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本體

世界是有序統一的整體、世界具有統一的基礎是哲學研究的出發點。把世界萬物作為研究對象,把探索世界萬物的一般規定、一般規律、一般性能、一般本質作為研究目的,是哲學區別於其他科學的重要特徵。哲學把世界萬物具有的一般規定、一般規律、一般性能、一般本質稱為本體,並以本體作為基本概念構建系統化的哲學理論體系。本體是元(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我稱本體為元本體。元本體是一般抽象事物,認識元本體必須認識抽象事物,掌握抽象事物的本質和特徵。認識元本體還必須區分抽象事物具有的兩種不同存在和表現形式:相對抽象事物和絕對抽象事物。

哲學定義

元本體的哲學定義:元本體是世界萬物具有的一般規定、一般規律、一般性能、一般本質,是普遍存在各種具體事物之中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絕對抽象事物

什麼是抽象事物

抽象事物的哲學定義:抽象事物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是具體事物被人的認識分解後,從其中抽出普遍性規定的部分所形成的認識對象,是具體事物具有的不可被人見到但可被人知道的普遍性規定和本質。
具體事物對人的生存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人為了獲得具體事物的全面知識,迅速準確地對具體事物作出價值判斷,就會在對具體事物觀察對比的基礎上,運用大腦對具體事物進行認識分解,把具體事物分解為特殊性規定和普遍規定兩個部分,捨去具體事物的特殊性規定的部分,抽出具體事物的普遍性規定的部分,並用一個詞語對抽出的部分進行冠名,從而產生了抽象事物。
抽象事物是具體事物被人的認識分解後形成的認識對象,抽象事物本質上是具體事物的分解體,所以我把抽象事物稱為元分體

元分體

元分體的哲學定義:元分體是具體事物被人的認識分解後形成的分解體,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存在於具體事物之中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抽象事物。
具體事物好比是一截大樹幹,抽象事物或元分體就是這截大樹幹的樹皮遮蓋下的木本質。大樹幹是外面的樹皮部分和裡面的木本質部分組成的統一體。具體事物是內在的抽象事物部分和外在的表露部分組成的統一體。
普通名詞表述的認識對象都是抽象事物,都是具有自身規定的元分體。
例如:普通名詞“人”表述的認識對象就是抽象事物。人作為普通名詞表述的對象,是個別具體的人被我們的認識分解並抽去特殊規定後形成的認識對象,是個別具體的人普遍具有的一般規定、一般規律、一般性能和一般本質,或者說是個別具體的人所具有的屬的普遍性規定。
只有專用名詞和經過語言修飾限制的普通名詞名詞表述的認識對象才是具體事物。例如:專用名詞“中國共產黨”所表述的認識對象就是具體事物。
柏拉圖學派認為:任何名詞都對應著一個實際存在。柏拉圖學派的這種觀點是完全正確的,但這個學派沒有明確指出普通名詞對應著的實際存在是抽象事物,專用名詞對應著的實際存在是具體事物。沒有指出不同種類的名詞對應著的實際存在各自具有的認識特徵。
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是抽象事物的基本特徵,也是普通名詞表述的認識對象具有的認識特徵。
雖然我們說抽象事物存在於具體事物之中,但是我們卻不能用感覺器官感到具體事物中存在的抽象事物。人只能見到具體事物具有的外露形態,不能見到具體事物具有的各種內在規定。

抽象事物

根據每個抽象事物所具有的不同特點,我把抽象事物分為兩大類型:相對抽象事物絕對抽象事物
什麼是相對抽象事物?
相對抽象事物的定義:相對抽象事物是只存在於某些種或類個別具體事物之中的抽象事物,是某種或類個別具體事物普遍具有的規定、規律、性能和本質,是某些種或類個別具體事物具有的普遍性規定。
我稱相對抽象事物為元實體。元實體是存在於某些種或類具體事物之中的相對抽象事物。
相對抽象事物或元實體是具有自身特點和規定的認識對象。
普通名詞“生命”所表述的認識對象就是相對抽象事物,就是一個具有自身特點和規定的元實體。
世界萬物可分為生物和非生物兩大類。生命是僅存在於生物類具體事物之中的不可被人見到但可被人知道的相對抽象事物,是生物類個別具體事物普遍具有的規定、規律、性能和本質,是生物類具體事物具有的類的普遍性規定,是生物的生長、發育、繁殖、代謝、變異、進化、行為表現出來的主體生存意識。
相對抽象事物或元實體是處在一定種屬關係中的認識對象。根據每個相對抽象事物或元實體在種屬關係中的地位,可以把相對抽象事物或元實體分為不同的種類和等級。例如,普通名詞生物、動物、人、黑人表述的認識對象,就是不同種類和等級的相對抽象事物或元實體。
最高等級的相對抽象事物或元實體是世界萬物被人分成兩部分後,每一部分所具有的普遍性規定和本質。
例如,把世界萬物分成生物和非生物兩大類後,生物類具體事物所具有的普遍性規定是生命,非生物類具體事物所具有的普遍性規定是客觀精神,生命和客觀精神就是一組最高等級的相對抽象事物或元實體。
例如,笛卡爾把世界萬物分為物和我(心)兩大類,他認為物類具體事物所具有的普遍性規定是存在,我(心)類具體事物所具有的普遍性規定是思維。存在和思維是笛卡爾所認為的一組最高級別的相對抽象事物或元實體。

實體論

亞里斯多德很早就提出了實體論。亞里斯多德指出:實體有第一實體和第二實體之分;個別物體是第一實體,個別物體具有的屬或種的規定是第二實體。他說:第一實體“是其它一切東西的基礎,而其他一切東西或者是被用來述說它,或者是存在於它裡面”。在第二實體中,越接近第一實體它的實體性就越多。例如在描述一個人時,說他是“人”比說他是“動物”更接近於個別人,因為“人”這個種比“動物”這個屬,在更大程度上指出了個別人的特徵。
具體事物好比是一截生長多年有很多年輪的大樹幹,大樹幹的樹皮遮蓋者的木本質是元分體,每個年輪內的木本質部分就是一個具有自身規定的元實體,離元心最遠的年輪內的木本質是最低級別的元實體,離元心最近的年輪所包含的木本質就是最高級別的元實體,同心園年輪的中心部分是各種級別的元實體共同具有的組成部分,是每個元實體具有的普遍性規定和本質。

絕對抽象事物

什麼是絕對抽象事物?
絕對抽象事物的定義:絕對抽象事物是普遍存在於世界萬物之中的抽象事物,是世界萬物普遍具有的一般規定、一般規律、一般性能、一般本質,是世界萬物作為認識對象具有的普遍性規定。
絕對抽象事物也被稱為一般抽象事物
我稱絕對抽象事物或一般抽象事物為元本體。元本體是元實體和元分體共同具有的組成部分,它好比是有很多年輪的大樹幹元心部分的木本質。或者說元本體是存在於世界每個具體事物和各種各類抽象事物之中的絕對抽象事物。
準確地說,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首先是人類已經接觸過、觀注過、經驗過、認識過的個別具體事物具有的一般規定、規律、性能、本質和組成部分,其次它也必定是人類未知的一切個別具體事物具有的共性和普遍性。
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來源於具體事物。那么,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是如何被人從具體事物中尋找出來的呢?
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是人對具體事物進行觀察和對比的基礎上,運用大腦的認識思維能力,對具體事物進行層層分解和逐級抽象從具體事物中尋找出來的。
人通過觀察和比較不同的具體事物,可以發現他們各自具有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發現他們各自具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然後根據它們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把它們分別歸於不同的種。通過觀察比較不同種的具體事物,又可以發現各種具體事物所具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然後根據每種具體事物具有的普遍性規定,把每種具體事物歸於不同的類,直至把世界萬物分成兩大類,再通過對這兩大類具體事物的觀察和對比,發現每大類具體事物具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然後捨去這兩大類具體事物具有的特殊性規定,抽出這兩大類具體事物具有的普遍性規定,並對抽出的普遍性規定加以冠名。於是具有個性化冠名的元本體和絕對抽象事物被人從具體事物、從世界中尋找出來了。

哲學表述

哲學名詞表述的認識對象大多是絕對抽象事物或一般抽象事物。
哲學名詞:“道”所表述的認識對象就是絕對抽象事物,就是元本體。道是哲學名詞表述的世界萬物普遍具有的一般規定和組成部分,是存在於具體事物之中的不可被人見到但可被人知道的一般抽象事物。道學認為無形之道普遍存在於世界萬物之中。東郭子向莊子問道:所謂道,何在?莊子答曰:無所不在,在螻蟻、在秭稗、在瓦甓、在屎溺”。形而上者之謂道。無所不在、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尾者,道也。
哲學名詞“邏格斯”表述的認識對象就是絕對抽象事物,就是元本體。希臘哲學家赫拉克里特最早使用了邏格斯這個概念,認為邏格斯是一種隱秘的智慧,是世間萬物變化的一種微妙尺度和準則。斯多亞學派是邏格斯的提倡者和發揚者。他們認為,邏格斯是宇宙事物的理性和規則,它充塞於天地之間,瀰漫無形。
哲學名詞“實相”表述的認識對象也是絕對抽象事物,也是元本體。佛教的主旨在於究竟諸法之實相,這個實相就是諸法具有的一般本質、規定、規律和性能,就是存在於諸法之中的不可被人見到但可被人知道的普遍性理則。
認識元本體對哲學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和價值。哲學研究如果對元本體無確切的認識,那么任何理論都是無根據的空中樓閣,因此中外學者都把本體論(實體論、存在倫)作為建立自己哲學體系的基礎理論。
發現世界中存在的絕對抽象事物,並進行命名是哲學研究中存在的普遍現象。哲學史上產生的關於絕對抽象事物、關於元本體的名稱繁多。例如:道、真如、實相、邏格斯、數、單子、自在之物、絕對精神、世界靈魂、形式、矛盾、辯證法、物質、意識、運動、價值、時間、空間等。實際上大家用不同的哲學名詞所表述的是同一個認識對象,是大家從不同角度、不同條件、不同情況出發對同一個認識對象進行認識後作出的個性化的概括和總結。
哲學家在探索本體的征途上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由於不能清楚地說明什麼是本體,人腦中的本體概念是從哪裡來的、是怎樣來的問題,沒有重視抽象事物具有的不可被人見到但可被人知道的認識特徵,無法嚴格地區分相對抽象事物和絕對抽象事物,提出相對抽象事物和絕對抽象事物的科學概念。所以都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哲學本體論,近代西方哲學把本體問題取消了,認為知性達不到本體界,於是近代哲學研究出現了從本體論向認識論的轉向。

表述形式

我認為世界萬物普遍具有的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有以下八種不同表述形式:物質、意識、價值、運動、時間、空間、數量、質量。

物質

物質是世界具有的元本體之一,是世界萬物的可感部分和可知部分表現出來的客觀實在性規定,是具體事物具有的刺激和影響人的感覺器官,並在人腦中形成映像的性質和能力,是存在於具體事物之中的不可被人見到但可被人知道的一般抽象事物。
具體事物是人的感官和大腦能夠全面認識的對象,不能被人的眼、耳、鼻、舌、身感知的具體事物、不能被人的大腦知道其內在規定、本質、性能和規律的具體事物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思議的。
物質存在於具體事物之中,具體事物是物質的存在和表現形式。

意識

意識是世界具有的元本體之一,是世界萬物的存在、運動、變化表現出來的自主、自新、自律的主體性質和能力,是存在、運動和行為遵循的必然規律和規定,是一切存在、運動和行為的統率者和指揮者。
客觀意識和主觀意識是意識的兩種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主觀意識和客觀意識、主觀精神和客觀精神分別是存在於世界兩大類具體事物中的相對抽象事物,是最高級別的元實體。
世界是有意識規定的生物和非生物組成的統一體。意識是生物和非生物共同具有的元本體,是生物和非生物具有的生命和靈魂。
生物是有生命的自然物,是生命和自然物組成的統一體。
什麼是生物的生命?生命是意識元本體在生物領域裡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不可被人見到但可被人知道的自主、自新、自律、自創的主體性能,是生物的生長、發育、繁殖、代謝、應激、進化、行為表現出來的主體生存意識。
非生物是有主體性能的活的自然物,是靈魂和物組成的統一體。
什麼是非生物的靈魂?非生物的靈魂是意識元本體在非生物領域裡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非生物普遍具有的自主、自覺、自發的主體性質和能力,是非生物的存在、運動、變化、發展表現出來的自然規律和主體自然意識,是非生物先天具有的理化性能和後天受到的作用影響結合後產生的運動和變化的要求、趨勢、必然性。
運動和變化是靈魂的存在和表現形式,靈魂是運動和變化的本質。
生物具有的生命和非生物具有的靈魂,就是意識元本體在生物和非生物領域裡的兩種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我們通過觀察生物的行為和非生物的運動變化,就可以發現生命和靈魂,就可以發現世界萬物普遍具有的主體性質和能力,就可以發現意識元本體。

價值

價值是世界具有的元本體之一,是世界萬物普遍具有的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性質和能力,是存在具體事物之中的不可被人見到但可被人知道的一般抽象事物。
價值的表現形式是主體和客體、事物和事物、物體和物體之間存在和進行的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的運動和行為。
我們通過觀察一種化學物質同另一種化學物質相接觸時發生的化學反應,就可以發現每種化學物質參與化學反應時所具有的性質和能力、發現每種化學物質參與化學反應的相對比例,發現化合價。化合價就是化學物質所具有的作用和影響其它化學物質的性質和能力,就是這種化學物質所具有的價值。
我們通過觀察作為主體的人與作為客體的生活環境的相互作用和影響,就可以發現人和生活環境具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性質和能力,發現人和環境具有的價值。
對於人類來說,世界是對人類的生存發展具有意義和價值的事物、現象、矛盾、問題組成的統一體,世界是有價值的世界,萬物是有價值的萬物。
現在大多數人所說的價值,是指客體所具有的促進主體生存和發展的性質和能力,是指客體對主體所具有的正面意義和正面價值。事實上客體所具有的作用和影響主體生存和發展的能力和價值,既具有正面的意義和價值,也具有負面的意義和價值,是正面意義和負面意義,正價值和負價值的統一體。
人為什麼要認識和改造世界?因為世界同人類的生存發展具有密切的關係,因為世界萬物具有作用和影響人類生存發展的性質和能力,因為世界萬物各自具有自己的價值。人只有通過自身的行為消除世界萬物對人類生存發展具有的負面意義和價值,充分發揮和利用世界萬物對人類生存發展具有的正面意義和價值,才能實現人類不斷生存發展的根本目標。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根據已有的經驗和認識能力,可以很快地判斷出一個事物、現象、矛盾和問題所具有的價值性質和價值數量,為我們的大腦經過思維產生出如何處置該事物的行為意識做好思想準備。
對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來說,個人是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運動發展具有作用和影響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現實的自然界是人改造的結果,現實的人類社會是人創造的產物。人具有改造自然界、創造新社會的性質和能力,個人對於自然界和社會具有價值。

時間

時間是世界具有的元本體之一,是具體事物普遍具有的一般規定、一般本質,是世界萬物運動和變化的表現形式,是和其它元本體處在對立統一關係中的一般抽象事物。
時間是世界萬物運動、變化的表現形式。運動和變化只有在一定的時間段里才能發生、才能存在,在一個固定的時間點上,世界和萬物就不會發生任何運動和變化,脫離一定的時間段,任何運動和變化都不可能存在。
例如,用弓射出去的箭矢只有在一個時間段里才會從一個地點運動到另外一個地點,在一個固定的時間點上,即使是用弓射出的箭矢也是不動的。一定量的時間是箭矢運動必需的前提條件。
時間是世界萬物的一般規定和組成部分。世界萬物是由時間作為一般規定和組成部分的世界和萬物,沒有時間規定的世界和萬物是不存在的,離開一定的時間,任何具體物體都不可能存在。
例如,一個人有生卒年月;一棵樹有生存年限;地球、太陽和銀河系也是存在於一定的時間段里的具體物體。超過了一定的時間段,人就不是現實的人,樹就不是現實的樹,地球、太陽和銀河系也就不是現實的地球、太陽和銀河系了。
時間不僅同運動密切相關而且同空間、數量、價值也有關聯。數量是時間的表現形式,是時間的規定性。人類發明和廣泛使用的鐘表是記錄時間數量的工具,人們通過觀察記錄時間數量的鐘表指針的變化,就可以知道某一時間段具有的數量規定。時間同價值也有密切關係,所以我們常說時間就是金錢。

空間

空間是世界具有的元本體之一,是具體事物具有的一般規定、一般本質和組成部分,是存在的表現形式,是和時間元本體處在對立統一關係中的一般抽象事物。
空間是具體事物存在的形式。
每一個具體事物都處在一定的空間位置之中,不具有空間位置規定的具體事物是沒有的,也是不可理解的。
空間是具體事物具有的一般規定和組成部分。
不論是個別具體的物體還是個別具體的宇宙都是有空間位置限制的,是有空間邊界的。現在流行的宇宙大爆炸理論,流行的宇宙是有邊界、有年齡的觀點,實際上是對個別具體宇宙的正確認識,不是對一般宇宙的正確認識。
空間和時間是處在對立統一關係中的元本體。
空間是存在的表現形式,時間是運動的表現形式,空間和時間是對立的。存在是相對靜止的運動,是運動的具體表現形式之一,存在和運動又是統一的,因此空間和時間作為存在和運動的形式又是統一的。

數量

數量是世界具有的元本體之一,是世界萬物普遍具有的一般規定和組成部分,是同質量元本體處在對立統一關係中的不可被人見到但可被人知道的一般抽象事物。
數和形的概念來自現實世界,來自具體事物。數量規定是世界萬物的本質和屬性,是我們今天對世界萬物進行數位化處理的必要前提條件。
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很早就認為:數是一切存在物的始基;數是一切事物的本質;數先於自然中的一切其它事物;萬物可以沒有顏色、重量和體積,可以沒有具體的形態,但不能沒有數;沒有數就沒有物質世界。

質量

質量是世界具有的元本體之一,是世界萬物普遍具有的一般規定和組成部分,是同其它元本體處在對立統一關係中的不可被人見到但可被人知道的一般抽象事物。
重量和能量是質量的兩種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
人類發明和廣泛使用的磅秤和天平,就是我們為了獲得具體事物的重量規定經常使用的工具之一。我們通過測量具體事物的重量,就可以知道某一具體事物所具有的某一種質量規定。
質量是同數量相互聯繫、相互區別的一般抽象事物,質和量水乳交融密切相連,沒有數量規定的重和沒有數量規定的能都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思議的。

運動

運動是世界具有的元本體之一, 是世界萬物普遍具有的一般生活和存在方式,是具體事物具有的一般本質和性能,是意識元本體的表現形式,是我們認識意識元本體、認識世界萬物普遍具有的自主、自發、自新、自律的主體性能的道路和橋樑。
運動有兩種具體表現形式:(生物的)行為和(非生物的)變化。
行為是生物主體具有的主體意識的存在和表現形式,是生物主體的現實生活方式。生物的主體意識可分解為思維意識、認識意識和實踐意識。生物的行為也可以分解為思維行為、認識行為和實踐行為。主體意識是主體行為的本質,主體行為是主體意識的自然展現。我們通過觀察生物主體的行為,就可以發現生物主體具有的主體生存意識。
變化是非生物主體具有的主體意識的存在和表現形式,是非生物主體的現實生活方式。非生物的變化包括產生、存在、運動、發展、滅亡等。非生物的主體意識可分解為自然規律、自然法則、自然意識。非生物的主體意識是非生物變化的本質,自然變化是非生物主體意識的表現形式。我們通過觀察自然變化,就可以發現存在於非生物之中的主體意識。
從表面形式來看,具體事物具有的各種具體形式的元本體各自具有自身的特點,它們是相互對立的。但是從實際內容來看,各種具體形式的元本體又是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一體,是相互包容、沒有差別的同一個認識對象。每一種具體形式的元本體,都包含著其它各種具體形式元本體的全部內容,都是其它具體形式元本體的表現形式。
世界萬物具有的八種元本體,可以作為建立不同哲學分支理論的基礎。
相對抽象事物和絕對抽象事物作為兩個科學概念,各自具有不同的內涵和外延。相對相對抽象事物概念的內涵多於絕對抽象事物概念的內涵;相對抽象事物概念的外延小於絕對抽象事物概念的外延。相對抽象事物比絕對抽象事物擁有更多的規定性,比絕對抽象事物更具體、更接近具體事物,因此也可以稱相對抽象事物為相對具體事物。
元實體概念的內涵多於元本體概念的內涵,元實體概念的外延小於元本體概念的外延。元本體概念的外延包含元實體、包含世界萬物、包括整個世界。從這種意義上可以說元本體是世界統一的基礎。
相對抽象事物和絕對抽象事物都存在於具體事物之中,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人為了自身的需要,通過對具體事物進行層層分解和逐級抽象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相對抽象事物,也創造了形式多樣的絕對抽象事物。相對抽象事物和絕對抽象事物、元本體和元實體同人的認識行為有著密切關係,是人類認識行為的結果和產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