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糧食危機

全球糧食危機

2008年以來,糧食危機席捲全球,“世界糧倉”美國也未能倖免。上周,美國兩大零售商———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店和全美最大倉儲式零售店“好事多”———突然宣布採取特別措施,對顧客購買部分品種的大米數量加以限制。

概況

全球糧食危機全球糧食危機

自2007年年初以來,國際穀物出口價格大幅上漲。同時石油價格和運費也大幅提高,這使得世界各國基本食品價格急劇上漲。為控制穀物價格上漲對國內糧食消費的影響,無論是穀物進口國還是出口國的政府均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下是近期的一些新進展:

在北部非洲,在摩洛哥,政府把小麥進口關稅削減至歷史最低水平。政府還考慮對軟粒小麥的進口實施私有化,並向以特定基準價以上的價格採購的進口商提供國家補貼。在埃及,政府大幅提高了糧食補貼並與哈薩克斯坦簽署了2008年以優惠價進口100萬噸小麥的雙邊協定。在西部非洲,在貝寧和塞內加爾,兩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旨在抵消穀物價格大幅上漲影響的措施,包括價格管制和免稅。在東部非洲,在衣索比亞,政府禁止主要穀物的出口和糧食囤積,並中止了世界糧食計畫署用於緊急干預的當地採購活動。政府還對奢侈品進口徵收10%的臨時性附加稅,為糧食補貼措施提供資金,包括以補貼價向城市低收入家庭發放小麥。在南部非洲,在南非,計畫對面向貧困人口的社會救濟款數額進行調整,以減輕糧食價格上漲的影響。在尚比亞,由於該國近期發生洪澇,儘管2007/08貿易年度(5月/4月)玉米有大量盈餘可供出口,但政府再次重申對所有新契約實行出口禁令。在辛巴威,政府繼續對以補貼價出售的玉米、小麥和高粱的進口進行管制。雖然由於下手早與馬拉威簽署了進口40萬噸玉米的契約,部分減輕了今年進口價格上漲的影響,但國內消費價格膨脹(2007年11月為26000%)大大蠶食了消費者的購買力。

全球糧食危機全球糧食危機

在亞洲遠東,在中國,在2007年12月廢除小麥、稻米、玉米和大豆的出口退稅之後,該國政府自2008年1月1日起對小麥、蕎麥、大麥和燕麥開始徵收20%出口稅,對稻米、玉米、高粱、小米和大豆徵收5%出口稅。同時,還宣布計畫提高小麥和稻米的最低收購價並提高對農民的補貼,鼓勵糧食生產。印度在2009年4月以前不再對小麥麵粉徵收36%的進口稅,還允許私營貿易商進行面關稅進口。印度還中止了出口禁令,但將稻米的最低出口價格從每噸425美元提高至500美元。印度尼西亞取消了小麥5%的進口稅,種植了大豆10%的進口稅。巴基斯坦在2007/08年度之初出口了大量小麥,其中主要是向阿富汗出口的小麥麵粉,但現在已禁止對阿富汗進行私營小麥出口,並對小麥及其產品的出口徵收35%的關稅。該國還從世界市場採購小麥。在韓國,自2008年1月起的六個月內,制粉小麥的進口關稅從1%削減至0.5%;玉米從1.5%降至0.5%;大豆和飼料玉米從2%降至零。出於對糧食價格上漲的擔憂,日本宣布設立一個專門機構來負責糧食安全並宣布了從世界市場拓寬採購渠道多樣化的緊急措施。據報馬來西亞即將實施增加小麥麵粉生產的計畫,以應對國內短缺。在蒙古,政府從2008年1月1日開始取消對進口小麥和麵粉徵收增值稅。在亞洲近東,在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宣布計畫從2008年開始把小麥收購價每年下調12.5%,主要原因是水資源有限。沙烏地阿拉伯對小麥生產給與大量補貼,年均小麥產量260萬噸,但根據新的政策,該國很可能將在今後10內成為一個小麥進口國,進口量至少300萬噸。該國政府早些時候還宣布計畫從2008年4月起把當地市場銷售的小麥的價格提高20-30%。土耳其把小麥進口稅從130%降至8%,玉米從130%降至35%,大麥從100%降至零。在約旦,政府繼續對小麥給予補貼,但2007年10月起對大麥的補貼已部分取消。該國還加快了從國際市場採購小麥的步伐並宣布計畫將庫存量增加至6個月的消費水平。

全球糧食危機全球糧食危機

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在墨西哥,自2008年1月起,政府根據與加拿大和美國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完全取消了自1994年就開始實施的旨在保護玉米、豆類、奶類和食糖的配額和關稅。阿根廷重新開放了糧食出口登記。在五個月時間內,採取每月審批的方式,最多將有40萬噸小麥將出口,而玉米出口商將可以從2月中旬開始為出口裝運進行登記,但數量尚未宣布。巴西正在考慮削減或取消對來自阿根廷以外產地的小麥的10%進口稅,對阿根廷小麥已經免稅。在秘魯,對小麥和玉米及各種麵粉的進口關稅為17-25%不等,現已取消。在厄瓜多和玻利維亞,兩國政府對麵包生產實施補貼。

在歐洲,歐盟取消了2008年農作年度10%強制休耕的要求,隨後又中止了穀物進口關稅(不含燕麥、蕎麥和小米),時間自12月至2008年6月本貿易年度結束。自2008年1月底開始,俄羅斯聯邦把小麥出口關稅從10%提高至40%(即每噸不低於105美元)。但小麥麵粉出口不受關稅管制,據報該國麵粉出口量大增。該國政府還在考慮把基本食品,包括麵包、奶類、葵花籽油和禽蛋的價格凍結措施延長至2008年5月。烏克蘭正在考慮把小麥和黑麥加入國家價格管制的清單。該國政府還在考慮自2008年3月開始把2007年9月設定的糧食出口配額120萬噸增加至240-290萬噸。

最新狀況

全球糧食危機全球糧食危機

在西部非洲,薩赫勒地區2007年穀物收成相對較好(塞內加爾和維德角除外),但幾內亞灣沿海若干國家的粗糧產量大幅減少,尤其是奈及利亞和加納的北部,導致該區域糧食供應形勢緊張,據報貝寧、布吉納法索、加納、尼日、奈及利亞和多哥的糧價出現上漲。在該次區域西部,由於有關國家對小麥和稻米進口的依賴程度很高,糧食價格主要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城鄉消費者均受到國際穀物價格居高不下的影響,尤其是在幾內亞比索、茅利塔尼亞和塞內加爾。在整個次區域,在降雨遲到或洪澇使單產大幅下降的局部地區,糧食高價格的影響將尤為嚴重。這些地區的人群可能需要援助。

在東部非洲,儘管過去幾年收成不錯,尤其是主產國,但由於衝突、騷亂、惡劣天氣和/或多重因素的影響,數百萬人仍需要依靠糧援為生。索馬里南部的局勢尤為令人擔憂,原因是衝突不斷升級(主要在摩加迪沙)造成大量平民長期流離失所,加之收成連續兩個季節均大大低於平均水平。目前估算2007年2月以來僅逃離摩加迪沙一地的流離失所者的數量就達近100萬人。總體上看,有近200萬人面臨糧食不安全的威脅,其中近五分之一被劃定為處於人道主義緊急狀態,需要進行干預,挽救生命,另有三分之一處於緊急糧食和生計危機狀態,需要生計支持。在厄利垂亞,穀物價格仍居高不下,大量人口的糧食安全受到影響。在衣索比亞,雖然對該國索馬里地區的貿易限制措施有所放鬆,但該地區廣袤土地上的家庭仍將處於糧食不安全境地。在其他多數地區,預計豐產將使糧食供應形勢改觀。但較貧困家庭的糧食安全形勢繼續受到糧食價格昂貴且不斷上漲的影響。在肯亞,選舉後發生的暴力衝突引發了嚴重的人道主義局面。據報數百人喪生,25萬多人流離失所。總體上看,估計有50萬人需要糧食援助。同時還繼續向先前發生乾旱和持續衝突的牧區的大量人口提供糧食援助。在蘇丹,由於達爾福爾動盪不斷,預計流離失所和生計損失將繼續,由於缺乏獲取糧食的渠道,今後幾個月營養不良率可能將惡化。在蘇丹南部,儘管穀物供應總體上改善,但運力和銷售體系的缺陷將不能使穀物從盈餘區向缺糧區大量調濟。在烏干達,估計面臨威脅的人口約有150萬,他們將繼續處於糧食高度不安全的境地,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人道主義支持。  

全球糧食危機全球糧食危機

在南部非洲,由於存糧耗盡和糧食價格上漲而使然的若干國家的弱勢人群正在度過最艱苦的饑荒期,直至4月份下次收穫。受近期洪澇影響的人們迫切需要農業援助,以解當季主要作物季節及此後次季作物季節的燃眉之急。在辛巴威,12月底至1月初的過量降雨引發了洪澇,延遲了主季作物的有效播種。即便該國普降好雨,但經濟危機的加劇造成種子、燃料、機耕動力和化肥短缺,預計這將對下一收成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當前糧食和其他物資的短缺對約410萬弱勢人群的影響令人擔憂。在賴索托和史瓦濟蘭,過去三年穀物連年歉收,加上貧困問題和愛滋病毒/愛滋病的影響,導致了嚴重的糧食不安全。

在大湖區域,過去幾個月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的激烈戰鬥使大量人口流離失所,需要糧食援助。目前的和平協定有助於許多內部流離失所者返回家園,但他們還需要大量援助方能重新開始農耕活動。蒲隆地也需要糧食和農業援助,尤其是用以對返鄉者和內部流離失所者進行重新安置。

亞洲遠東,由於許多國家過去兩年收成高於平均水平,總體糧食供應形勢有所改觀。但中國出現了天氣方面的新的緊急情況,某些國家仍存在嚴峻的糧食安全問題。在中國,1月10日以來南部和東部14個省份受到從地域廣度、強度和損失方面來說1951年以來最嚴重的災難性凍雨、雪和冰凍天氣的影響。截至1月底,據報約有9000萬人直接受災,據報數百萬公頃作物,尤其是蔬菜和油料作物嚴重受損。蒙古正在經受嚴冬,可能對牲畜造成較大負面影響。在孟加拉國,11月中旬遭受超級氣鏇風暴影響的貧困家庭仍然需要緊急糧食援助,該次風暴造成了嚴重破壞,影響波及30個縣的約890萬人。由於作物減產和經濟制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數百萬人的糧食供應形勢仍令人十分擔憂。東帝汶的糧食安全形勢受到穀物減產和穀物價格上漲的負面影響。

全球糧食危機全球糧食危機

在近東,在伊拉克,由於安全形勢出現一定改善,滯留敘利亞阿拉伯共和國的數百伊拉克難民近期加入了數量不大但穩定的難民回流隊伍,近幾個月難民開始返回他們在伊拉克的家園。估計在鄰國尋求避難的伊拉克人約有200萬,另有約相同數量的內部流離失所者。

在中美洲和加勒比,11月中旬的諾艾風暴和9月份的奧爾加風暴襲擊了海地、多米尼克和古巴,引發了嚴重的土石流,造成人員生命損失和對主要糧食和經濟作物的嚴重破壞。在尼加拉瓜,9月份受到強大的費利克斯颶風影響的北大西洋自治區的村落正在接收國際糧食援助,以便逐步恢復其生計系統。  

在南美洲,與“拉尼娜”氣象現象有關的惡劣天氣已在玻利維亞引發了嚴重洪澇,影響波及約4.2萬個家庭,尤其是在科恰班巴、聖克魯斯、丘基薩卡和貝尼等省份。目前正在對作物損失情況進行評估,該國氣象局預測今後幾周內還將有更多降雨。因此該國的糧食安全形勢需要進行密切監測。

處於危機中的國家

非洲(21國)

糧食總產量/供應量嚴重缺口蒲隆地
內亂,內部流離失所者和返鄉者
賴索托
連年乾旱中非共和國
難民
索馬里衝突,惡劣天氣查德 難民,衝突
史瓦濟蘭連年乾旱剛果共和國
內部流離失所者
辛巴威
經濟危機加劇,乾旱,近期洪澇象牙海岸 內亂
大範圍糧食獲取困難
剛果民主共和國
內亂
厄利垂亞 內部流離失所者,經濟制約衣索比亞
部分地區動盪,局部作物歉收
賴比瑞亞衝突後恢復期加納乾旱和洪澇
茅利塔尼亞連年乾旱 幾內亞
難民
獅子山
衝突後恢復期
幾內亞比索
局部動盪
局部嚴重糧食不安全 肯亞內亂,惡劣天氣
烏干達北方內亂蘇丹內亂

亞洲(10國)

糧食總產量/供應量嚴重缺口斯里蘭卡 衝突
伊拉克
衝突和動盪 塔吉克斯坦嚴寒,洪澇/土石流,市場渠道不暢
大範圍糧食獲取困難東帝汶內部流離失所者,前期乾旱和洪澇
阿富汗
衝突和動盪
越南
北方嚴寒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經濟制約和近期洪澇的影響孟加拉國
洪澇和鏇風
局部嚴重糧食不安全 中國南方雪災
尼泊爾市場渠道不暢,衝突和洪澇

拉丁美洲(5國)

局部嚴重糧食不安全
玻利維亞
洪澇
多米尼克
前期洪澇
厄瓜多洪澇
海地
前期洪澇
尼加拉瓜
前期洪澇

歐洲(1國)

糧食總產量/供應量嚴重缺口
摩爾多瓦
乾旱及冬季作物生資供應不暢

當季作物前景不佳的國家

衣索比亞
降雨不足
肯亞
降雨不足
索馬里
惡劣天氣和降雨不足
辛巴威局部地區前期洪澇和後期乾旱,進口不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