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楔

冰楔又稱冰楔辟。在多年凍土區,由地表水周期性注入到裂隙中再凍結,促使裂隙不斷擴大並為冰體填充,在剖面上成為楔狀的現象。

簡介

北極地區一個冰楔北極地區一個冰楔

冰楔的形成條件是,嚴寒的氣候、深入到永凍層中為冰脈所填充的裂隙、冰楔的圍岩是可塑性的。這樣水在裂隙中才能反覆凍結、膨脹,使圍岩不斷受壓而變形。

在多年凍土區,在熱收縮開裂作用下地表發生裂隙。水分進入裂隙凍結使裂隙加深並向側向擠壓擴大。時間長了, 這種作用就會發展到活動層一下而進入多年凍土層形成冰楔 (右圖)。冰楔的頂面是活動層底板,也是多年凍土層的上限。

融化後冰楔留下的標誌被稱為冰楔假形,它會為古氣候研究提供依據。其難點是,冰楔假形和土楔有時很難區別。後者的存在不一定說明某地區曾有過多年凍土, 但前者會無疑地指示多年凍土的曾經存在。

原因

根據冰楔形成時間和圍岩形成時間的先後關係,可分為同生冰楔後生冰楔兩種類型。前者是冰楔與圍岩沉積物同時形成,後者則是冰楔形成於其圍岩沉積層堆積之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