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

武王 景王 古逸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第1版 (1999年10月1日)
叢書名: 國學基本經典
平裝: 235頁
開本: 32開
ISBN: 7100029325
條形碼: 9787100029322
尺寸: 20.4 x 14.1 x 1 cm
重量: 240 g

作者簡介

嚴可均(1762-1843)清文獻學家、藏書家。字景文,號鐵橋。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嘉慶五年(1800年)舉人,官建德教諭,以疾辭歸。精考據學,曾與姚文田同治《說文》,作《說文長編》45冊,有天文、算術、地理、草木、鳥獸之類。又輯鐘鼎拓本為《說文翼說》15篇;與丁溶同治唐《石經》,著《校文》10卷,對漢、魏、唐、宋石經仇校研究較深。嘉慶十三年(1808年)詔開“全唐文館”,他由於已辭官歸田,無機會參與此事,感嘆道:“唐之文,盛矣哉!唐以前要當有總集,斯事體大,是余之責也。”於是發憤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使之與《全唐文》相接。收書3000餘家,每人加注小傳,足以考證史文。文遍檢群書,一字一句,無不校訂。唐以前文獻,皆薈萃於此,對保存和傳播唐以前古文獻有重要貢獻。輯校諸經、逸注及佚子書數10種,合經、史、子、集為《四錄堂類聚》,1206餘卷。為了著述,不惜重資購書,週遊四方,南至嶺南,北出塞垣,遇稀有之本,必精寫或以資購買,藏書至2萬餘卷。又翻檢當時諸家藏書目,如《世善堂書目》、《天一閣書目》、《萬卷樓書目》、《世學樓書目》、《傳是樓書目》等,以至石刻本、釋道藏,無不翻覽。曾說黃丕烈聚書多宋本,雖與之為久交,然宋版書仍不能多得。感嘆道:“校宋本以供撰述足矣。”著有《說文聲類》《說文校義》《鐵橋漫稿》等多種。

內容簡介

《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為《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以下簡稱《全文》)之一集。《全文》清嚴可均輯,共分十五集:《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全漢文》《全後漢文》《全三國文》《全晉文》《全宋文》《全齊文》《全梁文《全陳文》全後魏文朋全北齊文》《全後周文》《全隋文》《先唐文》,共收錄唐以前作者三千四百九個七人(或作三千五百二個人),每人附有小傳,是迄今為止收錄唐以前文章最全的一部總集,對唐以前歷史、文學、宗教、語言等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學術價值。也是中國古代文獻中涵蓋時間最長的一部文學總集。
《全文》的輯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它集中了自有文字以來直至唐代,除史傳、諸子、詩賦、專書以外的所有文字,舉凡碩學鴻儒、大師巨匠、佛道位工乃至名媛淑女的長篇巨製、片言隻字,無不窮菟畢討,加以見存。此書第一次彙輯唐以前的文章,是對先唐文獻典籍具有總結性的一件偉業,對學術界、文化界功不可沒,稱得上是一部功業甚偉的宏篇巨製。
《全文》所輯文字,均註明出處,有利於重檢、核校。有多處收錄者,備載之,並且甄錄異文。這與前代所編的《全唐詩》《全唐文》相比,有很大的差異,從而大大提高了《全文》的學術價值和使用價值,這也是清代輯佚學的一種反映。
此外,嚴可均在?羅文獻、考辨真偽、排比文字等方面,費力良多。就當時學未而言,善於利用文獻,檢校文獻範圍較廣。嚴氏不僅從大量的史傳中爬梳出先唐人的文字,而且遍檢金石碑版、雜記、類書、筆記、古注、經疏乃至佛道兩典等相關文獻,尤其是佛道兩大叢集的利用,對以後總集的編纂有一定的啟發作用。

目錄

上 古
太昊
炎帝
黃帝
帝顓頊
帝嚳
帝堯
帝舜
三代
夏禹
后稷
商湯
武丁
伊尹
仲虺(已上卷一)
周文王
武王
成王
平王
惠王
襄王
靈王
景王
王子朝
敬王
辛甲
尹逸
祝雍
王滿生
王子虎
馮旦(已上卷二)
魯周公
僖公
宣公
定公
哀公
臧孫辰
臧昭伯
季孫行父
季孫宿
季孫斯
里革
孔子
燕召公
燕惠王
燕王喜
燕太子丹
樂毅
麴武
衛武公
衛莊公
禮至
甯俞
孔悝
鄢□
宋石(已上卷三)
晉惠公
晉文公
厲公
平公
祖朝
介子推從者
雍子
巫臣
士燮
士□
士弱
荀罌
荀偃
羊舌□
欒盈
韓厥
申不害
韓非
魏絳
魏無忌
李悝
范痤
鄭桓公
鄭莊公
鄭定公
公子歸生
公子□
公孫舍之
公孫僑(已上卷四)
吳王□廬
吳王夫差
伍員
孫武
王孫駱
伯□
申叔儀(已上魯、燕、衛、晉、韓、
魏、鄭、吳八國,皆周同姓。
下皆異姓)
越王句踐
范蠡
文種(已上卷五)
齊太公
齊桓公
齊景公
狂□ 華士
管仲
鮑叔
鳧已疵
晏嬰
程本(已上卷六、卷七)
田常
齊滑王
田文
田單
鬼谷先生
蘇秦
蘇代
蘇厲
淳于髡
魯仲連(已上卷八)
鬻熊
楚文王
成王
莊王
平王
公子比
□敖
屈到
觀從
沈諸梁
吳起
黃歇
苟卿(已上卷九)
宋玉
景差
唐勒(已上卷十)
趙鞅
趙武靈王
趙惠文王
代王嘉
董安於
陽虎
王登
諒毅
李牧
秦孝公
秦昭襄王
秦宣太后
杞子
商鞅
張儀
李冰
范雎
呂不韋
列女
柳下惠妻
趙朔妻
曲沃負-
韓憑妻何氏
楚處莊侄
趙括母(已上卷十一)
闕名














墓誌


丹書
圖讖(已上卷十二、卷十三、卷
十四)
古逸
歸藏
筮辭
卜頌
夏書
夏訓
訓語
秩官
西方之書
大度之書
鄭書
太府之憲
禮志

軍志
周志
《汲冢瑣語》
古文《周書》
桃左春秋(已上卷十五)
釋氏
迦葉佛
勝軍王
淨飯王
舍衛國賈人
釋迦牟尼佛
四姓
勒那彌王
梨師陀國王
葉波國濕波王
王舍國瓶沙王
德差伊羅國弗迦沙
加赦國波羅柰城豪貴
僧大
某許國王
阿育王妾
梵志女
仙道
彭祖
老子
鬼神
西王母
玄女
霍太山三神(已上卷十六)
大凡《全上古三代文》十六
卷,二百人,就中闕名文十九
類,約數作十九人(如九十二銘
約數作一人)。古逸十八種,約
數作十八人。全書十五集,皆依
此約數。
全秦文目錄
始皇帝
二世
公子高
王綰
李斯
周青臣
淳于越
零陵令信
闕名
諸儒生
群臣
秦將
辨士
東郡民
宦官
趙高
仙道
安期先生
徐市
大凡《全秦文》一卷,十六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