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勞動價值論:論超常價值

超常價值的實現 超常價值的一次實現 超常價值的二次實現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7月1日)
平裝: 38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010091129, 7010091129
條形碼: 9787010091129
尺寸: 22.8 x 16.4 x 2 cm
重量: 898 g

作者簡介

趙培興,1942年出生於山東省海陽縣。研究員。1965年,黑龍江大學哲學系畢業留校任教。1976年,調中共黑龍江省委機關工作後,先後任中共黑龍江省委機關黨委宣傳部副部長、中共黑龍江省蘭西縣委書記、黑龍江省出版局副局長、中共黑龍江省委辦公廳副主任、黑河行署專員、黑河市人民政府市長、中共黑龍江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著有《論規律》(人民出版社)、《社會主義論》(人民出版社)、《論創新勞動及其價值定位》(中央文獻出版社)、《創新勞動論》(中央文獻出版社、黑龍江人民出版社)等。主編《大慶“兩論”起家——學習(實踐論)、(矛盾論)》、《中共黑龍江簡史》(中央文獻出版社)等。在《人民日報》等報刊發表《(創新勞動與重複勞動)——對勞動的新分類》、《關於創新勞動及其價值定位問題》、《關於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與最佳化組合》、《不斷增強綜合國力》、《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等一批研究現實問題的文章。

內容簡介

《創新勞動價值論:論超常價值》共六篇主要有超常價值的來源、勞動的兩種性能、勞動的創造性價值與價值的超常性、超常價值的生產、生產超常價值的勞動時間的個別必要性、生產資料的知識性和知識性的生產資料、超常價值的實現、超常價值的量度等內容。

目錄

導言
第一篇 超常價值的來源
第一章 勞動的兩種性能
第一節 兩種勞動性能的共性
第二節 創造性
第三節 模仿性
第二章 勞動的創造性與價值的超常性
第一節 新質使用價值
第二節 超常價值
第三節 革命性綜合價值
第二篇 超常價值的生產
第三章 生產超常價值的勞動時間的個別必要性
第一節 決定重複勞動產品價值量的勞動時間的社會必要性
第二節 決定創新成果價值量的勞動時間的個別必要性
第四章 生產資料的知識性和知識性的生產資料
第一節 生產資料的知識性
第二節 知識性的生產資料
第五章 創新產品的價值構成
第六章 生產絕對超常價值的個別必要勞動時間
第七章 相對超常價值的形成
第一節 相對超常價值的概念
第二節 勞動價值率
第三篇 超常價值的實現
第八章 超常價值實現的多次性
第一節 超常價值實現多次性的提出
第二節 超常價值多次性實現的發展趨勢
第九章 超常價值的一次實現
第一節 超常價值一次實現的界定與公式
第二節 超常價值一次實現的主要特徵及其作用
第十章 超常價值的二次實現
第一節 超常價值二次實現的界定與公式
第二節 超常價值二次實現的主要特徵及其作用
第十一章 超常價值的承續實現
第一節 超常價值承續實現的界定與公式
第二節 超常價值承續實現的主要特徵及其作用
第四篇 超常價值的量度
第十二章 超常價值的模糊量度
第一節 超常價值量度的模糊理念
第二節 超常價值模糊量度的公式
第十三章 超常價值率
第一節 超常價值率的內涵與計算
第二節 超常價值率提高的規律
第十四章 價格在超常價值量度中
第一節 超常價值的價格運行軌跡
第二節 價格的瘋狂性
第五篇 超常價值的分配
第十五章 創新勞動者應得價值
第一節 創新勞動力的生產再生產
第二節 創新勞動者所得的歷史考察
第十六章 超常剩餘價值
第一節 超常剩餘價值的產生
第二節 剩餘價值的二重性理念
第六篇 超常價值的使命
第十七章 價值發展的歷史長久性和曲折性
第一節 價值發展歷程的否定之否定
第二節 交換價值發展的人字型曲線
第十八章 最終完成社會主義歷史使命的經濟形態
第一節 實現人的自由發展是全人類共同的最高奮斗目標
第二節 知識經濟是最終完成社會主義使命的經濟形態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