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存儲系統

光碟存儲技術是利用雷射在介質上寫入並讀出信息。 在光碟上寫入的信息不能抹掉,是不可逆的存儲介質。 這樣,根據光束反射能力的差異將記錄在介質上的“1”和“0”信息讀出。

光存儲系統的一種

我們正處在資訊時代 ,信息的傳遞、信息的處理和信息的存儲是信息技術的三大要素 .常用的信息存儲介質有紙張、縮微膠捲、磁帶、磁碟 (軟碟和硬碟 )和光碟 (optical disk)等 .其中光碟以其容量大、價格便宜、攜帶方便等優點而迅速成為現代存儲介質的主流。光碟存儲技術是利用雷射在介質上寫入並讀出信息。這種存儲介質最早是非磁性的,以後發展為磁性介質 。在光碟上寫入的信息不能抹掉,是不可逆的存儲介質。用磁性介質進行光存儲記錄時,可以抹去原來寫 入的信息,並能夠寫入新的信息,可擦可寫反覆使用。
1.非磁性介質存儲原理
有一類非磁性記錄介質,經雷射照射後可形成小凹坑,每一凹坑為一位信息。這種介質的吸光能力強、熔 點較低,在雷射束的照射下,其照射區域由於溫度升高而被熔化,在介質膜張力的作用下熔化部分被拉成 一個凹坑,此凹坑可用來表示一位信息。因此,可根據凹坑和未燒蝕區對光反射能力的差異,利用雷射讀 出信息。
工作時,將主機送來的數據經編碼後送入光調製器,調製雷射源輸出光束的強弱,用以表示數據1和0;再 將調製後的雷射束通過光路寫入系統到物鏡聚焦,使光束成為1大小的光點射到記錄介質上,用凹坑代表1 ,無坑代表0。讀取信息時,雷射束的功率為寫入時功率的1/10即可。讀光束為未調製的連續波,經光路 系統後,也在記錄介質上聚焦成小光點。無凹處,入射光大部分返回;在凹處,由於坑深使得反射光與入 射光抵消而不返回。這樣,根據光束反射能力的差異將記錄在介質上的“1”和“0”信息讀出。
製作時,先在有機玻璃盤基上做出導向溝槽,溝間距約1.65 ,同時做出道地址、扇區地址和索引信息等, 然後在盤基上蒸發一層碲硒膜。系統中有兩個雷射源,一個用於寫入和讀出信息,另一個用於抹除信息。 碲硒薄膜構成光吸收層,當雷射照射膜層接近熔化而迅速冷卻時,形成很小的晶粒,它對雷射的反射能力 比未照射區的反射能力小的多,因而可根據反射光強度的差別來區分是否已記錄信息。 記錄信息的抹除可採用低功率的雷射長時間照射記錄信息的部位來進行。由於雷射介質的光照明“熱處理 ”使晶粒長大,使其恢復到未記錄信息時的初始晶相狀態,故對雷射的發射率也提高到記錄信息前的狀態 。
2. 磁性介質存儲原理
磁光碟是在光碟的基片上鍍上一層矯頑力很大的,具有垂直磁化特性的磁性材料薄膜製成。當在磁記錄介 質表面上施加強度小於其室溫矯頑力Hi 的磁物時,不發生磁通翻轉,故不能記錄信息。若用雷射照射此 介質後,則在被照射處溫度上升,矯頑力下降為Hc′。如果這時再對記錄介質施以外加弱磁場Hr(Hc′ 磁光存儲信息的再生如圖2.4所示。圖中由雷射源發出的雷射經過起偏器、半反鏡和聚光鏡照射在盤上, 行成小於1 的光點。同樣,照射區溫度上升,矯頑力下降,在照射區形成的磁場使該區磁化。當信息再生 時,照射在磁化區的雷射束反射光經半反鏡、檢偏器到光檢測器上讀出信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