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語漢字]

劉[漢語漢字]

“劉”字本意:名詞,斧鉞一類的兵器,古代為皇權之象徵。一人冕,執劉,立於東堂。——《書·顧命》。 劉姓為中國主要姓氏之一,全國劉姓人口排名第四。在中國歷史上,劉姓是登基稱帝人數最多的姓氏。在中國古代有“劉天下,李半邊”說法,而在中國北方則有“張王李趙遍地劉”的說法。劉姓在韓國亦有分布。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劉
劉

拼音:liú簡體字:劉

簡體部首:刂

簡體部首外筆畫:4畫

簡體總筆畫:6

繁體部首:刂

結構:左右

繁體部首外筆畫:13畫

繁體總筆畫:15

簡體筆順:點 橫 撇 捺 豎 豎勾

繁體筆順:撇豎提 點 橫折勾 撇 捺 橫 豎 橫 橫 點 點 豎 豎勾

劉

五筆86&98:YJH

倉頡:YKLN

筆順編號:413422

四角號碼:0240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218

區位碼:3385

劉

智慧型ABC雙打:LR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字形對比

英文翻譯

1. a Chinese family name

2. Symbol of imperial power

詳細字義

劉 liúㄌㄧㄡˊ

1.“劉”字本意:名詞,斧鉞一類的兵器,古代為皇權之象徵。

一人冕,執劉,立於東堂。——《書·顧命》。

孔傳》:“劉,鉞屬。”

孔穎達疏 引 鄭玄 曰:“劉,蓋今鑱斧,”

廣雅·釋器》:“劉,刀也,”

正字通·刀部》也解釋說:“劉,鉞屬。”

2.動詞,誅殺、殺戮(形聲,從金,從刀,丣( yǒu)聲。本義:殺,戮)。

《爾雅·釋詁上》說:“劉,殺也,”

勝殷遏劉,耆代爾功。——《詩·周頌·武》

重我民,無盡劉。——《書·盤庚上》。

孔傳:“劉,殺也。”

秦晉宋衛之間謂殺曰劉,晉之北鄙亦曰劉。——《方言》卷一

芟夷我農功,虔劉我邊垂。(虔:殺戮)。——春秋·左丘明《左傳·成公十三年》

3.動詞,克,征服。《爾雅·釋詁上》又說:“劉,克也。”

“ 鹹劉商王紂,執矢惡臣百人。”——《逸周書·世俘》

4.動詞,陳,鋪陳。《爾雅·釋詁上》又說:“劉,陳也。”

5.動詞,凋謝、凋殘。《中文大辭典》說:“劉,樹木枝葉稀疏而不均也。”

“ 靡草不凋,無木不劉。”——明· 劉基《擢彼喬松》

6.名詞,指一種果樹,也叫“劉子”。《爾雅·釋木》說:“劉,劉木弋。”郭璞註解說:“劉子,生山中,實如梨。酢甜核堅,出交趾。”

7.形容詞,通“懰”“ 嬼”,美好貌。

8.通“瀏”,回也。《淮南子·原道》:“劉覽偏照,復守以全。”高誘註解說:“劉覽,回觀也。”

9.與“鎦”字通用。《集韻》:“鎦,或作劉。”

10.地名。《左傳·隱公十一年》記載:“一取鄔、劉……”。這個劉就是地名,在今河南鄭州附近。

11.河流名。《水經注·洛水》記載:“合水北與劉水合。”

12、用作人名。如周朝先祖古代周族首領公劉

《詩·大雅·公劉》篇名。周人史詩之一,上承《生民》,下接《緜》,敘述古代周族首領公劉帶領周民自邰遷豳、初步定居並發展農業的史績。

篤公劉,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積乃倉;乃裹餱糧,於橐於囊。思輯用光,弓矢斯張;干戈戚揚,爰方啟行。

篤公劉,於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順乃宣,而無永嘆。陟則在巘,復降在原。何以舟之?維玉及瑤,鞞琫容刀。

篤公劉,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岡,乃覯於京。京師之野,於時處處,於時廬旅,於時言言,於時語語。

篤公劉,於京斯依。蹌蹌濟濟,俾筵俾幾。既登乃依,乃造其曹。執豕於牢,酌之用匏。食之飲之,君之宗之。

篤公劉,既溥既長,既景乃岡,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其軍三單,度其隰原,徹田為糧。度其夕陽,豳居允荒。

篤公劉,於豳斯館。涉渭為亂,取厲取鍛,止基乃理,爰眾爰有。夾其皇澗,遡其過澗。止旅乃密,芮鞫之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