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南北朝-中國陵墓雕塑全集

及至南北朝,帝王陵墓設定神道石雕已成常制。 南京附近現存二十餘處南朝帝王公卿陵墓神道石雕,構成南北朝陵墓石雕的主體。 作品目錄專論兩晉南北朝陵墓石雕藝術兩晉南北朝墓俑概述圖版一

內容介紹

《中國陵墓雕塑全集4:兩晉南北朝》選錄兩晉南北朝陵墓雕塑代表作品二百五十六件(組),彩色圖版三百幀,分墓表石雕、石墓門及石葬具雕刻、墓內俑像二大類,其中有相當部分為考古新發現,在此首次發表。彩色圖版前冠本卷編著者專論兩篇,後附圖版說明,旨在體現這一時期陵墓雕塑藝術的基本狀況。
兩晉南北朝陵墓雕塑藝術,上承兩漢,下啟隋唐,既保持本土文化特徵,又汲取外來文化因素。歷漢末三國薄葬之風后,兩晉某些貴族官宦墓前開始列置神道石雕。及至南北朝,帝王陵墓設定神道石雕已成常制。南京附近現存二十餘處南朝帝王公卿陵墓神道石雕,構成南北朝陵墓石雕的主體。陝西、河南、河北、山西等地歷年發現的北朝帝王公卿陵墓神道石雕的種類配置和造型風格與南朝不盡相同。北朝墓葬出土的石墓門和石棺槨、石棺床或行榻等葬具上的浮雕和縫刻藝術價值甚高,有的明顯含有佛教和祆教等外來文化成分。兩晉南北朝隨葬墓俑可分南北兩大系統,在南方,自西晉而歷東晉南朝,以南京為中心的長江下游一帶始終是墓俑最為集中的地區,但一直保持小俑群的規模。而在北方,從西晉起,歷十六國、北魏、東魏北齊和西魏北周,墓俑發展延綿不斷,俑群由小而大,至北朝晚期,已拉開隋唐墓俑昌盛時期的序幕。兩晉南北朝陵墓雕塑風格並呈,反映了民族大融合時期多彩斑斕的文化景象。

作品目錄

專論兩晉南北朝陵墓石雕藝術兩晉南北朝墓俑概述圖版一 墓表石雕二 石墓門及石葬具雕刻三 墓內俑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