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三姐[蘇里執導電影]

劉三姐[蘇里執導電影]

《劉三姐》是長春電影製片廠1960年攝製的故事片,著名導演蘇里代表作。影片主要講述了劉三姐用山歌反抗財主莫懷仁的故事。是中國大陸第一部風光音樂故事片,為我國影壇奉獻了一枝奇葩,曾獲得巨大轟動,在港、澳及東南亞放映時,被譽為“山歌之王”。在馬來西亞被評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在1963年舉辦的第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評選中,獲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樂獎,最佳美工獎和最佳男配角四項大獎。當年它在香港放映時曾和好萊塢打擂台,創造了連映數十天至今無法突破的票房奇蹟,劉三姐的拍攝地陽朔一夜成名,僅那棵著名的大榕樹每年還為當地創造800萬的收益。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劇照劇照
風景如畫的桂林,壯族民眾劉二劉三姐兄妹,與老漁夫、阿牛哥、舟妹住在一起親如一家,過著勤勞而幸福的生活。劉三姐和姑娘們喜歡在山上邊採茶邊唱歌。地主莫懷仁霸占茶山禁止百姓採茶,但鄉親們在劉三姐的鼓舞下拔掉了禁止採茶的牌子。莫懷仁氣急敗壞,又想禁止百姓唱歌。劉三姐與莫懷仁打賭,只要他在對歌中取勝,就可以禁歌。莫懷仁請來秀才與劉三姐對歌。百姓紛紛前來觀看。劉三姐機敏過人,用山歌戰勝了對手,莫懷仁狼狽逃走。但他不甘失敗,又出毒計,把劉三姐搶到家中百般威脅,劉三姐堅貞不屈,阿牛勇敢地闖進莫家將劉三姐救走,莫懷仁帶領家奴乘船追趕,百姓幫助劉三姐逃走。劉三姐和阿牛用山歌表白了彼此心意。封建官府下令禁歌,劉三姐帶領鄉親們用歌聲進行反抗,但在封建黑暗勢力的壓迫下,劉三姐被迫離開。但她繼續在新的地方,用自己的歌聲鼓舞民眾,喚起大家與封建勢力做鬥爭。

演職員表

演員表

劇照劇照
劉三姐飾演者黃婉秋
阿牛哥飾演者劉世龍
劉二飾演者梁音
老漁夫飾演者張巨光
莫懷仁飾演者夏宗學
舟妹飾演者張文君
莫進財飾演者賀汝瑜

職員表

作曲:雷振邦
主唱:傅錦華李敏玲
配音:張桂蘭

角色介紹

劉三姐|演員黃婉秋
劉三姐是一位聰明、美麗的壯族姑娘,擅長用山歌來讚美勞動、讚美自然和讚美愛情,並用山歌來抗議舊中國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和壓迫。
莫懷仁|演員夏宗學
財主莫懷仁見三姐美貌,欲強占為妾,遭到拒絕後懷恨在心。莫懷仁企圖禁歌,被三姐用山歌駁得理屈詞窮;請來三個秀才與三姐對歌,又大敗而歸。莫懷仁惱羞成怒,便勾結官府抓捕三姐。
阿牛|演員劉世龍
老漁夫的兒子阿牛,和劉三姐暗暗相戀,後來和劉三姐一起抗爭,救出了被囚禁的劉三姐,兩人一起離開。
老漁夫|演員劉巨光
深受莫懷仁毒害的老漁夫收留了劉三姐,後來老漁夫又勸住了劉二,叫他不要怕財主莫懷仁。
劉二|演員梁音
劉三姐的哥哥,後來找到了失散的劉三姐,但擔心受到地主的迫害,想阻止劉三姐繼續唱歌。

音樂原

歌名 作詞 作曲 歌手 備註
山歌好比春江水 包玉堂、宋德祥、江波等廣西藝術家 包玉堂、宋德祥、江波等廣西藝術家 傅錦華 本是歌舞劇《劉三姐》的插曲,後經喬羽、雷振邦改編成為《劉三姐》主題歌

幕後花絮

《劉三姐》在陽朔拍攝時,當地學生聽說有人拍電影,課也不上了,從學校里跑出來看熱鬧。
在拍攝劉三姐拋繡球那段戲時,因為導演蘇里不滿意,要求一遍遍重來,最後把黃婉秋給罵哭了。
因為《劉三姐》的影響,拍攝地陽朔的一顆大榕樹成了旅遊景點。
《劉三姐》在北京演出後,相聲演員馬季便推出一個相聲《打電話》介紹了影片。

獲獎情況

1963年《劉三姐》獲得第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攝影:郭鎮鋌、尹志
1963年《劉三姐》獲得第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音樂:雷振邦
1963年《劉三姐》獲得第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童景文、張起旺

幕後製作

人物原型

劉三姐為唐代壯族農家女,自幼陪穎過人,被視為“神女”。她十二歲能通經傳,指物索歌,開口立就。自編自唱,歌如泉涌,優美動人,不失音律,故在當地有“歌仙”的美譽。

主題曲

雷振邦在沒有運用西方音樂技巧來對這些山歌進行修改。而在歌詞的創作上,劇組也並沒有刻意要加強控訴的內容,重新創作一些指向性過於明顯的語句,更多還是在大量壯族民歌的基礎上,經過編選和加工的形式,原汁原味的保留了這些民歌比喻生動、諷刺幽默、純真質樸,以及處處有生活小哲理的特點。

影片評價

《劉三姐》有著精美的對歌,膾炙人口,鏗鏘有力,既有一些“野”的味道,又有民族氣質,宛如灕江水般清澈。劉三姐的歌是在艱辛的勞作和大自然的靈氣中產生的,所以能張口就來,渾然天成。(光明網評)
作為文藝作品,《劉三姐》的主題仍是勞動人民與壓迫階級之間的對抗,只是這種對抗卻沒有了血與火的殘酷,而是巧妙地以唱山歌的形式進行,充滿了機智、詼諧、娛樂的元素,以及廣西民族歌舞藝術本身所特有的優美。這使得《劉三姐》從誕生之初就有別於當時多數文藝作品苦大仇深的特點,與生俱來地帶有輕鬆、優美的喜劇血統。正是這一特色,使得《劉三姐》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廣大人民民眾喜歡。

影片爭議

主題曲署名紛爭

劉三姐劉三姐
《劉三姐》的主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因《劉三姐》的影響導致諸多大型演唱會等字幕署名作詞為喬羽,作曲為雷振邦,因此歌舞劇《劉三姐》6位改編執筆人中的宋德祥、江波,以及鄭天健之子鄭金通、卞璟的外孫農傑,共同起訴喬羽侵害《山歌好比春江水》署名權,喬羽聲明歌曲非其原創。
2015年2月5日,歌舞劇《劉三姐》再次狀告喬羽。

抄襲

1999年,彩調劇《劉三姐》的作者狀告喬羽侵權,起訴喬羽擔任編劇的電影《劉三姐》剽竊了彩調劇《劉三姐》。

文革遭禁

文化大革命時期,《劉三姐》被作為“大毒草”受到極其嚴厲的批判,所有參與創作的成員都受到了牽連。後來詩人何其芳傳達毛主席的指示說《劉三姐》反壓迫,是革命的。這句話令對《劉三姐》的批判緩和了下來。

精彩對歌

秀才:百花爭春我為先(陶),兄紅我白兩相連(李),旁人唱戲我挨打(羅),名士風流天下傳。
三姐:姓陶不見桃結果,姓李不見李花開;姓羅不見鑼鼓響,蠢才也敢對歌來。
秀才:赤膊雞仔你莫惡,你歌哪有我歌多;不信你往船上看,船頭船尾都是歌。
三姐:不懂唱歌你莫來,看你也是一蠢才;山歌都是心中出,哪有船裝水載來。
秀才:小小黃雀才出窩,諒你山歌有幾多;那天我從橋上過,開口一唱歌成河。
三姐: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萬八千籮;只因那年漲大水,山歌塞斷九條河。
秀才:不知羞,井底青蛙想出頭;見過幾多天和地,見過幾多大水流。
三姐:你住口,我是江心大石頭;見慣幾多風和浪,撞破幾多大船頭。
秀才:一個油筒斤十七,連油帶筒二斤一;要是你能猜得中,我把香油送給你。
三姐:你娘養你這樣乖,拿個空筒給我猜;送你回家去裝酒,幾時想喝幾時篩。
秀才:三百條狗交給你,一少三多四下分;不要雙數要單數,看你怎樣分得均。
(三姐:舟妹,你來對。舟妹:嗯。)
舟妹:九十九條圩上賣,九十九條臘起來;九十九條趕羊走,剩下三條(財主請來)當奴才。
秀才:見你打魚受奔波,常年四季打赤腳;不如嫁到莫家去,穿金戴銀住樓閣。
(舟妹因遭到調戲羞憤難過,劉三姐憤而開聲。)
三姐:你愛莫家錢財多,穿金戴銀住樓閣;何不勸你親妹子,嫁到莫家作小婆。
秀才:你發狂,開口敢罵讀書郎;惹得聖人生了氣,從此天下無文章。
三姐:笑死人,勸你莫進聖人門;若是碰見孔夫子,留神板子打手心。
秀才:真粗魯,皆因不讀聖賢書;不讀四書不知禮,勸你先學人之初。
三姐:莫要再提聖賢書,怕你越讀越糊塗;五穀雜糧都不種,餓死你這人之初。
秀才:你莫囂,你是朽木不可雕;常言萬般皆下品,自古惟有讀書高。
三姐:笑死人,白面書生假斯文;問你幾月是穀雨,問你幾月是春分。
秀才:勸你休要惹禍災,莫家有勢又有財;官家見他讓三分;閻王見他要下拜。
你若順了莫公意,莫公自有好安排;在家讓你日不曬,出門三步有人抬。
三姐:莫夸財主家豪富,財主心腸比蛇毒;塘邊洗手魚也死,路過青山樹也枯。
三姐:好笑多,好笑老牛跌下河;若還老牛泡死了,拿起尖刀慢慢剝。

影迷評價

1960版劉三姐經典電影是新中國電影史上一部留給世人最深刻、最難忘、最懷念、最優秀的巔峰之作!雖然已過半個世紀,但仍然深深銘刻在世人心中。不止給年輕一代留下深刻印象,特別是上一輩、老一輩人們,更留下難忘的回憶,永遠記在他們的腦海里!當然,一部成功的作品,離不開該電影幕後製作人員的努力。劉三姐扮演者黃老師,還有著名導演等等,沒有這些人,就沒有我國歷史上的這部最經典、最成功、最有價值的作品。號召全國所有1960版劉三姐影迷,一起聯合起來成立劉三姐qq群,讓全天下劉三姐影迷們走在一起,共同分享劉三姐的故事、歷史、資料,讓劉三姐永遠永遠一代一代流傳下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