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後社會黨研究

出版社: 1998年以來德國社會民主黨面臨的挑戰及政策調整 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社會黨國際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4月1日)
叢書名: 論著系列,中央編譯文庫
平裝: 241頁
開本: 32開
ISBN: 9787802112278, 7802112273
條形碼: 9787802112278
尺寸: 21.1 x 14.7 x 1.5 cm
重量: 540 g

作者簡介

向文華,湖南黔陽人,先後就讀於湖南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獲哲學學士、法學碩士、法學博士、經濟學博士學位。現執教於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著有《世紀末的思考》(1998)、《斯堪的納維亞民主社會主義研究》(1999)、《科技革命與社會制度嬗變》(2003)、《金融自由化與金融風險相關性研究》(2005),並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

內容簡介

冷戰以後,世界各主要地區社會黨及其民主社會主義的發展呈現出不平衡性。西歐地區的傳統社會黨擺脫了冷戰結束時的尷尬困境,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力量全面回升,但是進入21世紀,有些社會黨喪失了執政地位,社會黨重新面臨著挑戰。中東歐地區的社會黨尤其是由共產黨改建的社會黨成為本地區的主要執政黨和參政黨,其執政優勢明顯。俄羅斯社會民主黨經歷了一個從分散到統一的過程,對本國政治生活影響有限。
本書研究了冷戰結束後西方各已開發國家及少數開發中國家的政黨的重新調整與演變。這些國家及政黨主要涉及歐盟諸國社會民主黨、英國工黨、俄羅斯社會民主黨、馬來西亞民主行動黨、德國社會民主黨、瑞典社會黨、奧地利社會民主黨、拉美社會黨、澳大利亞工黨、日本社會黨等。

目錄

前言
冷戰後歐盟諸國社會民主黨在政壇上的沉浮論
試析英國工黨“第三條道路”的執政實踐向文華
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社會民主黨及其發展的局限性
試析馬來西亞民主行動黨的民主社會主義及其制約因素
1998年以來德國社會民主黨面臨的挑戰及政策調整
1994年以來瑞典社會黨理論與政策調整
冷戰後奧地利社會民主黨的新變化
冷戰後中歐地區社會黨的狀況
90年代後拉美社會黨發展狀況及分析
1983—1996年澳大利亞工黨經濟政策述評
一一兼與“柴契爾主義”經濟政策之比較
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紐西蘭工黨
冷戰後日本社會黨的演變
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社會黨國際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