策 ,主持人,1999年10月法務部項目(已結項)
·誠信政府研究 ,主持人,2002年6月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已結項)
·行政程式研究,參與人,國家九五重點課題(已結項)
·政府財政關係立法研究 ,主持人,2006年中國政法大學校級人文社科項目(項目進行中)
·法治背景下的社會預警機制和應急管理體系研究,子課題負責人,2006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項目進行中)
·征地補償安置爭議裁決制度研究,子課題負責人,2006年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項目

科研成果

教材與專著類

《行政訴訟法學》(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誠信政府研究》(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
《軟法與公共治理》(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法治政府與行政決策、行政立法》(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2月
行政法治文苑》(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行政法學》(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合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3月
《當代中國行政法》(合著),中國方正出版社,2005年1月
《行政法學教程》(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2月
《行政訴訟法學教程》(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2月
《行政法學新論》(合著),中國方正出版社,2004年1月
《行政法學》(合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國內法律衝突及立法對策》(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5月
《行政立法研究》(獨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5月
《行政訴訟法原理》(合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
《行政法前沿問題研究》(合著),當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3月

論文類

《政府公信力就是影響力號召力》,《法制日報》第3版,2007年6月26日
《制度性柵欄,它縱容了就業歧視》,《法制日報》第3版,2007年6月12日
《強化激勵機制才能推動公眾參與》,《法制日報》第3版,2007年5月31日
《規範檔案也能監督》,《檢察日報》第6版,2007年4月30日
《全社會都來關心青少年是我們社會的希望所在》《檢察日報》第6版,2007年4月16日
《立法委託起草尚需配套制度支持》,《法制日報》第3版,2007年3月28日
《財產徵收中公共利益的確定》(與陶攀合作),《法治研究》(浙江省社科院刊物),2007年第3期
《環境保護既要行政升格又要法律升級》, 《法制日報》第3版,2007年1月30日
《功能視角下的行政訴訟類型法定化》(與李大鵬合作),“WTO與司法審查”研討會論文,2006年11月
《論行業協會調解——制度潛能與現狀分析》(與李大鵬合作),《當代中國行政法的源流——王名揚教授九十華誕賀壽文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
《禁令合理與否取決於民眾立場》,《法制日報》第3版,2006年11月7日
《現代行政法與和諧社會》(與李燕合作),《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
《輔助性原則與行政體制改革》(與張迎濤合作),《行政法學研究》,2006年第四期
《徵求民意是法治的應有之義》,《檢察日報》第六版,2006年10月16日
《社保基金的法律定位為何令人關注》,《檢察日報》第六版,2006年9月4日
《不違章都難源於行政行為不合理》,《新京報》A03版,2006年8月29日
《公共利益:物權法要擺脫的困境》,《法制日報》第三版(本報特約評論員),2006年8月29日
《政府幫銀行討債背後的角色錯位》,《法制日報》第三版(本報特約評論員),2006年8月24日
《叫停孟母堂真是依法行政嗎?》,《檢察日報》第六版,2006年8月14日
《地方政府GDP注水折射統計體制缺失》,《法制日報》第三版(本報特約評論員),2006年8月10日
《簡訊評幹部應當叫停》,《法制日報》第三版(本報特約評論員),2006年7月18日
《行政訴訟被告資格若干問題探討》(與王達合作),《法律適用》,2006年第8期
《普通債權人行政訴訟原告資格的特定情形——對“法律上利害關係”的理解》(與王達合作),《人民司法》,2006年第7期
《廉價政府還需要相應的制度建設”》,《法制日報》第6版,2006年6月7日
《暫停獻血指標彰示法治的回歸》,法制日報,2005年12月
《憲法徵收補償條款的解讀》,行政法的中國之路(論文集),2005年12月
《制定行政程式法的必要性》,人民法院報,2005年4月
《公共利益概念辨》,嶽麓法學評論,2005年5月
《論大學自治的限度》,河南社會科學,2005年
《現代行政法與行政相對人權益的保護》,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
《行政複議制度近期可能的改革》,行政法學研究,2005年
《立法:在前行中完善》,北京人大,2004年11月
《利益平衡——行政許可法的關注重點》,法學,2003年10月
《法制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法制日報,2003年7月
《誠實信用原則在行政法上的運用》,嶽麓法學評論,2003年5月
《政府信息公開研究》,政法論壇,2003年2月
《行政法上之誠信原則芻議》,行政法學研究,2002年11月
《行政不作為案件中“法定職責”的含義》,人民法院報,2002年10月
《情報公開法若干問題研究》,公法研究,2002年10月
《公證書是否可訴》,人民法院報,2002年1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