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紅斑

冷紅斑是一種罕見的對冷有先天性異常反應的疾病,主要累及皮膚和胃腸道,病因不明。當皮膚接觸冷物後,局部迅速發生嚴重疼痛和出現大片紅斑,但無風團,且紅斑中央出汗。可給予抗5-羥色胺藥物治療,同時需注意保暖。

病因

本病的病因不明,可能為血小板結合5-羥色胺的先天性缺陷,遇冷後可釋放5-羥色胺,從而引發本病。

臨床表現

1.皮膚表現
患者自嬰兒期開始有皮膚症狀,當皮膚接觸冷物後,局部迅速發生嚴重疼痛並出現大片紅斑,但無風團,且紅斑中央出汗。紅斑持續15~60分鐘,消退緩慢。
2.胃腸道表現
患者攝入冷食或冷飲後,易發生嘔吐。常伴有嚴重而難治的慢性便秘。解大便和外傷可誘發疼痛和紅斑發作。
3.其他
如果身體大面積受冷,可導致全身性肌痙攣和虛脫。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皮膚接觸25℃水30秒後,局部產生短暫的紅斑;接觸20℃水時,局部產生紅斑和疼痛;前臂置0.5cm直徑的冰塊,5秒後產生直徑8cm的紅斑。血冷球蛋白試驗、冷凝集素試驗、冷溶血素試驗均陰性。皮膚活檢正常。

診斷

診斷要點如下。
1.典型症狀
(1)接觸冰冷物體後,局部迅速出現紅斑,但無風團,伴劇烈疼痛和局部多汗。持續15~60分鐘後緩慢消退。
(2)進冷食後,發生嘔吐、腹痛和便秘等,同時伴發全身性紅斑及多汗。
2.置冰塊試驗
置冰塊於患者前臂5秒鐘即可產生顯著的紅斑和劇痛,可以證實本病。

鑑別診斷

1.獲得性寒冷性蕁麻疹
皮膚接觸冷性物質如冷風、冷水,會出現水腫和風團,伴瘙癢,可繼發其他基礎疾病,冰塊試驗呈陽性。
2.家族性寒冷性蕁麻疹
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終身發病,皮膚接觸冷性物質後發生遲發性風團,可有發熱、關節痛等全身症狀,冰塊試驗呈陰性。

治療

1.一般治療
要注意保暖,如被雨淋,要儘快移至溫暖的環境中。
2.藥物治療
抗5-羥色胺藥如氯苯那敏、氯丙嗪、阿司匹林或賽庚啶對患者接觸冷物體後的疼痛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預防

本病最重要的是預防,要避免接觸涼物體和避免進食冷食及冷飲,禁忌淋雨或游泳。患者最好移居溫暖地區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