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騰衝紀念碑

光復騰衝紀念碑

陸軍第五四軍一九八師攻克騰衝陣亡將士紀念塔 陸軍第五四軍一九八師攻克騰衝陣亡將士紀念塔 陸軍第五四軍一九八師攻克騰衝陣亡將士紀念塔

1944年冬抗戰即將勝利之際,中國遠征軍198師為紀念在反攻高黎貢山和騰衝城作戰中犧牲的將士,在騰衝城的廢墟上建造了“陸軍第五四軍一九八師攻克騰衝陣亡將士紀念塔”。
陸軍第五四軍一九八師攻克騰衝陣亡將士紀念塔陸軍第五四軍一九八師攻克騰衝陣亡將士紀念塔

198師陣亡將士紀念塔位於騰衝城內東來鳳山小長坡。紀念塔通高7.2米,塔體呈四方形,基座高2.6米。紀念塔正面鐫刻有"陸軍五四軍一九八師攻克騰衝陣亡將士紀念塔"字樣,塔是為紀念滇西抗戰陣亡將士而建的。1944年在松山戰役中與日軍浴血奮戰,1

照片

98師陣亡官佐126名,士兵1335人。紀念塔身四周及塔座均鐫紀念文字。1988年公布為騰衝縣文物保護單位。

198師紀事

抗日戰爭反攻騰衝的中國部隊為第20集團軍,下轄53軍和54軍。53軍下轄116師和130師。54軍下轄198師、預備2師和36師。當時我在198師師部特務連,跟隨中將師長葉佩高在前線作戰,知之較多且詳,略書片斷如下:
灰坡和北齋公房之戰
1944年5月11日黃昏,198師奉命由栗柴壩強渡怒江反攻騰衝。翌晨攻灰坡敵據點,是時葉師長一反常態,脫下粗布軍衣,穿上毛呢戎裝,雄糾糾地赴前線指揮。我十分莫測地暗想:師長穿著一身特別整齊的軍裝,不是容易被敵人發現,很危險嗎?迨至戰鬥開始,敵人據險固守,以逸待勞;我軍跋山涉水初到,敵情、地形尚欠了解,戰鬥一時失利,部隊退將下來,看見戎裝整肅的師長,巋然挺立在前面,馬上停止腳步。師長一聲令下:“踅回去,往前沖。”全體官兵立即轉向敵人,再次發起進攻。我始領悟葉師長嚴裝上陣的思想和用意:一是抱定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二是肅軍紀鼓士氣以克敵制勝。灰坡是北齋公房敵人的前沿陣地,要攻北齋公房,必須先奪取灰坡。敵守我攻拚命搏鬥,激戰經旬,占領該地。
敵人敗退北齋公房,據險頑抗。我軍進出灰坡,越過韭菜地,沿著冷水溝一路掃蕩攻擊前進。北齋公房地勢險峻,荊棘叢生,無路可循,部隊運動困難;氣候惡劣,終日雨霧,寒風刺骨;況敵早已憑險設防,構築堅固工事,尤其在北齋公房附近通過高黎貢山頂路旁的敵壘最為堅固,用合抱粗的大樹構成2層,儘管大炮轟擊、飛機投彈轟炸了上層,下層仍安然無事,而且居高臨下,非常難攻。198師592團上校團長覃子斌和數百名官兵就是在進攻北齋公房敵堡壘時陣亡的。592團的官兵用血肉、用不怕犧牲的拼搏精神,數次血戰,終於攻進了敵軍堡壘,困守的日軍除一人活著外,其餘全部被殲。
西門和拐角樓之戰
198師593團自大佛寺、老草坡追敵前進,占領玉泉村,將至西門,敵出大隊猛撲。在玉泉村大路兩旁稻田中,我軍陣亡少校營長郭振楚等官兵三四百人,屍壓禾稻,血染田水,處處鮮紅。
我軍攻占來鳳山和肅清城外之敵後,8月2日由南面入城,分3路向北進攻,敵人節節敗退,龜縮到北城牆、拐角樓和飲馬水河一帶負隅頑抗。我軍採用內外夾攻戰術,重新部署兵力,54軍的198師、預備2師和36師合擊拐角樓,策應53軍城內作戰。在激戰中,我軍一個連繼一個連的官兵倒下去,更增加了我軍將士對敵人的憤恨,殺敵之志更切。在打掉了日軍隱蔽在大樹上的機槍火力點後,我軍戰士一擁而進,打爛了金湯暗堡,擊破了拐角銅牆,衝進城內,橫掃土主廟,圍攻縣政府,生擒漢奸縣長鍾鏡秋,斬頭示眾,人心大快。此戰對攻城的勝利具有決定性作用。一周之後,龜縮在城東北隅和飲馬水河之敵,悉被殲滅,宣告全城克服。
來鳳山和攻城之戰
我軍陸續攻占飛鳳山、寶峰山、老草坡等地的敵軍據點,敵失去了東西北3面屏障,龜縮城內,藉堅厚的石城牆和最後唯一的屏障來鳳山頑強抵抗。我欲攻城,必先奪來鳳山。7月26日,54軍和53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同時發起進攻。預備2師主攻來鳳山頂敵壘,198師、36師和116師(屬53軍)側擊來鳳寺、海關、驗貨廳、白衣閣、小團坡,在空軍配合下,血戰竟日,一一攻占。是時198師已移住和順鄉。
敵退入城內,與城內守敵合併,編為一個混成聯隊。四門緊閉,深溝高壘,企圖固守待援。8月2日,我利用空軍轟炸的城牆缺口,由南面緊逼進城,先把城牆上之敵人一一肅清,後從東西南三面攻入市區,與日軍展開巷戰。戰友們匍匐摸索,或頂屍前進,喊殺震天,與敵拼搏。歷時40余晝夜,至9月14日,將敵全部殲滅。邊疆重鎮復見天日,軍民同歡,舉城共慶。
騰衝光復後,葉師長晉升為54軍副軍長。騰衝失而復得,損失慘重,以城內言,斷垣殘壁,無一完屋,禿樹焦木,遍地灰燼,彈痕累累,瓦礫塞路。葉副軍長目睹此狀,殊深憐惜,遂與劉楚湘、張問德等地方士紳開會磋商,創辦一所學校,由地方供校址和一部分經費,由葉副軍長修建校舍和聘請教師。磋商停當,留198師政治部副主任羅履仁和我籌劃建校事宜,葉為校長,羅為代校長,我為總務主任兼教師,另從昆明、貴陽聘來一批教師。校址選在大盈江畔的毗廬寺,校名定為騰衝大同職業學校。1945年春開學上課。不久,葉副軍長奉命北上抗日。後來,學校因經費困難,於1946年秋在李根源老先生主持下,大同職業學校與其子李希泌辦的商科學校合併為騰衝縣立職業學校。新中國建立後,騰衝職校又與女中、騰越中學合併為現在的雲南省騰衝第一中學。

照片

陸軍第五四軍一九八師攻克騰衝陣亡將士紀念塔陸軍第五四軍一九八師攻克騰衝陣亡將士紀念塔
陸軍第五四軍一九八師攻克騰衝陣亡將士紀念塔陸軍第五四軍一九八師攻克騰衝陣亡將士紀念塔
陸軍第五四軍一九八師攻克騰衝陣亡將士紀念塔陸軍第五四軍一九八師攻克騰衝陣亡將士紀念塔
陸軍第五四軍一九八師攻克騰衝陣亡將士紀念塔第五四軍一九八師攻克騰衝陣亡將士紀念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