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厝村[福建省南安市官橋鎮內厝社區]

內厝村[福建省南安市官橋鎮內厝社區]

內厝村位於福建省南安市官橋鎮政府駐地南4.3公里處,有耕地2014畝,山地1552畝,主種水稻、甘薯、花生、大豆、甘蔗等。林果以茶葉,龍眼為主。經濟十分發達,新村建設、舊村改造全省聞名,2006年被評為“全國十佳小康村”。

基本信息

福建省南安市官橋鎮內厝村

內厝村(NeiCuoCun)位於福建省南安市官橋鎮政府駐地南4.3公里處,村委會駐地設內厝。東鄰晉江市,呈長方形。由內厝、梧茂、山後、落坑4個自然村組成。截止2008年,有18個村民小組,村民688戶、3589人。

歷史沿革

內厝村以駐地得名。明清屬南安三十六都,民國時期稱馬蓮湖保,1949年解放初為馬內厝鄉,1958年公社化時期成立內厝大隊,1984年改稱內厝村委會。

經濟發展

內厝村經濟十分發達,新村建設、舊村改造全省聞名,2006年被評為“全國十佳小康村”。
內厝村有耕地2014畝,山地1552畝,主種水稻、甘薯、花生、大豆、甘蔗等。林果以茶葉,龍眼為主。域內有內厝中學、內厝國小、衛生所、糧油加工廠等,中國糧食城、家俬城也在其中。福廈公路貫穿全境,交通十分方便。內厝村以建材、糧食、商貿為主導產業,建成了中國泉州糧食城、吉福糧食城、環球家具家居製造基地三大工業園區,引進各類企業32家,引入投資8億元。中國泉州糧食城是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和“全國農業定點市場”;投資3.5億元的家私標準化廠房,是福建省最大的國際標準化家私生產基地。截止2008年,內厝村有村辦企業34家,從事商貿活動的村民有700多人,有1500多名失地村民順利實現了轉移就業。
工商業的發展使內厝村有了經濟實力,村里啟動了舊村改造、新村建設工程,全村累計投入8600多萬元實施了四期改舊建新工程,建成了新型的農民新村。為提高村民素質,還建成了農民學堂、老人學校、技術學校,使村民得到了學習機會。村民素質得到提高,村裡的精神文明建設也得到相應發展,形成了兩個文明同步發展的局面。
2006年,全村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5億元,村里擁有集體資產6000多萬元,銀行存款1000多萬元,村民人均年純收入達到9000元。在村集體經濟實力得到增強的基礎上,村里從1998年起取消了村民的農業稅,2000年起取消“三提五統”,2004年起對全村所有失地農民實行口糧補貼制度。

內厝村的變遷
內厝村原是一個出了名的窮山村。當地曾流傳過這樣的民謠“內厝赤土鋪,三天不下雨,五穀曬破肚,吃飯靠救濟,用錢靠借貸。”
改革開放後,內厝村兩垂班子以開拓的意識和敏銳的眼光,引導村民利用閒置的土地經商辦廠,發展經濟。同時,通過有效地盤活上地、完善基礎設施,“築巢引鳳”,先後吸引總投資3.5億元的中國糧食城和“方圓科技園”落戶內厝村。大中型企業的人駐,為全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幾年下來,內厝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億元村,人均純收人達7500元。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村兩委一班人積極引導民眾政舊建新,經過前後三期的改造,讓200多戶村民住進了公寓、別墅。教育事業也取得喜人成績,創辦了南安第一所集國小、國中為一體的九年制實驗學校……內厝的變遷,充分展示了一個基層黨組強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鬥力。
內厝村升社區開展籃球比賽
揭幕揭幕
上周,本刊報導了“中國十佳小康村”籃球賽的相關信息後,受到眾多籃球愛好者的高度關注,紛紛致電我們。
籃球愛好者胡先生告訴記者,這么盛大的籃球賽事怎么能少得了他們隊呢?“要知道,越是有挑戰的賽事,越是我們的陣地。”目前賽事接受報名中。
據了解,本次賽事共設男子組16支、女子組8支,男女組各分成4組、2組進行單組循環,然後取前2名進入決賽。比賽結束後,男子組取前4名,第一名:12萬,第二名:9萬,第三名:6萬,第四名:3萬;女子組取前3名,第一名:9萬,第二名:6萬,第三名:4萬。
據組辦方透露,賽事擬邀請曾為中國女排作出巨大貢獻的原中國女排主教練陳忠和作為本次比賽的開幕嘉賓,並力邀在中國籃球界有巨大影響力的籃球運動員作為神秘嘉賓蒞臨現場,還將聘請多次擔任國內外重要賽事的國家級裁判擔任裁判,以做到賽事的公平公正,並有泉州知名籃球解說以特有的本土語言閩南語,風趣幽默地為大家現場解說另類趣味的籃球盛宴。
另外,在比賽過程中,還將有精彩的表演,例如體育寶貝的火辣舞蹈、街頭表演、魔術表演等等,更有三分投籃、扣籃等激情四射的配套活動,一定會讓你興奮而來,滿意而歸。
只要有實力,有興趣的隊伍,都可以報名參加。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