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黨的自動裝置

他是柏林最早參加達達運動的人之一,受到過立體主義、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的影響。 《共和黨的自動裝置》是格羅斯政治諷刺畫的代表作品,嘲弄了魏瑪共和國標榜的大言不慚的所謂“民主政治”。 格羅斯尖刻辛辣的諷刺藝術在德國引起強烈反響,也令他常常與當局處於對立衝突的狀態。

簡介

喬治·格羅斯(Georg Gmsz,1893—1959)是新客觀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於柏林,曾在德勒斯登美術學院及柏林皇家工藝美術學惋求學。他是柏林最早參加達達運動的人之一,受到過立體主義、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的影響。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參戰士兵及戰後德國混亂社會的親歷者,其藝術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往往矛頭直接指向社會陰暗面。他用簡約的線條和誇張的形象對獨裁、腐敗、戰爭等問題作了直接揭露和無情嘲諷,畫風冷酷、尖銳,具有挑釁性。

《共和黨的自動裝置》是格羅斯政治諷刺畫的代表作品,嘲弄了魏瑪共和國標榜的大言不慚的所謂“民主政治”。畫面前景描繪了兩個可笑的機器人,它們沒有面目、腦袋空空、缺胳膊斷腿,卻一本正經。左邊那個戴帽子、打領帶的斷腿者正在搖一面德國旗子,而右邊那個結領結、佩鐵十字勳章者腋下有個奇怪的齒輪裝置,這個裝置可能是讓其頭殼發出聲音的控制中心。它們行走在機械般的都市街道上,按事先所得的授意忠實地投票選舉。

格羅斯尖刻辛辣的諷刺藝術在德國引起強烈反響,也令他常常與當局處於對立衝突的狀態。納粹上台後,他被迫於1933年逃離德國,來到紐約。魯迅先生曾將格羅茲與珂勒惠支並列,稱格羅茲的作品“漫畫而又漫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