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貨作業

出貨作業

出貨作業是指將揀取好的物品進行分類、作好出貨檢查、適當進行包裝、做好標示、根據車輛趟次分類或廠商分類等指示將物品運至出貨準備區、最後裝車配送的過程。

作業內容

出貨作業主要內容包含依據客戶訂單資料印製出貨單據,訂定出貨排程,印製出貨批次報表、出貨商品上所 要的地址標籤、及出貨檢核表。由排程人員決定出貨方式、選用集貨工具、調派集貨作業人員,並決定所 運送車輛的大小與數量。由倉庫管理人員或出貨管理人員決定出貨區域的規劃布置及出貨商品的擺放方式。

作業流程

將揀取分類完成之貨品作好出貨檢查,裝入妥當的容器,做好標示,根據車輛趟次別或廠商別等指示將物品運至出貨準備區,最後裝車配送。這一連串過程即為出貨作業的內容,將其主要流程整理如下:

以下針對各項出貨作業之相關要因就魚骨圖所示內容逐一探討。

一、分貨

1、意義:揀貨作業完畢後,再將物品依客戶別或配送路線別作分類的工作,此即分貨。

2、方式:除與前述進貨分類的原則相同外,分貨大多依客戶別或配送路線別為依據來作分類。而分貨的運用方式一般有下述三種:

(1)人工目視處理:

全由人工依訂單或傳票判斷來進行分貨,也就是不藉由任何電腦或自動化的輔助設備,揀取作業後依訂單或傳票資訊將各客戶的訂購貨品放入已貼好各客戶標籤的貨籃中。

(2)自動分類機:

由於近年物流正被快速、正確地要求,因而為因應多品種少量訂貨的市場趨勢,自動分類機於是興起且正被廣泛運用。自動分類機是利用電腦及辨識系統來達成分類的目標,因而具有迅速且正確不費力的效果,尤其在揀取數量或分類數量眾多時,更有效率。

自動分類機的構成機件簡單來說包括以下六項裝置:

(a)搬送輸送機: 皮帶輸送機 滾筒輸送機 整列輸送機 垂直輸送機

皮帶輸送機

滾筒輸送機

整列輸送機

垂直輸送機

(b)移載裝置:移載裝置亦叫作導入口、進入站,其裝置為將搬送來的物品適時取出,並移載至自動分類機本體上。 直線型自動分類機的移載裝置:移載裝置與分類裝置成直線配置。 環狀型分類機的移載裝置:移載裝置對分類裝置的角度大多成45度,少部份也有30度和90度。

直線型自動分類機的移載裝置:移載裝置與分類裝置成直線配置。

環狀型分類機的移載裝置:移載裝置對分類裝置的角度大多成45度,少部份也有30度和90度。

(c)分類裝置:分類裝置是自動分類機的主體,依其將貨品分出方式可分為以下幾種: 推出式 浮起送出式 傾斜滑下式 皮帶送出式

推出式

浮起送出式

傾斜滑下式

皮帶送出式

(d)排出裝置:排出裝置是為了儘早將各物品脫離自動分類機本體及為避免下一物品碰撞的裝置。

(e)輸入裝置:為在使用自動分類機前,將分類對象資訊輸入控制系統的裝置,其輸入方法包括下列數種: 鍵入式 條碼及雷射掃瞄機 光學文字讀取裝置(OCR) 聲音輸入裝置 反射記號 主電腦 體積測定器 重量器

鍵入式

條碼及雷射掃瞄機

光學文字讀取裝置(OCR)

聲音輸入裝置

反射記號

主電腦

體積測定器

重量器

(f)控制裝置:依分類對象資訊對分 機上之貨品作分類控制的裝置,其控制方式有以下兩種: 磁氣記憶式 脈衝發信式

磁氣記憶式

脈衝發信式

皮帶輸送機

滾筒輸送機

整列輸送機

垂直輸送機

直線型自動分類機的移載裝置:移載裝置與分類裝置成直線配置。

環狀型分類機的移載裝置:移載裝置對分類裝置的角度大多成45度,少部份也有30度和90度。

推出式

浮起送出式

傾斜滑下式

皮帶送出式

鍵入式

條碼及雷射掃瞄機

光學文字讀取裝置(OCR)

聲音輸入裝置

反射記號

主電腦

體積測定器

重量器

磁氣記憶式

脈衝發信式

由上述自動分類機六項裝置的相互配合,可知自動分類機的機種非常多,且各有其特色。

但依分歧滑出型式大體可分為兩種: 將載物部份傾斜滑落的傾倒式。 水平分出處理式。

將載物部份傾斜滑落的傾倒式。

水平分出處理式。

將載物部份傾斜滑落的傾倒式。

水平分出處理式。

以易破損物品而言,採用傾倒式會有較大的損害機率,因而適合水平處理。此外,當系統要求較大分類能力時,則採用較高速的自動分類機,並最好使用震盪較少的窄皮帶傳送方式,以免傷及貨品。

所以,在選擇自動分類機時,最好從以下五個主要各種角度來衡量: 物品數量 物品形狀 重量分析 容器尺寸分析 易損壞品分析

物品數量

物品形狀

重量分析

容器尺寸分析

易損壞品分析

物品數量

物品形狀

重量分析

容器尺寸分析

易損壞品分析

(3)旋轉架分類:

為節省成本,也有取代自動分類機而使用旋轉架的方式,將旋轉架的每一格位當成客戶的出貨籃,分類時只要於電腦輸入各客戶的代號,旋轉架即會自動將其貨籃轉至作業員面前,讓其將批量揀取的物品放入進行分類。同樣的,即使沒有動力的小型旋轉架,為節省空間也可作為人工目視處理的貨籃,只不過作業員依每格位上的客戶標籤自行旋轉找尋,以便將貨品放入正確儲位中。

二、出貨檢查

1、意義

出貨檢查作業包括把揀取物品依客戶、車次對象等作產品號碼及數量的核對,及實施產品狀態及品質之檢驗。如圖8-4。

在揀貨作業後之物品檢查,因耗費時間及人力,在效率上經常也是個大問題,出貨檢查系屬於要確認揀貨作業是否產生錯誤的處理作業,所以若能先找出讓揀貨作業不會發生錯誤的方法,就能免除事後檢查的 要,或只對少數易出錯物品作檢查。

2、方法

出貨檢查最單純的作法即以純人工進行,也就是以土法鏈鋼的方式將貨品一個個點數並逐一核對出貨單,再進而查驗出貨的品質水準及狀態情況。以狀態及品質檢驗而言,純人工方式逐項或抽樣檢查的確有其必要性,但對於貨品號碼及數量核對來說,以純人工方式就可能較無效率也較難將問題找出,即使是採取多次的檢查作業,也可能是耗費了許多時間,錯誤卻依然存在。因此,以效率及效用來考量,如今在數量及號碼檢查的方式上亦有許多突破,包括:

(1)商品條碼檢查法

此方法最大原則即是要導入條碼,讓條碼跟著貨品跑。當進行出貨檢查時,只 將揀出貨品之條碼以掃瞄機讀出,電腦則會自動將資料與出貨單比對,來檢查是否有數量或號碼上的差異。

(2)聲音輸入檢查法

此聲音輸入檢查法是一項狻新的技術,是由作業員發聲讀出貨品的名稱(或代號)及數量,之後電腦接收聲音作自動判識,轉成資料再與出貨單進行比對。此方式的優點在於作業員只 用嘴巴讀取資料,手腳仍就空著可做其它的工作,自由度較高。但 注意的是,此法聲音的發音要準,且每次發音字數有限,否則電腦辨識困難,可能產生錯誤。

(3)重量計算檢查法

此法是先利用自動加總出貨單上的貨品重量,而後將揀出貨品以計重器秤出總重,再將兩者互相比對的檢查方式。事實上,此檢查法在第六章揀貨作業即有提及,若能利用裝有重量檢核系統的揀貨台車揀貨,則在揀取過程中就能利用此法來作檢查,揀貨員每揀取一樣貨品,台車上的計重器則會自動顯示其重量作查對,如此可完全省去事後的檢查工作,在效率及正確性上的效果將更佳!

三、包裝、捆包

1、包裝的分類

依日本工業規格(JIS)將包裝分為個裝、內裝及外裝三種:

(1)個裝:指貨品的個別包裝,此乃為了提高貨品的商品¤值及為美觀或保護貨品考量,而使用適當的材料或容器對貨品加以包裝。個裝又可稱為「商業(銷售)包裝」。

(2)內裝:指貨物包裝的內層,即考慮水、濕氣、光熱、衝擊等對物品的影響,而使用適當的材料或容器對物品加以包裝。

(3)外裝:指貨物包裝的外層,即將物品裝入箱、袋、木桶、罐等容器,或在無容器之狀態下,將貨物加以捆綁、施加記號及打包符號等。在此 注意的,外裝容器的規格也是影響物流效率的重要因素,因其尺寸與棧板、搬運設備尺寸是否搭配直接關係到進出貨作業的運行速率,且其荷重、耐沖、抗壓能力亦關係到貨品損壞程度,因而鑒於外裝容器規格的重要,工研院機械所在前幾年已研擬出「流通用塑膠制儲運容器規格標準建議書」作為各物流業者往後選用及更新的參考,此規格內容見附屬檔案3。

內裝及外裝又可統稱為「運輸(工業)包裝」,對於運輸貨物的包裝,通常不求裝璜美觀,只求堅固耐用,以免貨物經長距離輾轉運輸而遭受損失。

2、包裝的功能

包裝之功能乃發展包裝之重要因素,其主要功能有四:

(1)提供貨品保護作用(ProductProtection)

包裝的保護功能須針對兩大要點:

(a)包裝保護之時效應超過所預期的產品時效。

(b)保護產品特有的弱點,例如化學與物理性之危害及產品被竊的可能性。

(2)便於搬運、儲存及使用方便(Convenience)

包裝須能增進使用上的方便,如易開罐的開啟法便是包裝之一大革新。此外,便於搬運及儲存亦為包裝設計之主要考慮因素。

(3)刺激顧客之購買慾(Motivation)

保護良好及使用方便的包裝若不能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它還是毫無¤值。所以包裝不僅要能幫助廠商銷售商品,亦最好能激起消費者重覆購買的欲望。因而包裝外觀設計之所以重要,有下列幾點:

(a)它可當作商品宣傳之工具。

(b)它可表示商標或製造廠名稱。

(c)它能說明商品使用之方法。

(d)刺激顧客之購買,增加產品之銷售量。

(4)易於辨認(Identification)

就商業包裝而言,外觀宜富吸引力及容易辨認;就工業包裝而言,容易辨認亦為營運的主要條件。另外,產品易於辨認也可達到更高的搬運效率及作業正確性。

3、包裝的社會性

包裝與人類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關係,因而我們對包裝所產生下列的社會問題應加以重視。

(1)包裝過大及包裝過剩之問題→要求包裝之適當化。

(2)包裝宣傳之可靠性問題→確立包裝的可靠性。

(3)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問題→環保的實踐。

(4)包裝資源的問題→包裝回收的再利用。

(5)包裝安全性的問題→提升顧客服務品質。

四、出貨狀況調查

有效掌握出貨狀況等於掌握了公司營運的效益,對於作業管理及服務客戶有很大的幫助。因此,以下列舉出出貨資料 集型式(表8-1)與出貨狀況調查表(表8-2),來詳細 解貨品及車輛的出貨情形。

五、出貨型式

由物流中心的內容來看,在揀取方面一般有以棧板、箱、單品為單位的揀取(如表8-2)。同理,出貨的型式亦多以此三單位來運作,因此針對不同的揀貨及出貨型式,必採行不同的作業方式,如表8-3,以訂單揀取及批量揀取兩方式來探討。

項目 平均值 極限值
出貨對象數量 一日內之出貨廠數 一日內之出貨品項數 配送車種 車輛台數/日 每一車之裝貨(出貨)時間 出貨運送點數 每一方面之出貨捆包數 出貨所需人員數 一日出貨的總重或總體積 出貨型式 出貨距離 平均: 平均: 噸數: 平均: 平均: 平均: 平均: 總重: 平均: 最多: 最多: 最多: 最多: 最多: 最多: 總體積: 最遠:
出貨時間帶:(每一時刻出貨的車數調查)

揀貨單位 經由作業 出貨單位
訂單揀取 P P C B B 捆棧(上包裝膜或繩索固定) 卸棧→捆包 捆包 裝箱 P C C C B
批量揀取 P 1.捆棧(棧板物屬同一客戶) 2.卸棧→分類→疊棧→捆棧 (揀取之棧板物不屬同一客戶) P
P 卸棧→分類→捆包 C
P 卸棧→拆箱→分類→包裝 B
C 1.分類→捆包(整箱屬同一客戶) 2.拆箱→分類→裝箱 (整箱不屬同一客戶) C
C 拆箱→分類 B
B 分類→裝箱 C
B 分類 B

( P:棧板,C:箱子,B:單件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