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穿構造

刺穿構造成群產出,大小變化大十平方厘米至數十平方公里。

刺穿構造是首次在滇中中元古界昆陽群中發現的一種特殊的地質構造,它是兩條近於平行的斷裂所挾持的老地層,刺穿於新的地層之中,形成刺穿體。這兩條斷裂稱之為邊界斷裂,它們同斜,走向近於一致,但兩斷裂性質不同,下盤斷裂屬逆沖推覆性質;上盤斷裂屬正斷裂。刺穿構造在平面上大多成扁豆狀、鍥狀,部分成似圓形、脈狀和不規則狀,成群產出,大小變化很大,小到數十平方厘米,大到數十平方公里。
據孫克祥等《滇中地區昆陽群中的刺穿構造 》修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