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山蝮

六盤山蝮

六盤山蝮拉丁學名 Gloydius liupanensis 繁殖方式,卵生。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圖)六盤山蝮六盤山蝮

俗名別名:麻蛇、秦嶺蝮、雪山蝮

拉丁學名:Gloydius strauchii

地理分布:垂直分布範圍自1500m高達4320m。國內分布於四川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國外無報導。

食性:多以小形鼠類為食,亦食節肢動物

繁殖方式:繁殖系卵胎生。9~10月產仔蛇6~7條,初生仔蛇全長110~120mm,可能隔年繁殖一次。

習性:生活於高山高原地區,多出沒於亂石堆處或灌叢雜草中。白天晚上均可外出活動,但覓食多在早晨和傍晚以後;睛天多伏在石頭上曬太陽,受驚擾即潛入石縫內;陰天常隱伏在石塊下。

外形特徵

(圖)六盤山蝮六盤山蝮

全長雄性442-520毫米,雌性465-542毫米。頭較窄長而不明顯量三角形,吻端較圓,吻棱不顯,體軀較短;尾短。吻鱗寬大於高,略呈梯形,人背可見其上緣;鼻間鱗成對,其寬大於長,其外後緣較窄但不尖細,略呈梯形;前額鱗一對,寬大於長,其前緣與鼻間鱗相切,後緣與額鱗、眶上鱗前緣相切,外側緣切上頰鱗背緣;額鱗單枚,前寬後窄,長大於寬;二眶上鱗分別位於額鱗兩側,與額等長面較窄;頂鱗2枚,左右相切,長大於寬,其前端間於額鱗上眶上鱗之間,外、後緣均圍以起棱的小鱗。鼻鱗2枚,前鼻鱗大於後鼻鱗;後鼻鱗與窩前鱗相切;鼻孔近圓形,開口朝向後外方,鼻鱗後緣中央;窩前鱗中部下凹,窩下鱗窄長;上頰鱗1枚,略呈方形;眼中乖大小,瞳孔直立、橢圓形;眶前鱗2枚,在頰窩之上方;眶後鱗2枚,下枚眶後鱗呈新月形,彎向眼後下方;顳鱗前後2列,前顳鱗2枚,後顳鱗4枚。上唇鱗每側7(2-1-4)枚,第二枚最小,不入頰窩,第三枚最大且入眶,第四枚位於眼的正下方;下唇鱗每側10枚,個別為9或11枚,第一對在頦鱗後方相節,前四或三對與唯一的一對頦片相切。背鱗鎘部行,少數23行,中段21行,肛前段15,少數17行;兩側最外一行平滑,其餘均具棱。腹鱗雄性150-157,雌性161-164枚;肛鱗完整;年下鱗性42,雌性36-40對。背面棕黃或灰棕色,有排列不規則的棕褐或深褐色粗大斑點短橫斑,略呈數縱行,栓側最外一行呈粗大星斑,跨最外側背鱗和腹鱗外側。腹面灰棕色,密布細黑點。頭背面布有深褐色的粗大斑點;眼後至潰且較寬的深棕縱紋;上唇級及腹面棕色,散以深褐色細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