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承傳

《劉伯承傳》,是《劉伯承傳》編寫組編著,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劉伯承傳》編寫組 著

劉伯承傳

ISBN:10位[7800921018] 13位[9787800921018]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定價:¥45.00 元

內容提要

《當代中國人物傳記》叢書是一項反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鞏固、發展、繁榮做出傑出貢獻的歷史人物光輝業績的宏偉工程。

它的主人公包括: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其中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傳記,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寫、出版),中國人民解放軍功勳卓著的元帥、將領,參與新中國創建大業的各民主黨派領導人和各個方面的著名愛國人士,貢獻突出的著名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勞動模範,以及為中國民主革命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國際主義戰士。

這些傳記的意義遠遠超越記述個人生平的範圍,它們是新中國開國史、建國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奠基史、創業史的濃縮,是中華民族一份永遠值得倍加珍視的寶貴精神財富。

編輯推薦

《劉伯承傳》是根據中共中央書記處、中央軍委和總政治部的決定,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編寫的一部元帥傳記。

該書56萬餘字,分為24章100節,選用了45幅珍貴的照片,反映劉伯承一生中各個時期的活動情況。書中真實準確而形象地記敘了劉伯承長達70餘年的鬥爭生涯,以他的足跡為線索反映了中國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再到社會主義建設的社會變遷和時代風雲,展現了他和鄧小平共同率領的軍隊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的英雄業績;詳盡而又概括地介紹了他出類拔萃的軍事理論,他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所作出的獨特貢獻,特別是他那極其豐富的指揮藝術、作戰謀略和軍事教育經驗,對人民解放軍的發展壯大和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發揮的重要作用;全面而又重點地謳歌了他高尚的道德風範和優秀品質。

目錄

第一章 “泥腳文人”的愛子

第一節 家世

第二節 最初的腳步

第二章 川中名將

第一節 將校學堂的優等生

第二節 手執青鋒衛共和

第三節 血灑豐都

第四節 護法戰爭著聲威

第五節 討賊戰爭多磨難

第三章 舉義瀘順

第一節 加入中國共產黨

第二節 誓師順慶

第三節 苦戰瀘州

第四章 南昌起義的參謀長

第一節 待命武漢

第二節 主持參謀團

第三節 隨軍南征

第四節 留學蘇聯

第五章 從白區到根據地

第一節 長江局軍委書記

第二節 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

第三節 紅軍總參謀長

第六章 長征

第一節智取遵義

第二節 巧渡金沙江

第三節 彝海結盟

第四節 強渡大渡河

第五節 與張國燾的鬥爭

第六節援西軍司令員

第七章 到敵人後方去

第一節 抗日誓師

第二節 東征途中

第三節 首戰告捷

第四節 重疊的待伏

第五節 紮根在晉冀豫邊

第八章 厲馬太行

第一節 日軍的“傷心嶺”

第二節 急襲長樂村

第三節 兵出平原

第四節誘伏香城固

第九章 虎狼夾擊的歲月一

第一節 前門打虎

第二節 後門拒狼

第三節 交通鬥爭

第四節 鏖兵正太路

第五節 激戰關家垴

第十章 敵進我進

第一節 無規律對有規律

第二節 突破鐵桶陣

第三節 慶祝五十壽辰

第四節 勇渡難關

第五節 開創敵後武工隊

第六節 在延安

第十一章 針鋒相對

第一節 上黨雄風

第二節 邯鄲勝算

第三節 新鄉的唇槍舌劍

第十二章 鏖戰冀魯豫

第一節 一出隴海路

第二節 定陶大捷

第三節 從“牛抵角”到“回馬槍”

第四節 猛虎掏心

第五節 二出隴海路

第六節 豫北反攻

第十三章 千里躍進大別山

第一節 “狼山戰捷復羊山”

第二節 提前躍進

第三節 三出隴海路

第四節 第二個“草地”

第五節 狹路相逢勇者勝

第六節 探水涉淮河

第十四章 戰略展開三回合

第一節 立足生根

第二節 縱橫馳騁

第三節 開闢中原

第十五章 中原逐鹿

第一節 “這裡就是逐鹿場”

第二節 西出襄樊

第三節 大戰前的整軍

第十六章 決戰淮海

第一節 調虎進山

第二節 關門打狗

第三節 圍師不闕

第十七章 揮師過大江

第一節 敵前渡江

第二節 千里追擊

第三節 首任南京市長

第十八章 解放大西南

第一節 大迂迴,大包圍

第二節 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

第三節 統戰工作的模範

第十九章 治軍必先治校

第一節 “還是讓我去辦學校吧”

第二節 中南海的燈光

第三書創建軍事學院的意見書

第四節 火紅的校旗

第二十章 向正規化、現代化進軍

第一節 建立正規制度

第二節 學習新兵種學術

第三節 來自朝鮮前線的匯報

第四節 送“金鑰匙”的人

第五節 臨淮關演習

第二十一章 尊師重道

第一節 “任”“教”並重

第二節 “打敗仗的教打勝仗的”

第三節 給教員行“加冕大禮”

第四節 “水龍頭”與“重工業”

第五節 清涼山——紫金山

第二十二章 三更燈火五更雞

第一節 幾番心血一堂課

第二節 大連休假

第三節 在全軍高幹會議上

第四節 組織國家考試

第五節 培養高級將領

第六節 建院五周年

第二十三章 一九五八年的風波

第一節 風波的緣起

第二節 原則的爭論

第三節 懷仁堂的掌聲

第二十四章 有口皆碑

第一節 “編外參謀”

第二節 “眼不見心也煩”

第三節 帥門家風

第四節 “十萬軍帳哭劉公”

劉伯承生平大事年表

後記

書摘

1923年秋冬,劉伯承一直在成都治傷。困擾著他的不僅是身體的創痛,更多的是對前途的憂慮。劉伯承因傷離開部隊後,討賊戰事由勝轉敗,先是重慶得而復失,隨後成都也遭到敵人的重兵威脅。這一方面是因為討賊軍在勝利面前產生驕惰心理,領導層各懷私利,只關心自身勢力的擴大,不想繼續協力作戰。前敵總指揮賴心輝屬四川邊防軍系統,不願看到熊克武第一軍勢力因戰勝而強大,競在攻占重慶後按兵不動,坐失乘勝進軍的良機。另一方面敵軍重新集結力量,吳佩孚任命劉湘為川康善後督辦,取代袁祖銘統領所有對討賊軍作戰的軍隊,隨即進行了連續的反攻。訊息傳來,劉伯承既痛心於討賊軍的失利和四川形勢的再度逆轉,又不得不認真思考今後的歸宿。

正在這時,吳玉章給他以極大的關懷。吳玉章是老同盟會員,曾參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政府的鬥爭,是四川各界很有聲望的人物。他與劉伯承的交往十分密切。當時,吳玉章任成都高等師範學校校長,和惲代英、楊圈公等人創辦《星期日》等刊物,鼓吹新文化、新思想,熱情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還派人深入到工人、農民中做宣傳和組織工作,在當地具有較大的影響。

吳玉章深知劉伯承的為人,對他的出眾學識、高尚情操和憂國憂民的精神十分欽佩。對於他的軍事才能,更是格外賞識。吳玉章幾乎每隔三五日就要到他的住處,一面探視病情,一面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後來,通過吳玉章的介紹,劉伯承結識了楊圈公。

楊圈公是四川潼南人,早年留學日本。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從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宣傳活動,積極投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並留心物色優秀人才,醞釀建立共產黨組織。

這兩位革命者相識以後,交往十分密切。劉伯承曾經回憶說:“1924年我在成都與圈公同志一起,可以說朝夕不離,論說當時局勢。”這時在吳玉章、楊圈公二人的影響下,他的思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漫長的革命道路上揭開了嶄新的一頁。

楊圈公在接觸中了解到劉伯承十幾年來摸索革命道路始終不渝的精神和救國救民的一片赤忱,以及作為一個革命者的高貴品質和卓越的軍事才能。1924年1月2日,楊圈公在日記中寫道:“伯承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于軍人中尤其罕見。返川許久,閱人不可謂不多,天才何故如此罕出。”1月4日他又在日記中寫道:“伯承機警過人,並且很勤學的,頭腦也異常清晰,不是碌碌者比;又兼有遠大志向。得與之交,我心內是很快活的。目前我們雖說不上深厚的感情來,但我已決意與渠長久交好,因他堪當益友之列,並可同行於一個道路。”

劉伯承素以“深思斷行”為格言,為人處事喜歡獨立思考,絕不隨波逐流。對於社會上的各種觀點、主義,他都要一一加以認真地思索和研究,決不輕易表示贊同或反對。但是,當他一旦認定了一個目標,他就毅然下定決心,非要走到底不可。他從接觸共產主義思想到接受它,直至加入中國共產黨,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有一次,曾在將校學堂與劉伯承相知,這時已參加社會主義青年團的陳紫輿,熱心勸說劉伯承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嚴肅認真地回答說:十幾年來的生活經驗,使我悟出一條道理,就是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先搞清其中的真諦。我從參加辛亥革命至今,所見所聞已經不少了,川軍那裡我是決定不回去了。但是,當今的中國應該向何處去,哪一種主義最合乎中國的國情,還應當深思熟慮才穩妥。如果一見旗幟就拜倒,我覺得太不對了。因為我對於各派都沒有十分的研究,正準備極力深研,將來才能確定自己的道路。

楊圈公在一旁聽後,感慨不已,對劉伯承真誠、坦率的態度肅然起敬。當天,他在日記中讚嘆說:“這是何等的直切,何等的真誠喲!比起那因情而動、隨波而靡的人來,高出萬萬倍。此後擬設法使其從本方向走。若能達到目的,又多一臂助。”

如果說,在1923年末,劉伯承還處於觀察、思索、比較、選擇的階段,甚至於還難於割捨舊的生活;那么,到了1924年春,在經過反覆研究和深入思考之後,他已經自覺地、明顯地開始向共產主義接近。

當時,四川討賊戰爭形勢日趨不利,成都危在旦夕。熊克武、但懋辛等人親自出馬,敦促劉伯承帶傷上陣,以挽救戰局。賴心輝托王爾常傳話,說他要請劉伯承擔任師長。劉伯承嚴肅地回答說:“爾常,你我相處這么多年,難道還不曉得我的志向么?岳武穆云:‘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我從軍數年,向來不顧個人性命,家中更無私蓄,遇敵時便可奮不顧身,為的是救國救民。重現在的世道,內憂外患,國將不國;官壓兵擾,民將不民。我衝鋒陷陣十多年,為的是拯民於水火,不是為了博取虛名和顯示榮耀啊。這些當權者總是汲汲於一己之私利,我算是看透他們了。順利時不肯委以重任,一旦時勢危急又想以爵祿相誘,真是有眼無珠!”

為了擺脫說客們的糾纏,劉伯承決定赴犍為縣五通橋(今屬樂山縣)張仲銘的家裡靜養。在這裡,劉伯承一面養傷,一面繼續深入地研究新的革命理論。1924年夏末,因熊克武第一軍勢力被逐出四川後,劉湘、楊森等一手控制了政權,大肆迫害進步人士,吳玉章在成都不能立足,也輾轉到了犍為。他告訴劉伯承中國共產黨成立和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地開展革命活動的情形。劉伯承聽後,心情十分激動,當即表示要隨吳玉章出川到外地進行考察,尋找中國共產黨。

1924年秋末,劉伯承和吳玉章等人取道貴州、湖南到達上海。在上海,他看到工人運動的浪潮洶湧澎湃,親自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登上政治舞台以後的重大作用,從中看到了中國的希望。此時,國共兩黨的合作已經開始,共產黨人給國民黨帶來了新的生機,廣東革命政府日益鞏固,革命局面蒸蒸日上……這一切給劉伯承以極大的鼓舞。

1925年2月,劉伯承隨吳玉章由上海赴北京,見到了中國共產黨北方區委負責人之一的趙世炎和四川籍中共黨員童庸生等人,詳細了解到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經過和活動情況。1925年5月,隨吳玉章南返上海,看到了轟動全國的“五卅”運動。當時,中共中央確定吳玉章留在國民黨內做統一戰線工作,並去廣州同國民黨中央聯繫,準備回川後整頓國民黨組織。6月下旬,劉伯承又隨吳玉章從上海經香港到廣州。離川前,楊周公曾鼓勵劉伯承到黃埔軍官學校去當教官,發揮軍事方面的特長。經吳玉章的引薦,劉伯承見到了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這時適逢省港大罷工爆發,英、法帝國主義出動軍隊鎮壓,造成著名的“沙基慘案”。他覺得直接參加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鬥爭更有意義,於是在7月初同吳玉章又返回四川。半年多的考察,從西到東,又從北到南,使劉伯承大開眼界。中國人民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迅速地覺醒,反帝怒潮像火山一樣爆發,對他的思想產生了極深刻的影響,他初步認定中國共產黨是拯救中國的希望所在。

劉伯承以新姿態投入了四川的革命活動。他雖然未參加共產黨的組織,但堅決遵從黨的指示進行工作,協助吳玉章、楊圈公等人整頓四川的國民黨組織,跟國民黨中的右派分子進行鬥爭。同時,利用自己在川軍中的關係和影響,在軍隊和政界的中、上層進行活動。在政治鬥爭的戰場上,表現出堅定的革命立場和頑強的鬥爭精神。

1926年5月,經楊圈公和吳玉章兩人的介紹,劉伯承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至此,他完成了從革命民主主義者向共產主義者的轉變,並以實際行動證明,他不愧是一位堅貞的共產黨員和卓越的無產階級戰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