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永周

"2000年,獲得了“國家高級烹調師”稱號。 2001年,獲得了“高級技師職稱”稱號。 2003年8月

融合中西餐文化的國際美食博士 利永周

人物背景

利永周,男,1950年8月出生,廣東花都人,美籍華人,高中文化。1970年移居香港入廚學徒,在飲食行業打拚已有30多個春秋。1981在當時任馥苑集團總廚被稱為“怪傑”的名廚劉以德及黎煊等人的悉心指導下,利永周極大豐富了他的烹飪知識,吸取了不少理念和心得。後通過努力鑽研,潛心研究,不斷創新,成為了著名的權威餐飲管理專家。曾榮獲“高級烹調技師”、“國際烹飪藝術大師”、“國際美食博士”等榮譽稱號。利永周培養出來的廚師已有近千人。

人物生平

利永周對未來的餐飲市場,有自己獨到看法。他覺得:樹立世界大同性的餐飲概念,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課題。怎樣融合國內各種餐飲文化於一體,吸收世界各地飲食文化的精華,將其擇優融合到中餐中去,形成一個有多種文化特色的中華餐飲體系,是所有同仁需要攻克的一個重要課題。他在餐飲經營方面對如何適應激烈競爭的商業社會有著非一般的經驗,研究怎樣給在商業競爭中的人們製造一個“沒有食的壓力的餐飲感受”,這是他為之奮鬥一生的目標。
1981年,利永周在香港尖東利苑、馥苑酒家師傳於名廚劉以德先生之後繼續深造。
1991年,利永周在美任職期間,不斷探討中餐在不同種族文化環境中的生存、改良和發展。他巧妙利用西方飲食文化中的精華,融合的到中餐,並有較大的突破與收穫,使當時的海港大酒樓成為聖荷西市獨具特色的中餐食府。
1995年在祖國改革開放的吸引下,利永周回國在廣州人民北路南海漁村酒家任行政總廚,參與到當時享有“食在中國第一村”美譽的南海漁村的團隊中去,努力進取,為企業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成為中國具有影響力的酒家集團。
1998年,利永周參與組建廣州凱悅酒家,出任行政總廚。並在集團高層的領導下,努力不懈,不斷創新,三年已開五家之多,為將 “凱悅”建設成高檔粵菜的標誌盡了極大的努力。
1999年,利永周參與北京金悅海鮮酒家集團經營策劃,與集團高層和所有員工一起努力,為將金悅集團打造成北京地區的高檔粵菜品牌作出貢獻。
多年來,利永周與行業精英們努力合作,打造出一個又一個的餐飲品牌。他苦心鑽研,對國內飲食市場不斷的研究探索,在港式新派粵菜中改良並吸收國內各大菜系的特點,巧妙地融合到出品製作中。他將世界各地飲食文化與中餐結合鑽研出一套具有自己風格的烹飪技術體系。
2000年,出任凱悅飲食管理集團出品總監。
2001年,利永周榮獲法國美食家協會遠東區主席古載禮頒發的:法國名廚協會,法國洋酒協會,法國藍帶協會三項最高榮譽勳章及證書。後又獲法國美食家協會主席富爾特.費沙博士頒發的法國美食家協會榮譽勳章及證書。同年利先生還獲得了國內高級烹飪技師的稱號。
2002年,利永周正式註冊成立了廣州半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要把自己的餐飲管理體系推廣到更多的餐飲企業,腳踏實地地為餐飲業的健康發展做一點努力。到目前為止,廣州半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參股的餐飲企業已有五家,而聘請廣州半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做企業管理和顧問的飲食企業多達二十多家,分布在廣東、華東地區、東北地區及北京等地。半島集團管理的酒家,都已經成為當地很有聲譽的餐飲企業。
做了三十多年粵菜的利永周,現在仍然每天都在研究菜品,不斷推出創新的菜式,但他更多的精力已放在了粵菜餐飲規範化管理的推廣上來。他認為,只有把正確的餐飲理念在餐飲界推廣,才能不斷提高粵菜的水平,從而推動粵菜的整體發展;只有不斷學習與總結,才能創造更多的空間與機會。
“學習型的團隊是最先進的團隊”,這是利永周的座右銘。“不斷學習,不斷改造,不斷開拓,不斷創新”,這是利永周給自己的最大的壓力與動力,“過去的經歷與過程就讓它過去,不要當成是自己的資本或絆腳石,只有不斷創作未來,才能繼續健步攀登”。
利永周胸懷廣闊,不斷地將自己積累的知識傳授給行業中的人們,在其屬下為餐飲行業奮鬥的烹飪大師、名師及服務大師就有十多人。回國到現在,培養了總廚以上的人材達幾十人,他們在各自崗位上辛勤耕耘,為企業、餐飲行業的發展譜寫出一篇篇美好的樂章。

利永周榮譽

2000年,獲得了“國家高級烹調師”稱號。
2001年,獲得了“高級技師職稱”稱號。
2002年11月,在杭州榮獲國際飯店協會頒發的國際美食評審及國際烹飪大師稱號。
2003年8月,在廣州榮獲中國飯店協會頒發的“中國烹飪藝術大師”稱號。
2003年,獲法國美食家協會頒發的廚皇金質獎章和最高榮譽的白金廚藝之星獎章。
2004年,獲法國國際美食會授予國際美食博士稱號及最高榮譽金牌。
2004年,出任法國廚皇會中國區名譽會長。
2005年,榮獲粵港澳十大名廚稱號並擔任粵港澳名廚俱樂部榮譽會長。
2006年,榮獲粵港澳飯店與餐飲業“十大風雲人物”。
2007年,榮獲中國飯店業企業領袖峰會“中華英才五星勳章”。

利永周語錄

菜系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也許以後會演變為兩大菜系:地方菜和都市菜。
地方菜就是常說的地方風味,都市菜是對各種菜系或風味的吸納、包裝、改良的大融合。隨著大都市裡本土居民所占比例越來越小,很大一部分是外鄉人落地生根,都市融合菜應運而生。
廣州和香港兩地餐飲服務行業在硬體方面差別基本沒有了,但軟體的差距還有,主要體現在服務的細節方面。
比如我們內地酒店,多半會提前在房間內放著有總經理親筆簽名的歡迎信函,但誰都不會太在意,而香港的服務生會拿著這封信來敲你的門,上面還有你的名字:尊敬的利永周閣下……
這個差距如何改變?我覺得是兩個字:時間。服務的全方位提升是整個社會素質的一個反映,培養一個貴族需要幾十年,一夜之間只能催生暴發戶。
我沒有徒弟,世界面前誰都不敢自稱師傅。大家共同搭建一個溝通和進取的平台,是一件快樂的事。
我們需要有一種學習式服從的心態,服從需要從零開始,明白自己的無知,放下自己的偏見和架子,這就是學習的其中一點意義。

利永周印象

一曰貴氣:
就像與一位可愛的鄰家老伯偶遇,我們和利總聊得非常開心,三個小時很快過去了。利總穿著簡樸,但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一種貴氣,不是傲慢,不是浮華,而是經過見過,對這世間的一切講究著,講究到可以將全部榮辱看作是一段平靜的家常。
二曰客氣:
談話的自始至終,利總都非常客氣,這讓我們從中悟出一點共性:廚師成功的個性素質。照理說成功人士多少應該有點霸氣,但恰恰相反。
人大約分為三種:一是沒有成績的,他們多半閉氣;二是有點成績的,他們多半牛氣;三是相當成功的,他們反而客氣。
俗話說: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最容易牛氣的是第二種人,肚子裡有點貨色就眉飛色舞。我們不知道是否達到第三重境界的人都要經過這個階段,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正在“晃蕩”的,還有很長一段路程要走。
三曰大氣:
半島餐飲管理集團公司創建於2001年,旗下高檔直營店有7家,其中5家在國內,2家在美國,簽約管理的三十多家公司更是遍布大江南北。然而最讓利永周得意的不是七年間半島集團的迅速擴張,而是回國十多年他成功培養並向社會輸送了百餘位耕耘在一線的行政總廚。
凡是屬下向他求教,他會無償地教,但利永周不認為他們是集團的自有財富,他至今沒有一位嚴格意義上的徒弟,放棄這個名份,是不想給年輕人太多的壓力。大家共同站在一個學習、溝通、努力的平台上,對行業發展更有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