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信用

公司信用

公司信用 (Company Credit);公司信用是公司立足於市場的基礎,是公司進行交易、融資、吸引人才及從事其他商業活動的一種重要資源,信用好的公司在從事商業活動時會感到路路暢通,沒有信用的公司則寸步難行。

內容

公司信用包含的內容比較豐富,主要包括資本信用資產信用

資本信用是指公司註冊資本的價值。資本信用是公司的初始信用,是靜態的、不變的。

資產信用是指公司資產的實際價值。資產信用是公司存續期間的信用,是動態的、變化的。

保護措施

(一)公司信用的保護方法之一:“人”的協調與平衡

需要指出的是,這裡的“人”的範疇應界定為公司治理結構中的各利益主體,各利益主體來源於單個自然人。公司信用的保護為何取決於公司治理結構中各利益主體的協調與平衡?原因有如下幾點:

(1)是由公司的本質屬性決定的。公司依法取得法人資格,在商事活動中以自己的名義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但是它畢竟不能象自然人一樣考慮問題、處理事情,而是依賴於有自然人組成的機構,來做出決策。所以,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公司機關人越有信用,公司越有信用;反之,上市公司機關成員缺少信用,也將直接導致上市公司缺少信用。

(2)公司的特點是社團性,即公司是否有信用,並不是單個成員起作用,而是多名利益相關者所組成的機關所做出的決策。這樣的機關就是公司治理機關;這樣的決策,就是公司治理。所謂有效的公司治理,應是公司經營的效率和有效監督的統一,顯然,效率與監督是上市公司信用的基礎。

(3)公司治理的目標與提高公司的信用關係密切。公司機關成員包括股東董事監事經理,他們的行為利益與目標有兩面性,一方面存在著使公司的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自己行為。如果公司機關成員的行為不追逐公司利益的實現,甚至損害公司利益,必然導致公司失信。所以,公司缺乏良好的內部治理,其信用會成為空中樓閣。

由此可見,公司治理結構中利益主體協調與平衡表現為公司信用,反之,表現為不信用。各利益主體的協調與平衡即是公司治理。良好的公司治理必然提高公司的信用,公司治理的缺陷必然導致公司的失信行為,改善公司的治理將會有效地防範公司的失信行為。所以,改善公司的治理,也就是對公司信用的保護;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時公司信用的根基。基於上述討論,有必要對公司治理及其完善關注。

二)公司信用保護的方法之二:“資本”與“資產”的雙重盾牌

公司的信用表現在履行義務償債能力上,顯而易見,其償債能力從根本上取決於“資”。“資”這一概念在中國傳統公司法範疇中,往往被限定為“資本”。

“資本”確是資本維持、資本不變原則和法定資本制。共同構築了資本信用制度和理念,培育了一代中國人質樸的資本信用意識,建立了一個簡單的信用標準,江平教授曾指出:“現在企業也就是以資本為信用的企業。因此,資本信用是資本企業的靈魂。”“從公司發展的歷史來看,公司以什麼作為其信用是公司類型的主要劃分標準,以資本做為信用的公司正是近現代發展起來的現代公司的最本質特徵。”從立法到司法乃至整個公司法的學理,中國公司法都表現出鮮明的貫穿始終並協調一致的資本信用理念和法律制度體系。然而,在目前,此理念與法律制度受到重大挑戰:首先,在資本制度上,認為應當廢止法定資本制而改採授權資本制,降低公司成立的門檻。其次,對公司的資本制度本身提出質疑,認為靜態的資本並不能確保公司的償債能力,決定不了公司的信用,相反,公司的信用應當取決於動態變化的資產的信用,應當從資本的確定、維持、不變轉向現有資產的結構分析、流向監控和合理性認定,從固態的原始財產金額轉向現實的債務清償能力或支付能力。

資本信用資產信用是不相矛盾的,公司成立時應當繼續堅持法定資本制,公司存續期間,公司信用應當取決於資產信用,理由如下:

1、採用法定資本制。

因為,任何一種公司資本制度只有依託在一定的社會信用基礎上才能正常運行,而且兩種資本制度對社會信用機制的需求度不同:

法定資本制,實質上是通過制度本身的設計為債權人的債權提供一種合法預期,或在股東、公司、債權人之間建立一種信用機制。設計這種制度的目的就是在缺少社會信用機制的背景下使股東、公司、債權人之間建立以資本為紐帶的社會信用機制,其對社會信用機制需求度較低。

授權資本制。實質上是把防範有限責任的風險配置給了公司債權人。有限責任風險是通過其他社會信用機制消解的。因此,授權資本制度對社會信用機制的需求度較高,在沒有健全的社會信用機制時,這種制度難以運作。

③中國處於信用短缺的時代,市場經濟秩序混亂,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信用機制,如實行授權資本制,存在著公司股東利用公司人格欺詐債權人的巨大誘因。因此授權資本制若無健全的公司組織制度相配合,不僅無助於社會信用機制的生成,而且從某種角度講,將會造成新的社會信用危機。因此,法定資本制依舊符合中國國情,只是應予以完善。

2、堅持法定資本制即資本信用的同時,兼采資產信用。

資本信用” 更多的是在公司設立之初意義尤為突現,資本是靜止的符號,除增資或減資外,幾乎不變,“法定資本制”對於信用短缺的時代中的公司說,更有利於公司信用的保護,如摒棄法定資本制,對“資本信用”不再予以重視的話,很可能從公司設立之初其信用度值得懷疑。

而且中國目前並沒有確立“人格否認制度”,沒有相應的事後救濟,非常不利於債權人的權利保障。因此,在公司設立之初,其信用取決於資本信用,這也是中國目前國情之必然;在公司成立後,經營過程中,“資產信用”逐漸突現。因為公司的資產是一個動態的變數,隨著公司經營的盈利虧損,其資產每時每刻都在變化。因此,在公司後來的經營過程中,再把固定的資本作為公司信用高低的標尺則有失妥當。

同時,公司資產對公司的信用起著更重要的作用,理由有:

第一、公司以股東有限責任和公司自身的獨立責任為其根本法律特徵,而所謂公司的獨立責任恰是以其擁有的全部資產對其債務負責,公司對外承擔責任的範圍取決於擁有的資產,而不取決於註冊的資本。

第二、公司資產來源兩個方面,其一即公司的資本;其二是對外的負債。公司贏利和資產的增值會使公司資產高於其負債,而公司的虧損和資產的貶值則會使公司的負債高於其資產,資不抵債情況由此產生,資產的動態性更能夠反映出公司信用程度的高低,故而,在公司經營過程中,要以資產信用為基礎。由此,可以看出,公司信用的保護應以“資本”與“資產”兩面盾牌為基礎。其中,在公司設立時,應堅持法定資本制;而在公司經營過程中,要以資產為信用基礎。

作用

第一方面,現在政府對企業信用是非常關注,對整個企業的信用體系建設高度重視。國家經貿委下發了《關於加快建立中小企業社會化信用體系有關問題的報告》,國務院副總裁吳邦國對這個報告做了批示,充分肯定了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開展。北京市已率先從中關村科技園區開始,建立企業信用體系工程,下一步將可能引伸到整個北京市企業。從這個角度來講,政府對信用體系的建設、對企業信用的建立非常重視,這項工作最終將可能不斷得到普及。
通過信用體系的建設,可以建立起公開披露企業不良記錄的制度,這樣就可使得具有不良記錄的企業對自身經營帶來不良影響,有不良信用記錄的企業就可能在未來經營中,面臨著舉步為艱、寸步難行的境地。這樣就實現了市場信用淘汰機制,信用好的企業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信用不良的企業,其發展就會遇到更多阻力。對於信用良好的企業,政府會在一些政策上予以支持,好產業政策傾斜、政府貼息貸款等。這樣也就鼓勵了更多企業誠實守信,企業也會更加重視並主動地培育自已的信用能力。
第二方面是在銀行貸款方面,在銀行貸款過程當中,銀行也要對企業進行與信用評級相類似的工作。目前有一些商業銀行其內部評級機制還不是很完善,幾大國有商業銀行,像中農工建,他們經過長期發展,內部評級體制已比較完善。商業銀行一方面依靠自身內部的評級機制,另一方面它也依託社會中介評級機構對貸款企業進行的評級,參考社會中介機構對企業做的評級報告及評級結果。一個企業如果取得了好的信用級別,在申請銀行貸款時,就可能獲得比信用級別差的企業更多的優惠,這個優惠可能是決定貸還是不貸,貸款規模有多大,在貸款過程中,還有可能享受利率不上浮的優惠條件,另外在商業匯票的承兌方面取得優先等優惠條件。這樣信用好的企業在銀行貸款方面會得到更多優惠,得到更多便利。
第三方面是企業向擔保機構申請擔保方面。擔保機構的擔保業務是一項風險非常高的業務,每一個擔保機構,其內部都有一套很完善的風險控制制度和控制措施,目的就是要保證所擔保的企業將來不會出現問題,不要出現代償。這一過程一方面是由擔保機構自身來進行保證,就與銀行貸款業務相類似,依靠其內部的一套風險管理機制,另一方面擔保機構也可依託社會中介機構對擔保公司所要進行擔保的企業進行的信用評級結果,根據企業信用級別的高低,擔保公司決定是否對這家企業進行擔保,或決定進行擔保的額度,對於信用狀況良好的企業,擔保條件可能會適當放寬。
第四方面是企業在發行企業債券過程方面。國家的企業債券發行還實行計畫管理,每年有一定的批准額度,企業首先必須申請取得發行額度,才能發行企業債券。在企業債券發行過程中,按照要求企業必須上報並向社會披露所發行債券的信用狀況。企業債券信用狀況在債券的發行中,能夠產生以下幾方面的作用,一是信用好的企業可以降低籌資成本,具體又是怎樣體現呢。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企業債券的發行利率可以高過銀行利率,最高可以高過銀行同期存款利率的40%,對於信用良好的企業,企業債券的信用級別可能就比較高,那么企業在確定發行利率的時候,就可以不一定非得高過銀行利率的40%,他可以只高過20%或30%而照樣發行出去。如果企業信用狀況較差,債券信用級別較低的話,他有可能確定的利率雖然高過銀行利率的40%卻仍然發行不掉。另一方面企業債券的信用級別高,在承銷過程中,在券商那兒承銷費用也可能低一些,降低發行費用。這樣信用等級高的債券,其籌集成本就可以可以降低,此外信用好企業,主管部門在確定發行額度過程中,有可能適當擴大它的發行額度,使企業更容易從市場上籌得更多資金。而對於信用狀況不好的企業,即使原來確定了其發行額度,但發現按照額度發行時,債券的信用級別會較低,那么原有的額度就有可能被降低,甚至被取消。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對信用狀況好的企業,方方面面對它都是有回報的。
第五方面是企業在投標、賒銷過程中,信用狀況應該講是對方決策的一個重要內容。現在招投標制被引入了許多領域。在招投標過程中,許多招標單位要求投標單位提供企業信用評級報告,提供企業的信用等級狀況。信用等級在招標體系裡面往往占有一定的分數權重,一定級別以上,比如可能AA以上的,占3分,A到AA之間可能占2分,A以下的只能得1分,再低的就沒分數了。這樣信用狀況好的企業和信用狀況不好的企業,其他方面實力可能都一致,僅僅由於企業信用狀況的差異,信用狀況差的企業在招標過程中就可能失標。在賒銷業務當中,信用狀況不同的企業,相對資產規模而言,允許賒銷的額度就不一樣,信用等級高的企業,賒銷額度就會高一些,信用等級低的企業,賒銷額度就要低。
另外在商業往來過程當中,企業信用對交易的影響也是很大的,這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與對方要發生交易,通過徵信機構取得交易對手的信用狀況報告,這種情況的交易對手可能並不知道。這次中關村確定的四家信用機構實際就包括兩類機構,一類是徵信機構,另一類是信用評級機構。一對一的商業往來,要了解對手的情況,那么聘請徵信機構把對手的情況提供給,這是徵信機構的業務。另外一種情況是企業要與社會上其他的商業夥伴進行商業往來時,企業要主動向社會展示公開其自身的信用狀況,
第七方面是政府的扶持支持政策。現在的一些地方,包括中關村地區,信用狀況好的企業政府可能會在一些政策上給予一些傾斜,在一些方面提供一些優惠,包括產業發展方面,包括提供貼息貸款方面等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