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縮管

冷縮管

冷縮管一般是指冷收縮式電纜附屬檔案. 冷收縮式電纜附屬檔案是利用彈性體材料(常用的有矽橡膠和乙丙橡膠)在工廠內注射硫化成型,再經擴徑、襯以塑膠螺旋支撐物構成各種電纜附屬檔案的部件。現場安裝時,將這些預擴張件套在經過處理後的電纜末端或接頭處,抽出內部支撐的塑膠螺旋條(支撐物),壓緊在電纜絕緣上而構成的電纜附屬檔案。因為它是在常溫下靠彈性回縮力,而不是像熱收縮電纜附屬檔案要用火加熱收縮,故俗稱冷收縮電纜附屬檔案。早期的冷收縮電纜終端頭只是附加絕緣採用矽橡膠冷縮部件,電場處理仍採用應力錐型式或應力帶繞包式。 現在普遍都採用冷收縮應力控制管,電壓等級從10kv到35kv。冷收縮電纜接頭,1kv級採用冷收縮絕緣管作增強絕緣,10kv級採用帶內外半導電禁止層的接頭冷收縮絕緣件。三芯電纜終端分叉處採用冷收縮分支套。

冷縮管一般是指冷收縮式電纜附屬檔案.

冷收縮式電纜附屬檔案是利用彈性體材料(常用的有矽橡膠和乙丙橡膠)在工廠內注射硫化成型,再經擴徑、襯以塑膠螺旋支撐物構成各種電纜附屬檔案的部件。現場安裝時,將這些預擴張件套在經過處理後的電纜末端或接頭處,抽出內部支撐的塑膠螺旋條(支撐物),壓緊在電纜絕緣上而構成的電纜附屬檔案。因為它是在常溫下靠彈性回縮力,而不是像熱收縮電纜附屬檔案要用火加熱收縮,故俗稱冷收縮電纜附屬檔案。早期的冷收縮電纜終端頭只是附加絕緣採用矽橡膠冷縮部件,電場處理仍採用應力錐型式或應力帶繞包式。

現在普遍都採用冷收縮應力控制管,電壓等級從10kv到35kv。冷收縮電纜接頭,1kv級採用冷收縮絕緣管作增強絕緣,10kv級採用帶內外半導電禁止層的接頭冷收縮絕緣件。三芯電纜終端分叉處採用冷收縮分支套。

冷收縮式電纜附屬檔案具有體積小、操作方便、迅速、無需專用工具、適用範圍寬和產品規格少等優點。與熱收縮式電纜附屬檔案相比,不需用火加熱,且在安裝以後挪動或彎曲不會像熱收縮式電纜附屬檔案那樣出現附屬檔案內部層間脫開的危險(因為冷收縮式電纜附屬檔案靠彈性壓緊力)。與預製式電纜附屬檔案相比,雖然都是靠彈性壓緊力來保證內部界面特性,但是它不像預製式電纜附屬檔案那樣與電纜截面一一對應,規格多。

必須指出的是,在安裝到電纜上之前,預製式電纜附屬檔案的部件是沒有張力的,而冷收縮式電纜附屬檔案是處於高張力狀態下,因此必須保證在貯存期內,冷收縮式部件不應有明顯的永久變形或彈性應力鬆弛,否則安裝在電纜上以後不能保證有足夠的彈性壓緊力,從而不能保證良好的界面特性。

以下對10lv和35kv冷收縮式電纜終端頭和10kv冷收縮式電纜直通式接頭的結構、安裝工藝及注意事項作一簡介。

1.10kv三芯電纜冷收縮終端頭

⑴按製造廠提供的安裝說明書規定的尺寸剝去電纜外護層、鋼帶(若有鋼帶)、內護層及線芯問填料(鋼帶剝切長度主要由線芯允許彎曲半徑和規定的相間距離來確定,但需考慮與所提供的套線上芯上的冷縮護套管長度相適配)。內護層留10mm,鋼帶留25mm。然後將電纜端部約50mm長一段外護層擦洗乾淨。

⑵安裝接地線。在鋼帶以上約65mm處的線芯銅禁止上分別安裝接地銅環,並用恆力彈簧將接地編織銅線和三條銅帶一起固定在鋼帶上。若要求鋼帶與線芯禁止分開接地,則應另取10mm2編織銅線用恆力彈簧固定在鋼帶上,然後用絕緣帶繞包覆蓋,再將線芯禁止接地編織銅線與三根線芯接地銅帶連線引出。

注意:鋼帶接地線和線芯禁止接地線在終端頭內不可有電氣上的連通。為了防止水汽沿接地線進入電纜,在外護層上先用防水帶包2層,將接地線夾在中間,外面再包2層防水帶。

⑶安裝冷收縮分支套。將冷收縮分支套置於線芯分叉處,先抽出下端內部塑膠螺旋條,然後再抽出三個指管內部塑膠螺旋條,線上芯分叉處收縮壓緊。

⑷安裝冷收縮護套管。將三根冷收縮護套管分別套在三根線芯上、下部覆蓋分支套指管15mm,抽出管內塑膠螺旋條,線上芯銅禁止上收縮壓緊。若為加長型戶內終端頭,則用同樣方法收縮第二根冷收縮護套管,其下端與第一根搭接15mm。護套管末端到線芯末端長度應等於安裝說明書規定的尺寸。⑸從護套管口向上留一段銅禁止(戶外終端頭留45mm,戶內終端頭留30mm),其餘剝去。

留下10mm半導電層,其餘半導電層剝去,並按接線端子孔深加1omm剝去線芯末端絕緣。

⑹從鋼禁止帶末端10mm處開始繞包半導電帶直到覆蓋電纜絕緣10mm,然後返回到銅禁止帶上,要求半導電帶與絕緣交界處平滑過渡(無明顯台階)。

⑺壓接接線端子。

⑻安裝冷收縮絕緣件。先用清洗劑擦淨電纜絕緣及接線端於壓接處.並在包繞半導電帶及附近絕緣表面塗少許矽脂。套入冷收縮絕緣件到安裝說明書所規定的位置,抽出塑膠螺旋條,在電纜絕緣上收縮壓緊(若接線端子平板寬度大於冷收縮絕緣件內徑時,則應先安裝冷收縮絕緣件,然後壓接接線端子)。

⑼用絕緣橡膠帶包繞接線端子與線芯絕緣之間的間隙,外面再包繞耐漏痕帶。

⑽在三相線芯分支套指管外包繞相色標誌帶。

2.35kv單芯電纜終端頭

比10kv三芯電纜終端頭的結構和工藝簡單,不需要安裝分支套和線芯上的護套管,其餘和三芯電纜終端頭基本相同。

3.10kv三芯電纜接頭

其安裝工藝與預製件接頭類似,但應注意下列不同之處:

⑴將冷收縮接頭主體套在剝切較長的一端電纜線芯上時,塑膠螺旋條的抽頭應朝向該端電纜芯分叉處。

⑵有關部件全部套在電纜線芯上後,兩端電纜導體與壓接管不必像預製件接頭那樣分二次壓接。

⑶將冷收縮接頭主體移向接頭中間前,在半導電層與絕緣交界處及絕緣表面均勻塗抹由製造廠提供的專用混合劑。

⑷安裝禁止銅網過橋線及鋼帶跨接線,通常採用恆力彈簧固定。

⑸冷收縮接頭採用半搭蓋繞包一層防水帶,兩端覆蓋電纜外護層各60mm,再用鎧裝帶繞包整個接頭表面,固化後有良好的機械保護作用。這種銷裝帶(armorcast)是預浸漬可固化的黑色聚氨酪玻璃纖維編制帶,真空包裝。使用前先打開包裝,灌水15s後將水倒出,即可使用。也可採用其它合適的保護層或保護盒。

模型式電纜附屬檔案

模塑式電纜附屬檔案主要用在35kv及以上交聯電纜直通型接頭上。它是利用輻照交聯或化學交聯的聚乙烯薄膜帶材繞包在經過處理後的電纜接頭處,藉助於專用模具(鋁模或耐熱張力帶)壓緊,並加熱成型的接頭。輻照交聯聚乙烯帶材在生產過程中,經過預拉伸處理(在100c下拉伸30%,再冷卻切卷)、繞包成接頭後,經加熱回縮,使繞包的帶材層間氣隙受到壓縮,從而有提高氣隙放電電壓的作用。這種接頭的局部放電水平較高,適合於製作電壓等級較高的電纜接頭。由於繞包和加熱時間長,對35kv以下電纜一般都不採用這種接頭。即使35kv電纜接頭,因為繞包式和預製式接頭工藝都比較方便,模塑式接頭也用得不多了。

35kv電纜模塑式接頭是現場繞包成型的,因此,除了要求操作人員嚴格按圖紙規定的尺寸和要求施工,還與施工時的環境條件如(濕度、灰塵等)有關,濕度不宜過大,施工現場應有防雨防塵的帳篷,繞包時應戴橡皮手套等。

澆鑄式電纜附屬檔案

澆鑄式電纜附屬檔案所用的材料有環氧樹脂、聚氨酯和丙烯酸酯等,在擠包絕緣電纜上使用較多的是聚氨酯,主要用作直通式接頭和分支式接頭。固化後的聚氨酯具有較高的彈性,其膨脹係數也比較接近擠包電纜絕緣材料的膨脹係數,這對提高接頭內電纜絕緣與增強絕緣的界面特性非常有利。聚氨酪和聚氨乙烯有較強的結合力,因此用作聚氨乙烯絕緣電纜接頭更顯其優越性。

澆鑄式電纜接頭的結構和安裝工藝各廠家有一定的差異,但是電纜剝切工藝和操作要點與其它電纜接頭基本相同。電纜外半導電禁止層切斷處的電場處理方法有兩種:一是在該處繞包應力控制帶;另一方法是繞包應力錐。

對35kv電纜接頭,一般都在電纜絕緣表面繞包乙丙橡膠自粘帶作為過渡層。接頭外殼通常由工廠提供,外殼內的金屬禁止層應與兩端電纜禁止層可靠連線起來。

若用模具澆注,則應在脫模後用半導電自粘帶纏繞接頭絕緣表面,再施加禁止銅網,銅網應與兩端電纜禁止層可靠連線。然後,安裝接頭過橋線和接頭外保護層(通常為熱收縮護套管)。

澆注工藝操作正確與否對電纜附屬檔案性能影響很大,因此要特別注意。首先應檢查所使用的澆鑄劑是否超過貯存期(包裝上有說明),澆注前應將澆鑄劑的兩個組分充分攪拌均勻,然後從澆注於l緩緩注人,以避免出現氣泡。

詳細的安裝工藝見生產廠家的安裝說明書。

o.6/1kv電纜附屬檔案

0.6/lkv電壓級電纜幾乎全部為擠包絕緣電纜,使用最多的是聚氯乙烯絕緣電纜(又稱全塑力纜)。近幾年,溫水交聯的交聯聚乙烯電纜也正逐步推廣套用。該電壓級的擠包絕緣電纜附屬檔案常用品種有熱縮、繞包和澆鑄等幾種形式。由於使用電壓低,電纜沒有內、外禁止層,故電纜附屬檔案結構很簡單,沒有應力錐或應力控制層,絕緣要求也不高,只要求有良好的密封防水性能和一定的機械強度。電纜終端頭一般都採用熱收縮式。常用的0.6/1kv擠包絕緣電纜接頭有兩種結構,一種是局部繞包加熱收縮管式,另一種為局部繞包加澆鑄式。

1.熱收縮式終端頭

⑴按照電纜固定位置與連線設備之間的距離為長度剝去電纜外護層,鋼帶(若有鋼帶)留25—30mm,其餘剝去。再綁紮並焊接接地線,然後用塑膠帶或橡膠自粘帶繞包焊接處,以免刺傷外面的熱收縮分支套。

⑵套入熱收縮分支套,從中間開始向上下兩個方向加熱收縮。

⑶剝去線芯末端絕緣,壓接接線端子。

作為戶內終端頭,安裝已結束。對於戶外終端頭,還應按實際使用環境決定是否要在每相線芯絕緣外面再加一層耐氣候熱收縮管,接線端子下端應繞包密封膠帶。通常,這個電壓級的戶外終端頭不需要加雨裙。

2.局部繞包加熱收縮管式電纜接頭

⑴剝切電纜。為避免接頭總外徑過大,可將每相線芯連線處錯開,剝出的每相線芯的長度應考慮線芯的彎曲要求(以便於壓接連線管)和預先套入每相線芯熱收縮管(管長應不小於導體連線管長加100mm)。

⑵將接頭熱收縮外護套管套在一端電纜上,再將每個線芯上的小熱收縮管分別套在長端的線芯上,然後壓接導體連線管。

⑶繞包絕緣橡膠自粘帶,從一端線芯絕緣約30mm處開始經導體連線管一直包到另一端線芯絕緣相同位置處,要求將導體連線管上的壓坑及兩端的間隙填平後再繞包3—5層。

⑷將熱收縮管移到接頭處.覆蓋兩邊線芯絕緣各不少於50mm,加熱收縮。

每相線芯依次按以上製作工藝進行。

⑸將三根(或四根、五根)線芯接頭捏攏,用聚氯乙烯帶或白紗帶綁紮緊。

⑹用不小於10mm2銅線將

兩端電線鋼帶(若有鋼帶)焊接連通。

⑺將接頭熱收縮外護套管移到接頭位置上(每端覆蓋電纜外護套不少於50mm),加熱收縮。

若為直埋敷設,接頭應另加機械保護(如接頭上面加水泥蓋板)。

3.局部統包加澆鑄式電纜接頭

⑴剝切電纜,與上述基本相同,但不考慮線芯套熱收縮管。

⑵壓接導體連線管。

⑶繞包絕緣橡膠自粘帶,與上述基本相同。

⑷分開並彎曲每相線芯,在兩端線芯分叉處放入絕緣撐板,並綁紮固定。

⑸固定接頭盒(通常為上下兩半),將攪合均勻的絕緣澆鑄劑(雙組分冷澆鑄聚胺酯或環氧樹脂)緩緩注入盒內。

⑹待澆鑄劑固化後即可投入運行。</CA></C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