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胃腸肝膽胰疾病

病毒性肝炎 丁型病毒性肝炎 戊型病毒性肝炎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1月1日)
叢書名: 中國醫藥臨床醫學專著系列
精裝: 52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16開
ISBN: 7506733439
條形碼: 9787506733434
尺寸: 26.8 x 19.2 x 3.2 cm
重量: 1.6 Kg

作者簡介

陳潔,1964年出生,1985年畢業於原浙江醫科大學(現稱浙江大學醫學院),1992年獲碩士學位,2004年9月~2005年11月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進修。現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消化科主任,主任醫師。長期從事小兒消化系統疾病的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以小兒消化內鏡的臨床套用和小兒胃腸道疾病為主,對小兒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小兒幽門螺桿菌感染等進行研究。近10年發表論文40餘篇,參加編寫著作5部,如教育部《兒科學》教材、《臨床兒科學》、《疑難兒科學》、《實用兒科手冊》、《全科醫學臨床治療學》、《感染微生態學》。
目前擔任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消化學組組長、浙江省醫學會消化分會委員、浙江省醫學會兒科分會委員,並任中華兒科雜誌等多家雜誌編委,中國實用兒科雜誌副主編。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講述兒童消化系統疾病(包括胃腸病、肝臟疾病、胰腺疾病、膽道疾病)的發病機制、診斷手段和治療方法。全書共四篇四十六章,近八十萬字。第一篇總論,主要講述消化系統的發生、形態和組織結構,胃腸功能及其調節,胃腸道免疫,胃腸道激素,常用胃腸道疾病的診斷技術以及兒童常見消化系統疾病相關症狀和體徵;第二篇,胃腸道疾病;第三篇,肝膽胰疾病;第四篇,小兒營養。內容定位於臨床實用性參考書,密切結合臨床實踐,不空談理論;努力充分展示近年來醫學科學發展的新技術、新理論、新成果。以常見病、多見病作為重點內容,以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為主線。治療部分詳細敘述,直接可用本書解決實際問題。本書適合兒科、消化科醫師作為臨床參考,也適合醫學生學習提高之用。

目錄

第一篇 總 論
第一章 消化系統的發生、形態和組織結構
第一節 消化系統的發生
第二節 消化系統的結構
第三節 小兒消化系統的解剖生理特點
第四節 消化系統的常見畸形
第二章 胃腸功能及其調節
第三章 腸道黏膜免疫系統與腸道疾病
第四章 胃腸激素
第五章 常用胃腸道疾病的診斷技術
第六章 小兒肝膽胰疾病的檢查
第一節 肝功能檢查
第二節 膽汁成分檢查
第三節 經皮肝活檢術
第四節 肝膽胰疾病的超聲檢查
第五節 肝膽胰CT及MRI檢查
第六節 核素肝膽顯像
第七節 肝膽動力學檢查
第七章 消化道疾病的主要症狀和體徵
第一節 吞咽困難
第二節 厭食
第三節 嘔吐
第四節 腹瀉
第五節 便秘
第六節 消化道出血
第七節 腹痛
第八節 腹脹
第九節 黃疸
第十節 肝脾腫大
第十一節 腹水
第二篇 胃腸道疾病
第八章 食管閉鎖和食管氣管瘺
第九章 小兒胃食管反流
第十章 賁門失弛緩症
第十一章 小兒食管裂孔疝
第十二章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
第十三章 胃炎
第一節 急性胃炎
第二節 慢性胃炎
第十四章 消化性潰瘍
第十五章 幽門螺桿菌與小兒胃十二指腸疾病
第一節 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
第二節 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十二指腸疾病
第十六章 功能性胃腸病與胃腸動力障礙性疾病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周期性嘔吐綜合徵
第三節 功能性消化不良
第四節 腸易激綜合徵
第十七章 感染性腹瀉
第一節 細菌性痢疾
第二節 中毒性菌痢
第三節 傷寒沙門菌感染
第四節 非傷寒沙門菌感染
第五節 霍亂
第六節 空腸彎曲菌腸炎
第七節 輪狀病毒腸炎
第八節 真菌性腹瀉
第十八章 遷延性慢性腹瀉和消化吸收不良
第一節 慢性腹瀉
第二節 小兒吸收不良綜合徵
第十九章 愛滋病的消化系統表現
第二十章 食物過敏和過敏性胃腸炎
第一節 食物過敏
第二節 嗜酸細胞性胃腸炎
第二十一章 炎症性腸病
第二十二章 慢性特發性假性腸梗阻
第二十三章 腸息肉和息肉病
第二十四章 腸套疊
第二十五章 先天性腸畸形
第一節 先天性腸閉鎖與腸狹窄
第二節 先天性腸鏇轉不良
第三節 先天性消化道重複畸形
第四節 梅克爾憩室
第二十六章 胃腸道腫瘤
第一節 食管腫瘤
第二節 胃腸道良性腫瘤
第三節 胃泌素瘤
第四節 胃癌
第五節 小腸腫瘤
第六節 大腸惡性腫瘤
第七節 類癌及類癌綜合徵
第二十七章 微生態調節劑在兒科消化道疾病中的套用
第一節 微生態學概述
第二節 兒童消化道微生態特點
第三節 微生態調節劑及其套用
第三篇 肝膽胰疾病
第二十八章 嬰兒肝炎綜合徵
第二十九章 病毒性肝炎
第一節 甲型病毒性肝炎
第二節 乙型病毒性肝炎
第三節 丙型病毒性肝炎
第四節 丁型病毒性肝炎
第五節 戊型病毒性肝炎
第三十章 巨細胞病毒性肝炎
第三十一章 引起肝臟損害的其他病毒性感染
第一節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第二節 EB病毒感染
第三節 輪狀病毒的感染
第四節 風疹病毒感染
第五節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第六節 腸道病毒感染
第七節 其他病毒感染
第三十二章 代謝性疾病
第一節 膽汁酸代謝障礙
第二節 糖代謝障礙
第三節 胺基酸代謝障礙
第四節 脂類代謝障礙
第五節 肝豆狀核變性
第三十三章 全身性疾病的肝臟損害
第一節 自身免疫性肝炎
第二節 小兒心血管疾病與肝臟
第三節 風濕性疾病的肝臟損害
第四節 小兒血液系統疾病的肝臟表現
第五節 瑞氏綜合徵
第六節 肝膿腫
第七節 華支睪吸蟲性肝病
第三十四章 藥物性肝病
第一節 肝臟的生物轉化作用
第二節 藥物性肝病
第三十五章 肝功能衰竭
第三十六章 高膽紅素血症
第一節 高未結合膽紅素血症
第二節 高結合膽紅素血症
第三十七章 嬰兒膽汁淤積的診斷與治療
第三十八章 兒童硬化性膽管炎
第三十九章 Camu病
第四十章 膽道閉鎖
第四十一章 先天性膽管擴張症
第四十二章 胰腺囊性纖維性變和先天性胰酶缺乏
第一節 胰腺囊性纖維性變
第二節 先天性胰酶缺乏症
第四十三章 胰腺炎
第一節 急性胰腺炎
第二節 慢性胰腺炎
第四篇 小兒營養
第四十四章 營養評估和能量需求
第一節 病史和體格檢查
第二節 營養評估的實驗室檢查
第三節 能量需求及間接能量測定
第四節 營養需求
第四十五章 腸外營養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腸外營養的需求
第三節 腸外營養的管理方式
第四節 腸外營養的併發症
第五節 腸外營養的監測
第四十六章 腸內營養
第一節 腸內營養的適應證
第二節 營養途徑的選擇
第三節 腸內營養的需求
第四節 腸內營養的併發症
中英文對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